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09年第2期

——————————————————————————————————


基地成果一览表
著作一览表
论文一览表
研究报告一览表

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杨国荣:《论意义世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意义世界研究”综述
陈嘉映:《语言转向之后》
罗岗:《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
俞志慧:《孔子在川上叹什么——“逝者如斯夫”的本义与两千年来的误读》

重要成果推介
陈勤建新著《文艺民俗学》出版
杨国荣著作《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思潮评论”第一辑《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出版
胡军译著《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童世骏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成果近期出版
“60年来哲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基地署名成果一览表】


——  著作一览表

姓名

合作者

成果类型

成果名称

出版社、期刊

时间

陈勤建

 

专著

文艺民俗学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07

陈嘉映

 

编著

教化――道德观念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7

杨国荣

 

专著

心学之思(中国当代人文大系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8

童世骏

文军、吕新雨、许纪霖、杨国荣、张文明、陈映芳、顾红亮、韩春雨等

编著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丛书之一)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09

高瑞泉

 

编著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10

文军

孙俊才

译著

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著者:乔纳森 H·特纳(Jonathan H.Turner)

东方出版社

200911

文军

 

著作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修订版)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12


——  论文一览表

姓名

合作者

成果类型

成果名称

出版社、期刊

时间

陈嘉映

 

论文

《感觉与可感物》读后

世界哲学

2009,(06

陈嘉映

J·L·奥斯汀

论文

《感觉与可感物》选译

世界哲学

2009,(05

陈赟

 

论文

Revealing the Dao of Heaven through the Dao of Humans: Sincerity in The Doctrine of Mea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ume 4, Number 4,2009

顾红亮

 

论文

对话哲学与〈论语〉的关系性君子观

孔子研究

2009,(06

顾红亮

 

论文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个人主义”的批评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胡逢祥

 

论文

〈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5

姜进

 

论文

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

史林

2009,(05

雷启立

 

论文

文化反转:2008年的“民族国家”与“80后”问题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总第75

20099月号,

雷启立

常冬

论文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可能——以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04

雷启立

 

论文

新媒体的传播偏向与大众文化

编辑学刊

2009,(06

刘擎

 

论文

对自由主义的历史反思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7

刘擎

 

论文

中国崛起与文化自主:一个反思性的辨析

《思想》[台湾]13

200911月,

盛邦和

 

论文

生态文化学说与中国文化期许

河北学刊

2009,(09

盛邦和

 

论文

日本战后新日本主义

东北亚论坛

2009,(04

童世骏

 

论文

“理论”的实践意义(13000字)

苏力、陈春声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08

童世骏

 

论文

西方哲学的中国研究:思想风险及其应对方法

学术月刊

2009,(09

杨国荣

 

论文

论意义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4):15-27

杨国荣

 

论文

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

中国哲学史

2009,(04

杨国荣

 

论文

正义的历史限度及其超越

学术月刊

2009,(10

杨国荣

 

论文

意义的追寻

哲学动态

2009,(09

杨国荣

 

论文

个体之域与公共领域

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

2009,(08

杨国荣

 

论文

论意义世界

新华文摘

2009,(22

杨国荣

 

论文

精神世界与意义追求

儒教文化研究第12

20098月,

易惠莉

 

论文

唐廷枢、徐润与招商局之筹建和改组

《买办与中国现代化》(香港三联书店)

200911

易惠莉

 

论文

有关孙中山早期铁路建设规划的一条重要资料

《近代中国》第19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12

郁振华

 

论文

Towards a Thick Notion of Democracy via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Michael Oakeshott in Multiple

Democracies in Theory and History, edited by Simen Øyen and Rasmus Slaattelid, Bergen: SVT Press

2009, pp. 55-77

郁振华

 

论文

认识论与心理和逻辑之辩

社会科学

2009,(12

赵修义

 

论文

《道德情操论》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新华文摘

2009,(11

赵修义

 

论文

联合国普世伦理计划一波三折说明了什么?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

2009,(04

赵修义

朱眙庭

论文

领导干部要增强道德修养意识

文汇报

2009713

赵修义

 

论文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哲?之拿什么来治软骨病?

