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工作简报
2008年第1期
——————————————————————————————————
本 期 目 录
童世骏出版重要著作《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陈赟出版重要著作《中庸的思想》
陈嘉映等译著《西方大观念》出版
陈卫平出版《中国哲学十二讲》
《启蒙的自我瓦解》入选2007年度《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
思与文讲座:“我所承继的中国叙事传统”
思勉人文讲座:“晚清民初的文本与文体的转变”
学术沙龙:“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味与味道”
海外学者来访
思想所研究员海外访学
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童世骏教授出版重要著作《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童世骏 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
作者长期致力于新法兰克福学派和新实用主义的追踪研究,尤以对思想的诠释和阐发见长,他的论著被公认为汉语学界同类研究中的最高水平。本书在稔熟的文献功夫基础上,以广袤的理论视野、精微的概念辨析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构成了迄今为止工作的全面总结。本书涉及哈贝马斯关注的所有重要话题,是一种难得的对话式的研究,而不只是对于哈贝马斯思想的仰望式的注释。童世骏的细致探究和深入阐释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哈贝马斯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陈赟副教授出版重要著作《中庸的思想》
《中庸的思想》(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陈赟 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本书是对古代汉语经典作品《中庸》的深度解读。该著作将带有语录体性质的《中庸》作为内在连贯的结构整体加以解读,从而展示了《中庸》思想的本己性脉络,是从义理结构上打开中庸思想的尝试。
该书将《中庸》放置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自我理解的层次上,在中国思想文化的总体视野中诠释《中庸》,发掘中国思想的独特精神气质或类型。该书的内容主要有:(1)将中庸解释为“上下通达”的智慧或技艺,而上下通达展开的区域是“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的贯通成为中庸思想的根本。(2)将中庸所内涵的上下通达的方式明确地放置在“与于斯文”上,开启文化的生命与文化的境域就成为中庸的核心关注。(3)将文化境域确立为命、性、道、教四者之间相互通达而构成的视域总体,由此而为一切人文建极。(4)从“文”与“德”的层面理解中庸的内在困境,进而揭示为什么中庸所以可能的根据在智仁勇三德。(5)该书进而指出,君子之道展开为文化世界的接纳,包括对自我、他人、事物的接纳等等,在叙述《中庸》打开的文化世界时,一步一步将人们引向中庸对家庭、人伦、礼乐、身体、友谊等等生活世界的最基本事物的独特理解。(6)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视野中探讨了中庸的诚的思想,将诚视为接纳世界的根基,指出天道之诚为什么总是向思诚者与诚之者开放的内在逻辑、论证了接收天道之诚就是接收万物之各正性命,并进而阐明极高明者为什么总是道中庸,也对中庸的诚明学说作出了独特的理解。(7)将中庸之道理解为一种文化理想,并指出了它与现代的关联。
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评道:“在占有大量古典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对《中庸》作出了具有一定创造力与理论深度的独特解读,将中庸理解为上下(古今、天地)通达的智慧,从而实现了对已有《中庸》研究框架与模式的突破。这部著作展示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当下关怀,在古典哲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评道:“本书从上下通达这一角度考察《中庸》的思想,体现了独特的视域。一般认为,相对于基督教背景下的二个世界,中国的思维似乎侧重于打通二者的界域。上下之间、天地之际的沟通何以可能、如何实现?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作者从中庸的分析入手,提供了一种富有新意的解释框架。”
陈嘉映教授出版译著:《西方大观念》(共两卷)
《西方大观念》(2卷),陈嘉映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西方大观念》是《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的前两卷的中文版。《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是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的一套丛书,60卷,选取了西方哲学、文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一些自然科学的煌煌巨著,涵盖的时代自荷马起至萨缪尔•贝克特止。
这套丛书的前两卷,Syntopicon,我们称之为“西方大观念”。它包括了代表西方文化最主要特征的102个观念,如存在、民主、艺术等等,其意在为后面各卷的伟大著作提供一个总论性的概述和主题索引。每一章对应一个大观念。其文字并不是对该的详尽分析,而是勾勒出该观念的基本轮廓,引导读者去阅读支撑着该观念的一批西方伟大著作。《西方大观念》也可以看作一部问题集,我们所关心的“哲学问题”,差不多都包括在这里了。在本书的总论后面,都隐藏着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而本书恰可以供我们作为探讨的起点,因为本书对这些基本观念的基本阐论执中稳靠。爱好思索的朋友,在深入思考之前和之际,了解前人的基本思想,助莫大焉。任何人的思想都是在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今天,我们的论理词汇多数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不深入西方的思想传统,我们就无法认真论理。
