重要成果介绍
杨国荣 著作:《思与所思》
《思与所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该书所讨论的,主要是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如作者一再强调的,在哲学领域里,史和思、哲学和哲学史无法截然分离。无论在中国哲学的历史上,抑或西方哲学的演进中,现在被我们作为哲学史对象来考察、研究的体系,在其形成之际,更多地呈现为理论思考的结晶。换言之,它们在成为哲学的历史之前,首先是哲学的理论。史和思,哲学史和哲学理论的如上联系,决定了我们既不能就史而论史,也不能离开史来从事哲学的思考。
不过,肯定史与思的统一,并不是说,在具体的研究中不能有所侧重。事实上,从研究的过程看,不同的论题,往往指向不同的对象;后者既可以通过“史”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展开为“思”的形态。与之相应,根据具体对象与内容的不同侧重,本书也相应地分为二篇:上篇侧重于“史”,下篇则首先关注于“思”。当然二者虽有所侧重,但并非彼此相分:“史”的考察总是渗入了“思”的视域;“思”的展开,则始终以“史”为源。“史与思”和“思与史”,既试图展示上下篇的不同侧重,又同时肯定了二者的相关性。
在“史与思”的总题下,所收论著主要涉及中国哲学史。就问题而言,包括善与真的追问、为何“在”与如何“在”的反思、天与人的辨析、存在与境界的定位,等等;就学派而言,讨论的对象兼及儒家与道家、理学与心学;就历史时期而言,所论之域涉及先秦、魏晋、宋明,以及近现代和当代。从考察的方式看,这里试图体现问题与思潮、人物与学派、古典与现代的互动与呼应;就研究的进路而言,则努力由此多方面地展示中国哲学的智慧历程。
以“思与史”为篇目,论题更多地以哲学本身的理论为对象。从何为哲学的
追问,到知性思维及主体间关系的阐释;从科学与人文的界定,到现代性的探析;从德性的讨论,到伦理的辨析;从形上之域的澄明,到文化与正义的关切;从扬弃存在与价值的分离,到走向真善美的统一,以“史”为背景的“思”从不同的方面指向人与人的世界,并努力敞开真实的存在。
从更广的视域看,蕴含“思”之“史”与本于“史”之“思”的互融,同时又涉及“思”与“所思”的关系。所思当然不限于“史”:在终极的意义上,它以人与人的世界为其本源,但“史”无疑又从一个方面将“思”引向存在本身。思与史所体现的思与所思的统一,赋予哲学的智慧以具体的内涵。
王晓明 论文:《“大时代”里的“现代文学”》
该文发表于《文学评论》2006年2期 ,是王晓明教授承担的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文化反思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初步成果之一。它在一个较为开阔的历史视野里,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脉络,并据此对此种现代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关系,作出扼要的描述。
刘擎 论文:《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
刘擎的论文《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发表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论文通过讨论以赛亚·伯林的民族主义论述,分析自由民族主义的理论可能与复杂性。作者认为,伯林的自由多元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具有和解包容的可能,但始终存在着深刻的紧张,因此他未能提出一套清晰的关于“自由民族主义”的规范性学说。伯林思想的内在紧张标志着自由民族主义的实践困境,而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做出分析疏理无法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借助具体语境下的社会学分析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达成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文章在最后勾勒了当代中国在社会转型的条件下民族主义兴起的形态特征,指出了发展自由民族主义论述的必要性与困难所在。
科研成果分类目录(论文类)
一、古典中国思想的视界
顾红亮:《中国气派的“智慧说”》,《新华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
顾红亮:《孟子性善说的他者哲学诠释》,《孔孟月刊》第44卷第7、8期,2006年4月28日。
胡晓明:《中国文论的乡愁》,《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2006第五期
胡晓明:《要什么样的乡村意象?》《南方周末》06/6/2。
胡晓明:《从桃花诗看中国诗的文化心灵》,《文汇报》06//4/2。
胡晓明:《江南文化:一口挖不到底的深井》,《钱江晚报》2006,4,17。
陈赟《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全面深邃的文化理想》,《学术月刊》(CSSCI)2006年第4期。
陈赟:《藏天下于天下:政治生活的境域》,《思想与文化》第五辑。
陈赟:《以人治人与他者的接纳:中庸思想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