社会科学报

2009730

赵修义

 

论文

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回应力——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下)之《不能就经济论经济》

解放日报

200984

赵修义

 

论文

危机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社会的、观念的

探索与争鸣

2009,(09

赵修义

 

论文

正确处理劳资关系关键在端正价值观念

探索与争鸣

2009,(10

赵修义

 

论文

不要让社会达尔文主义称为婴儿的乳汁

当代青年研究

2009,(11

——  研究报告一览表

姓名

合作者

成果类型

成果名称

课题名

时间

文军

 

研究报告

运用网格化推进市容环境管理与执法的途径研究

2009年度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决策咨询课题

20096-12

文军

 

研究报告

浦东新区动迁矛盾及其化解思路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信访办委托课题

20096-12

【基地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推介】


杨国荣:《论意义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4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2期)


《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刊登杨国荣教授的论文《论意义的世界》,并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22期全文转载。该文是杨国荣教授负责的思想所2008年度基地重大项目“意义世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具体展开为世界图景、价值意境以及精神之境。世界图景展示的是人所理解的存在,从把握世界的方式看,世界图景所显现的意义首先涉及“是什么”的追问。与“是什么”相联系的是“意味着什么”,后者进一步将意义世界引向价值之域。在认知过程中,世界首先呈现为可理解的图景;通过评价,世界进一步展示了对于人的价值意义。由世界之在反观人自身的存在,对象意义的追问便进一步导向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与之相联系的,则是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在人性境界的形式下,精神之境通过“人应当期望什么”与“人应当承担什么”的自我追问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而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的统一和互动,则进一步赋予意义世界以更为深沉的价值内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意义世界研究”综述

2009年12月4日上午,2009年度第六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双月“跨学科主题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出席本次沙龙的专家学者有思想所的杨国荣、胡晓明、郁振华、贡华南,俄罗斯中心的冯绍雷、贝文力,文字中心的臧克和、潘玉坤,基教所的杨小微、黄书光,课程所的崔允漷、张华,城市中心的林拓等。社科处许红珍处长、金武刚副处长,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处的杨勇生处长、卢长利博士应邀出席。
由于本次沙龙是2009年度的最后一次,社科处许红珍处长首先对整个2009年所举行的前五次“跨学科主题沙龙”作了一个简短的回顾。许处长提到,与去年的“跨学科主题沙龙”不同的是,今年六所基地都特别选择了将来可能成为该基地的标志性成果的项目,来作为每次“跨学科主题沙龙”的讨论话题,由此提高跨学科交流的层次和深度。与会各基地负责人或相关的专家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跨学科”交流,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地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沙龙主题围绕思想所杨国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意义世界研究”展开,由思想所副所长胡晓明教授主持。
杨国荣教授指出,意义生成并呈现于人的知、行活动。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历史展开为前提,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呈现为意义的形态。与此相联系,意义的内涵或意义的“意义”便分别涉及“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诸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分别指向事实认知、价值评价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正是由于“意义世界”问题所涉及的内涵和相关问题之非常广泛,无法在短时间内对之作出全方位的介绍,所以,杨教授便主要从“意义与境界”这样一个具体的方面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对此,杨国荣教授进一步提出,在人与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作为意义的一种呈现方式,亦即意义的观念形态不仅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而且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内涵并具体化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境界。