《西方大观念》中文版全书分两卷,中文大约150多万字,连上英文附录,共1900多页。此书的译者颇多著名的翻译家,如邓正来、童世骏、孙周兴、倪梁康等。
陈卫平教授出版《中国哲学十二讲》
《中国哲学十二讲》(对话中西丛书),陈卫平 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1月。
哲学作为本源意义上的“爱智之学”,是人对于更好存在的追求,我们以此“哲学观”来讲中国哲学。本书围绕中国哲学在各个历史时期讨论的主要问题,即从先秦天人之辩、名实之争,到两汉字宙论上的或使莫为之争、魏晋有无及言意之辩、隋唐佛道哲学对于宗教境界的讨论、宋明理学时期的理气(道器)之争和心物(知行)之辩,再到明清之际哲学家对于整个古代哲学尤其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最后到近代哲学在历史观和认识论(心物知行关系)的转型,展开其从先秦到近代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期20多年来中国大陆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和来自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哲学研究的评论。
《启蒙的自我瓦解》
入选2007年度《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许纪霖、罗岗、刘擎、雷启立等研究员合著的《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一书,日前入选2007年度《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
该书是思想所承担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研究项目,2007年9月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该书系统研究了19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若干重要论争,揭示了1980年代所形成的启蒙阵营,到九十年代以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思想、知识和价值的断裂,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复杂性。
该书出版以后,在学术界和读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日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中国图片评论》杂志以《启蒙的自我瓦解》为话题,发起了一个“如何重建中国知识/思想共同体”的专题讨论,邀请国内各家各派学者参与。
思与文讲座
张大春:“我所承继的中国叙事传统”
3月31日上午,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来到闵行校区,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我所承继的中国叙事传统”的演讲。
面对在座的中文系师生,张大春首先站在作家的立场上,对评论界将作家及其作品“格式化”的研究常态作出回应。他指出,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写作的类型和风格,并没有刻意仿效诸如“马派昆腔”(马尔克斯、昆德拉)之类的叙事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没有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深刻反省,张大春在过去的创作中不断思考,发现自己写的很多作品不是中国小说,而是在用汉字写西方小说。他觉得这与现代化大学的文学教育息息相关:大学里的文学史课程用一个简明化的步骤将文学的发展流程建构成一个时间纵向轴的概念,从而使得接受文学教育的作者和读者对于世界的分类、写作的典范有了与中国文学传统相断裂的看法。张大春认为,这种从西方引进的学制为创作者设置了许许多多文学上的条条框框、等级规范和叙事策略,所以创作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写小说了。这就是纯粹的中国小说的形式、腔调难以延续的原因。
如何写出中国式的小说?张大春呼吁重视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指出中国笔记小说和说部中相互借鉴、不顾主观个性、挟泥带沙、跑野马式的叙述笔调,还以《水浒传》、《江湖奇侠传》和《射雕英雄传》为例,分析了不同作品之间的延续性。他认为这些都是中国叙事传统中的宝贵之处,并进而指出中国的叙事精神是共有和分享。谈到新作笔记体小说《聆听父亲》的时候,张大春讲起教儿子识字的故事,强调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是他之所以在新作中透过一个家族来表现百年历史变迁的缘故。
思勉人文讲座
胡志德:“晚清民初的文本与文体的转变”
3月26日下午,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东亚系(Theodore Huters)教授来到我校闵行校区,做了一场题为“晚清民初的文本与文体的转变”的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下午2点,胡志德教授在我校中文系罗岗教授的陪同下来到了第一教学楼309室。罗岗教授先简要介绍了一下胡志德教授,然后胡教授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他的演讲。
胡教授认为,近代学人提倡白话文,一是由于语言沟通方便二是因为现代的新表达也就是与现代化交织在一起,而所谓现代化,胡教授说就是与西方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他谈到晚清民初,文学语言朝简化方向发展,表现出的是一种百姓参与国家大事的背景。而胡适、陈独秀等人也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科学和现代化,就需要新的语言,那就是白话文。语言的改变代表着现代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失去了现代化的发展,但全面采用白话文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胡教授介绍了法国作家罗兰•巴尔特的《S/Z》(《S/Z》是罗兰•巴特由科学主义转向解构主义的一篇关键文本。)他将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引人阅读者,即知识的消费者,一种是能引人写作者,即知识的创造者,在后一类中,读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高。
胡教授提到了上世纪初的文学革命,他谈到了胡适的《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并反思说:“八股文一无可取吗?”胡教授尤其分析了近代一些著名的文人,辨析了晚清与五四两个时期白话文观的不同,提出前人已经认识到白话本有形式的危险――也有八股白话文。
胡教授中文功底深厚,整场演讲全用中文,着实令人敬佩。演讲结束,胡教授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术沙龙
贡华南:“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味与味道”
2008年3月22日14:00,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经典研究中心在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12联合举办“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味与味道”小型研讨会。研讨会由思想所研究员、哲学系贡华南博士主持,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本校哲学系的研究生出席了此次活动。
主持人首先从食物滋味之变化开始,讨论了“以味论性”及“以形式为本质”两种思想道路的差异。他指出,味既指滋味(自然之味),也指精神之味,如意味、品味、情味、道味。味是万物之性与人性情之合,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事实与价值之合。存在规定方法,以味为性的存在论规定着味的方法论,比如,以味辨物、以味达道,即强调尝味、体味、品味、玩味存在。感通之感乃源于五味之“咸”,传统经典所强调的“感通”与“味-道”之“味”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就是强调“进入”而与之“合”。在此基础上。传统思想世界塑造了“以味在世”、“以味论人”等一套系统的味觉文化传统。在概念层次上,由味、感而生“象”,由“立象”而上升到普遍性;在实证性层面,注重自证、内证而非他证,等等。最后,主持人讨论了在视觉性已逐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核心,视觉正被用作阐释世界的基本方式情况下,以味觉来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沙龙围绕味与味道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海师大哲学系郭美华博士提出,近代许多哲学家,例如熊十力、牟宗三、冯契等等,老是想把“物”以西方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来,牟宗三从“良知的坎现”,“智的直觉”开出科学、民主,把物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弄出来,这些思路都值得商榷。把味拿出来,以西方认知中心主义为参照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试图消除视觉中心主义同时,似乎也过多地突显了认知取向。上海大学哲学系朱承博士认为,味道与味物走的是广义认识论路子。把味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来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属于首次。视觉之外丰富而真实的世界,在味觉,特别是味-道这种思想方式中不断涌现,世界对人的意义,世界的真相在此视野下呈现出新的气象。复旦大学中文系周兴陆博士指出,水中注盐,不见其色,盐之味得到需要人去体味,看与味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二者是不可偏废的。西方的看是看现象之后的理念或本质,中国的看以主体与对象的相互融合,相互进入为其特征,是主体与对象的相互消灭和吞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们对世界的对世界的感知,讲求会心体验,切己。人们从对象中获得的“味”是不脱离感性经验的,在感性对象中来体道,仅靠理性是无法获得世界之味。这种人对世界的体验性,在中国的诗学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种现象是大多数人皆知的,但却不能表达出来,说明大多数人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是不够的,王维这两句诗很好地表达了道味。中国人这种不脱离感性经验的会心体验,对世界本质的把握,同样也能切入对象自身。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稍微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关系,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受过所谓现代文明教化的中国人,反而离自然的却越来越远,人感知世界的能力在不断的钝化,中国人已不复生活在自然之中。现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处境不容乐观,因为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没有继承,几乎已丧失殆尽,同时也没有学会西方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如何重建现代中国人认知方式,恢复人对世界的味,物我相合等,是摆在现代中国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华东师大中文系文贵良博士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仅仅是味的问题,还要涉及其他知觉的问题。味觉与其他知觉的关系和定位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味与味道》需要在味-道层次上多些挖掘。同时还应该以味来解释思想史中的现象,挖掘思想史中的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中有许多都讨论味的问题,最有代表性是周作人,从其早期的茶的涩到中期的苦雨斋的苦,然后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药的痛,不仅仅指这些物的自身所代表不同的味道,周作人对这些物的审美趋向,是周氏本人在人生的价值观的体现,对人世和世界不同的感受。《味与味道》从味和感开始,讨论中国传统认知世界的方式和现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处境,对西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这种反抗意识,非常具有人文精神。华东师大思想所的刘梁剑博士则对在味、感基础上重新理解传统的技艺活动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象工程建设、工艺制作都需要精确的计算,都有客观性追求,味、感所体现的与身为一的经验及思想特质如何与客观性追求相协调始终是一个问题。