而这样不同形式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境界正体现着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和追问。紧接着,杨教授从思想史的角度,亦即分别从佛教领域(主要涉及的是对“境界”一词之词源上的分析)、文学领域(如白居易、陆游等人的诗歌)、儒学领域(如孟子、张载、朱熹、王夫之等)对“境界”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回溯,并从而指出,与内在的反思、体悟、感受等等事情相联系,境界或精神世界的意义更直接的指向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思和悟,而就这一点而言,境界或精神世界的核心又集中体现于理想的追求与使命的意识。从具体内容上来说,理想追求和使命意识分别指向“人可以期望什么”和“人应当承担什么”之问题的追问,并分别从价值目的之维和从人的责任、义务之维展现出了对人为何而在的自我反思和关切,同时这在观念的层面也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正是基于此,杨教授提出了他的“人性境界”说。杨国荣教授认为,人性境界同时在二重意义上体现了存在的自觉:就何物存在而言,它意味着确认人不同于自然的存在;就为何而在而言,它意味着以成己与成物为存在的内在指向。前者相应于人禽之辨,后者则蕴含着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深沉体认,它们体现了人自身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在对境界问题作出了详细而深刻的阐发之后,杨国荣教授还进一步从人性能力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与此项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
随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及其所关注的领域出发,向杨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有教授就“意义”一词,认为“意义”不同于定义,也不同于含义,也不同于功能。因为我们现在经常提到所谓课题研究的“意义”,实际上这里的“意义”乃是指价值。所以,他希望杨教授以定义的方式对“意义”一词给予一定的解释。另外还提到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意义和境界的一些思想,诸如王国维的“意境”说和冯友兰的“境界”说,他就此向杨国荣教授提出了如何从王国维的“意境”说发展成为冯友兰的“境界”说的问题。
有教授提到了中西哲学史上所存在的两种人生趋向,即以儒家和美国的实用主义为代表的“入世”和以佛家、道家为代表的“出世”。而这两种人生趋向直接指向的就是人对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思考。接着他据此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意义、境界和问题(problem)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以往的哲学家往往都是在借助逻辑的方式来呈现意义,那么究竟是否可能存在着其他的方式,诸如生命体验的方式来呈现意义?
有教授就“成己与成物”方面提出了问题,即:成己成物是传统的儒家学者的一种标志性的修身养性的方式,然而这样的方式似乎无法概括道家的思想追求,因为与儒家强调要改变世界不同的是,道家恰恰表现出的是一种避世的趋向,可以说是成己但不成物。
有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即:第一,意境在中西文化中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意境能否构成区分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标准?第二,从方法论和价值方面,科学与人文之间共存和协调的可能性在哪里?第三,以前的那些唯物唯心的提法对于向张载所提出的“大其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利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思想是否还适用?
还有教授提到了杨国荣教授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所发表的一篇文章,即《现代科学的人文向度》,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现代科学发展是否存在着发生一种人文转向?第二,这里的“意义世界”与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之间有什么不同,以及是否存在一些相互启发的可能性?
也有教授则认为,从杨国荣教授对于“人性能力”和“意义世界”等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从冯契先生到杨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继承和开新的脉络。另外,他也指出杨教授关于境界问题的讨论似乎也体现出一种向理想的、形而上的层面发展的趋向,但是实际上就境界本身而言还是有不同的层次性的。
杨国荣教授随后对各种问题进行了一一扼要的回应。
最后,主持人胡晓明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杨国荣教授的这项“意义世界”的研究非常能够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即如所谓价值的崩溃、意义的迷失等问题。在当今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每个不同的群体或阶层都应当有不同的意义标准。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家面临着许多的机遇。经济学家如何解读中国的经验,中国的起飞、崛起,哲学家如何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来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本次跨学科主题沙龙的交流,不论是项目是主持者还是与会的专家学者,都收益良多。


陈嘉映:《语言转向之后》(《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刊登陈嘉映教授的论文《语言转向之后》,该文是陈教授负责的思想所2006年度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语言转向”的核心意义在于坚持哲学之为概念考察,以抵抗把哲学转变为伪实证科学的倾向。然而,这一努力被广泛理解为应将哲学问题视作语言问题,引使人们把哲学混淆于语言学和语义学。本文通过明确哲学的反身性质,划清哲学和语言学、语义学的界限。


罗岗:《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发表罗岗教授的论文《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该文是陈子善教授负责的思想所2007年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国家想象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五四”的“神话性”体现在现代中国思想每当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总是要重新回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作为历史的转折期,自然也有重返“五四”的冲动。通过对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细读,可以看出作者用“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及其冲突来重新定位“五四”,其目的依然内在于“20世纪80年代”强烈的“现代化”诉求以及这一诉求所包含的深刻危机。文中,作者分四个部分,着重探讨了以下四个问题:“两个五四”还是“一个五四”、“启蒙”与“救亡”的互动、“五四落潮”与“大革命”思路的兴起、“西体中用”:“补课说”与“何种”现代化?


俞志慧:《孔子在川上叹什么:“逝者如斯夫”的本义与两千年来的误读》(《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发表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产研究”课题组成员俞志慧教授的论文《孔子在川上叹什么——“逝者如斯夫”的本义与两千年来的误读》。该文是由胡晓明教授负责的“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产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人们对《论语•子罕》中的“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着多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在战国到西汉时期,人们依循“君子比德”的思维模式,视“逝者”为一往无前、勇猛精进的态度与精神。这与孔子的勇者精神相契合,是该句的文本义和作者义。第二种理解是在东汉末至六朝时期,“慷慨有余哀”的时代情绪投射到经典解读上,郑玄以后的经师都以“逝者”为时间,川上之叹是伤逝情怀的流露。这是读者义。第三种理解是北宋到清代,道学家们从中读出了力行精神,并由此直追道体。这里有文本义与作者义,同时也内含着道学家的读者义。近代以后,由于经典的浓度被稀释,汉末魏晋时期“逝者”即“时间”的解读又被重新拾起。“时间过得真快啊”之所以成为“逝者如斯夫”的现代通释,除了教科书、工具书的普及作用外,还因为这个义项最大众化。这些都表明意象的解释即意象的再生产过程,是文化的通则。

 

【基地署名重要成果推介】


陈勤建教授新著《文艺民俗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2009年7月,陈勤建教授新著《文艺民俗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文艺民俗学》为我们挖掘文艺发生的民俗成因,分析文艺发展的民俗动力和世界文艺的民俗化走向,深入开展文艺研究和创作实践,研究特定区域、特定民族的文化、文学艺术心理,开拓了新的视野;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深化中国民俗基因文化研究,寻求传统和现代之间新的契合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文艺民俗学研究民俗文化对一般文艺发展的影响和相互的关系,兼容民间文艺学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内涵。其辐射面,还渗透到影视、戏剧、音乐、娱乐及旅游、建筑、饮食等文化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艺民俗学的发生、文艺人学观的民俗构建、文艺民俗化的审美价值、文艺起源的民俗中介、民俗文艺的艺术升华和重建、民俗生活相与创作源泉、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民俗机制等。

 

杨国荣专著《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杨国荣著作《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2009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系类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通过心体的重建,王阳明由性体走向了心体,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以心体(良知)为基石,王阳明在心物关系上指向意义世界的建构,在伦常之域中要求化理念伦理为德性伦理,在本体与工夫之辩中坚持二者的统一,在人格之境上强调从“说”走向“在”。《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从理论层面对心学内在的哲学意蕴作了深入分析,具体阐释了心学中心体与性体、本体与工夫、言说与存在、德性与规范、存在与境界以及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等重要理论问题,并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
作者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见颇多,具有开拓性。尤其从“存在”的维度上阐明阳明心学的个体性特征,进而提出“存在意义”的转换问题,明确肯定阳明心学将情感、意志视为主体应有的规定,这都是同类著作中少见的。又如从阳明学关于“心体”、“本体”与“工夫”等方面所表现的二重性引出其演变分化的历史叙述,得出阳明形而上学的消解过程完成于黄宗羲的结论,亦有前人所未言者。

 