与会的尚剑飞、肖连奇、许春、胡岩等研究生也对当下视觉诉求及万物滋味的隐退、自然祛魅、中西古今之争的思想范式的转换提出各自看法,并与学者们一起对以味觉来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热烈的讨论。
海外学者来访
(以时间为序)
3月10-12日,Calvin College 哲学系Ruth E. Groenhout教授应邀,在闵行校区哲学系会议室2102做题为“医学伦理学”的演讲。
3月25日,德国汉学家、Bochum大学Wolfgang Ommerborn教授应邀,在闵行人文学院楼2102做题为“Philosopher Kings and Sage Kings: Idea of Rulership and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in the Political Theories of Plato and Neo-Confucianism”的演讲。
3月26日,Morehouse College 的Walter Earl Fluker应邀,在闵行校区哲学系会议室2102做题为“The ethical leadership of 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讲。
3月31日上午,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来到闵行校区,做题为“我所承继的中国叙事传统”的演讲。
本所研究员海外访学、演讲
(以时间为序)
2月7-19日,许纪霖研究员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伯明翰大学东亚宗教研究中心访学。
3月3-20日,许纪霖应邀赴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访学。
3月5日,许纪霖研究员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做演讲,题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战之后:2000年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最新趋向”。
3月10日,许纪霖研究员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做演讲,题为“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3月13日,许纪霖研究员在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演讲,题为“启蒙的自我瓦解:当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
3月17日,许纪霖研究员在台南成功大学政治系演讲,题为“自由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
3月18日,许纪霖研究员在台湾大学历史系演讲,题为“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本所研究员出席学术会议
(以时间为序)
2月8日,许纪霖研究员在伦敦参加中英学者“宗教与公共生活”高层对话会议,并做主题报告:“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与宗教复兴”。
3月12-14日,罗岗研究员参加由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主办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ketization in China”,并提交论文”Cyber Spa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mtermporary China”。
3月29-30日,郁振华研究员在广州参加“全国第四届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范例、规则和默会认识》。会议在中山大学召开,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
重大项目进展
一、思想所2项基地重大项目获准立项
2007年11月,胡军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现代直觉论和直觉主义研究”、陈子善研究员主持的“现代国家想象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2课题,获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研究项目。
二、“中国哲学与本体论问题”结项
本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哲学与本体论问题”课题结项,终端研究成果以《面向具体的存在-中国哲学与本体论问题》(杨国荣)为主干,以《道家的形上视域——以庄子为中心》(杨国荣)和《儒家的形上视域——以<中庸>为中心》(陈赟研究员)为两翼,以《承继与展开——王夫之的本体论思想研究》(刘梁剑研究员)为历史考察的终端,从历史与理论二个层面对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之维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考察。
三、“女性、表演与上海都市文化”进展顺利
姜进研究员主持的教育部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女性、表演与上海都市文化”进展顺利,预计2009年初可全部完成。其中,“女性、表演与民国上海的文化政治”已提前出版,“上海20世纪娱乐文化史”、“民国上海娱乐广告资料长编”等成果将在结题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