“中国思潮评论”第一辑《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出版


2009年10月,由高瑞泉教授主编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中国思潮评论”第一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进路,“思潮研究”即是其中重要之一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自2007年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以来,以高瑞泉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活动。本着以开放的方式组织研究队伍的宗旨,我们举办了若干次学术会议和小型沙龙。而最近由高瑞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潮评论》,乃是为了推动和展示对近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学术研究。因为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是个大题目,需要学术界的许多同行合作,共同探讨,才可能进达“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的境界。
《中国思潮评论》的第一辑题为《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目的是在展开深入研究之前对前贤和我们自己已经完成的工作作必要反省,并由此形成研究工作新的出发点,其中既包括对各种社会思潮研究状况的回顾,对思潮研究方法的反思,也包括对同思潮兴衰有关的学术问题的探究。本辑中的论文以2008年初夏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举行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为主,另外收入了近年来在相关思潮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作品。它们分为“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国学思潮研究”、“思潮与学术”、“海外视角”四个栏目。首篇《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论与方法》,为高瑞泉教授所作,文中分析了社会思潮在20世纪中国的勃兴,将其定性为一种“现代现象”,由此对思潮研究的价值做出自我定位,进而对"社会思潮"的概念加以澄清和重新厘定,并从总体上对思潮研究的方法和现状做出总结和反思。高瑞泉教授在本篇中提出将“通观”作为此项思潮研究的目标,意味着《中国思潮评论》辑刊不仅追求把握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整体性图景,而且希望进而探求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专门针对中国思想、思潮研究方法的问题,有胡伟希教授《“行走的观念”:20世纪中国思想的特质及其研究方法的思考》一文。文中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特质定性为“参与型思想观念”,通过对中国思想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的反省,得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观念演化的原理和普遍命运的一种认识,对分辨和理解当代世界观念的走向极具启发意义。萧功秦教授的文章《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状况总括为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左翼平等主义三大思潮的互动和此消彼长,而作者的用心则在于通过对思想史的回顾选择自己的位置,不啻为从思想史研究中求取经验智慧的有益尝试。
崔宜明教授的《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唐忠毛博士的《20世纪中国佛教思潮及其研究反思》、张世保教授的《因势而起 异彩纷呈——近20年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述评》分别反映了对自由主义、佛教思潮、文化保守主义等某一类社会思潮研究状况的专题观察;而针对20世纪国学几度兴衰的现象,我们收录了干春松教授的《国学认同与学科反思--20世纪的国学思潮审视》和何爱国、姜义华教授合著的《人文与市场的纠结:第三次国学思潮反思》两篇文章。林同奇先生的《三角张力与人文寻求》,是对大陆25年来思想论域演变的反省。作者在对197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思潮、传统中国哲学思潮和西化思潮这三种思想倾向及其转化趋势做出梳理之后认为,纷纭的思潮事实上趋向于形成一个新的、共同的思想论域,这一新思想论域在1989年前以“人文寻求”和“新启蒙”为主题,1989年以后则表现为新传统主义的出现以及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对立。《天下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一文则记录了陈赟教授对中国自身特殊的现代性道路的审思。
本辑的“海外视角”一栏特地收录墨子刻教授讨论中国现代思潮与古代传统之间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问题的一份论纲,不仅旨在借重他异域的眼光、宽泛的论域反观中国,同时更因为他所讨论的问题为我们在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时所不能规避。
编者深知,思潮研究不仅在描写历史,其另一面就是历史文化的批判,这种批判同时也是社会批判和文化反省。20世纪中国是一部极为复杂、极具戏剧性的历史,它把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危机和希望、理想和陷阱,如此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使得中国的现代性展现出多种向度,任何人想“一言以蔽之”,都难免落入武断和荒谬。因此,以后陆续出版的《中国思潮评论》将以更加开放的方式编辑,希望得到海内外有志于与我们共同探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学界同好的关心和支持。


文军译著《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由文军教授参与翻译的《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乔纳森 H•特纳著)2009年11月在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情感也是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但同时,情感有时也是摧毁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集体活动的动力来源。
因为情感在人类事件中拥有如此核心的位置,我们应该可以发展出一套通行的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在个体中和群体中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并且特别关注在社会关系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模式中情感导致的后果。作为通行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情感力量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情感使得人们与他人建立友谊,对社会结构做出承诺,或者参与导致集体恐惧的恐怖行为。因此,在建构理论时应找到一组可以理论他的共同基点,并由此来解释情感在人类事务中的所有维度。《人类情感》一书旨在建构这样一个能够经受多方面研究资料检验的普遍的理论,这些资料包括实验室研究,自然情境下的个案研究,以及情感怎样影响关键历史事件的历史学阐释等。
《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对学习情感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必读资料,同时,《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对心理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学生和研究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人的情感;为什么人类如此情感化;社会结构文化与情感;情感唤醒的基本原理;交易需要与情感唤醒;社会结构与情感唤醒;文化与情感唤醒;情感与社会变革;理论总结。

 


【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近期出版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调查研究”最终成果《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2009年9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丛书之一,同时也是2006年11月由本所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特征、问题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由童世骏主编并撰写其中若干章节,参与编写的还有文军、吕新雨、许纪霖、杨国荣、张文明、陈映芳、顾红亮、韩春雨等人。
内容简介
来自不同学科的数十位学者通力合作,用实证调查、理论思辨、文本诠释和现象分析的方法,从心理生活(区别于肉体生活)、文化生活(区别于经济生活)和心灵生活(区别于日常生活)等角度出发,结合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活状况,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解读。
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的时代是传统神圣价值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也是精神生活空间高度开放的时代;是精神生活越来越等同于文化消费的时代,也是人们越来越有条件过一种不受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拖累的精神生活的时代。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危机和隐患;另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和满足人们在世俗化和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需求,尤其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超越”观念的积极作用,用作为“非神圣化的神圣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来克服内在超越传统的内在弱点,实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60年来哲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12月13日下午,上海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60年来哲学在中国——暨纪念丁祯彦教授逝世10周年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院校的2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哲学在中国60年来的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
上海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首先对会议的主旨作了阐释。在他看来,60年哲学的发展,可以放在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更广演化背景下来考察。宽泛而言,近代中国哲学的演进包含着两重维度,即哲学的革命进程与哲学的现代走向。前者体现于历史观上从传统的变异观念到进化论思想再到唯物史观、人道观上从成圣到培养多样人格(平民化人格)人的理论、天道观上从直观或思辨的理气(道器)之辨到基于科学成就的自然理论等等思想的变革过程之中,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于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实质体系向现代意义上的形式体系的转换,使哲学的古典形态逐渐取得了现代形态,与之相联系的是传统的天道观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理论、传统的知行观演化为现代形态的认识论、传统的人道观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伦理学等等、传统的名实之辩演化现代意义上的逻辑学,等等。以上趋向在60年来的哲学发展中,依然得到了延续。从革命进程看,1949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取得主导地位,可以看作是近代哲学革命的进一步展开,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内容的哲学变革,则更具体成为社会变革(改革开放)的先导。在走向现代这一维度上,一方面,认识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现代哲学的分支,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了具体的考察(50年代以后,就先后展开了形式逻辑、美学、认识与实践等问题的讨论),而在20世纪末以后,随着中西哲学互动过程的展开,中国哲学在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式等方面,也逐渐与西方哲学呈现同步的态势,后者可以视为中国哲学走向现代这一过程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哲学演进的以上二重维度彼此互动,并通过多样的、个性化的研究而得到体现。
复旦大学的林宏星教授,着重以60年来的中国哲学研究为背景,谈了他近年来研究荀子的心得。他认为,在思想史上,有集大成者与总结性的人物,如先秦的荀子,宋明的朱熹、王阳明,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在完成了对刘宗周的研究之后,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到了荀子之上。他认为,荀子的思想中“仁”、“性”、“心”、“天”的观念有着不同于孟子的维度,对荀子思想的挖掘与阐释有助于松动当代新儒家以康德的视角解读传统儒家,把陆王视为正宗的强势进路。
华东师范大学郁振华教授将60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与更广意义上的哲学演化联系起来,作了题为“认识论实践转向”的发言。他同意哈贝马斯对西方哲学史的如下概括: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拥有一个强的理论概念,认为理论沉思高于实践生活;黑格尔以后,在后形而上学的思想境域中,哲学家们开始强调实践的优先性。他认为,美国学者伯恩斯坦用“实践的世纪”来概括20世纪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很有见地的。在他看来,6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实践观念的创造性发挥,应该从这个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来加以了解。在实践转向的视域中,他讨论了认识论上的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之争,对近年来英美哲学界围绕“knowing how”展开的争论作了评论,并对一些相关术语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天飞教授和赵修义教授,作为亲历者,对60年来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情况作了回顾,对其中涉及到的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作了总结。他们认为,新时期以来,专业哲学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是,如何将专业哲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健康向上的大众舆论以及一般民众的人文素养,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课题。
在会议的第二个议程中,与会学者对学会前会长丁祯彦教授的为人与为学进行了深切的缅怀与追忆。包连宗教授用八个字“诚恳,忠厚,与人为善”,概括了他心目中丁教授,在他看来,丁老师为人与治学并重,待人接物诚实善良。朱义禄教授深情回忆了他来华师大的求学历程以及与丁老师相处为学的欢快时日,至今令他难以忘怀的是自己出书的时候,丁老师所给予的宝贵支持和辛勤奖掖后学的精神。童世骏教授说,丁老师对晚辈关怀备至,不仅在生活细节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且在业务上关心他们的成长,他会认真读系里青年教师的文章,并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丁教授的学生晋荣东教授远在加拿大作访问学者,他也发来了书面发言,缅怀丁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与会的其他各位教授也都回顾了自己与丁老师的接触与交往,赞扬丁教授的师德以及他以有涯之身随无涯之知的求索精神。
最后,会长杨国荣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与会的各位学者对“60年哲学在中国”这个主题发表的见解以及对丁祯彦教授的追忆,都很有价值。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哲学与大众的关系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