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0年第2期 (总第21期)


主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
抄送: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华东师范大学党办、校办


--------------------------------------------------------------------------------

目    录


一、基地成果一览表
1、著作一览表
2、论文一览表
3、研究报告及会议论文一览表
4、学生成果一览表

二、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1、陈嘉映:论理词与论理
2、许纪霖:“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3、罗岗:在“缝合”与“断裂”之间
4、胡晓明:江南在发现
5、盛邦和:海运、海商、海军、海权——魏源世界意识中的“海国”理念
6、顾红亮:现代中国思想前提与责任观

三、重要成果推介
1、《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另一种理想主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4、《现代性视野中的思潮与观念》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5、《中国社会科学》刊登王铁仙教授论文“两种中国文化传统”

四、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1、童世骏: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为“核心”作出更加合理和务实的理解
2、赵修义、朱贻庭:“公平正义”是否应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3、陈赟:“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
4、刘擎: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与政治正当性问题的缘起


--------------------------------------------------------------------------------


一、基地成果一览表


1、著作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杨国荣  专著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 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杨国荣  专著 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
童世骏  译著 西学在中国:五四运动90周年的思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7月
文军  编著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评析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
许纪霖  专著 另一种理想主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
杨国荣  专著 王阳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
童世骏  编著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
陈嘉映  编著 汉译名著:感觉与可感物 商务印书馆 2010年10月
盛邦和  著作 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1988年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高瑞泉  编著 现代性视域中的观念与思潮(《中国思潮评论》第二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11月
许纪霖  专著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2、论文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期刊名称 发表日期
陈嘉映  论文 论理词与论理 哲学分析 2010,1(01)
陈嘉映  论文 看法与论证 逻辑学研究 2010,(02)
陈勤建 尹笑非 论文 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文字文化保护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9) 
陈赟  论文 “混沌之死”与中国中心主义天下观的解构 社会科学 2010,(06)
陈赟  论文 混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 中山大学学报 2010,(11)
陈赟  论文 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形态的开端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4)
陈赟  论文 中国经学、知识谱系中西之辨 童世骏:《西学在中国》 ,三联书店 2010年7月,
高瑞泉  论文 On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and Its Source within Confucian Thought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within China 2010年10月,
高瑞泉  论文 价值普遍主义的冲动及其限度:以“平等”为例 河北学刊 2010,(04)
高瑞泉  论文 价值普遍主义的冲动及其限度:以“平等”为例 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 2010,(10)
高瑞泉  论文 论《庄子》“物无贵贱”说之双重意蕴 社会科学 2010,(10)
高瑞泉  论文 平等观念在儒家系统中的四个解释向度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6)
高瑞泉  论文 儒家社会主义,还是儒家自由主义?——从徐复观看现代新儒家“平等”观念的不同向度 学术月刊 2010,(06)
高瑞泉  论文 以今论古与自西徂东:平等观念史二章 高瑞泉:《现代性视域中的观念与思潮》(《中国思潮评论》第二辑) 2010年11月,
贡华南  论文 节制的根源——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 社会科学 2010,(08)
贡华南  论文 怕:忙人之魂——开展当代心性学研究之尝试 学术月刊 2010,(11)
顾红亮  论文 梁启超〈新民说〉权利概念的多重含义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6)
顾红亮  论文 梁漱溟与杜威的生命哲学 学海 2010,(05)
顾红亮  论文 现代中国思想前提与责任观 浙江学刊 2010,(06)
顾红亮  论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思考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9)
顾红亮  论文 张君劢的精神真空论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人文杂志 2010,(04)
顾红亮  论文 杜威的进化思想与胡适、贺麟的阐发 高瑞泉:《现代性视域中的观念与思潮》(《中国思潮评论》第二辑) 2010年11月,
胡逢祥
  论文 开放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国民意识 探索与争鸣 2010,(12)
雷启立  论文 “微传播”时代的文化特质 编辑学刊 2010,(04)
雷启立  论文 媒介革命与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以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 中国编辑 2010,(05)
雷启立  论文 被展览的与被遮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城市多元文化建设问题 城市文化评论 2010,(05)
雷启立  论文 发展的幻象与未来沉思 中国报道
 2010,(06)
雷启立  论文 晚清“崇实”思潮与现代印刷文化的兴起——以张元济为中心的论述 人文中国学报(香港)第16期, 2010年9月,
刘梁剑  论文 颤动的界线:自然与人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7月29日,
刘擎  论文 重申个人自主性:概念修正与规范建构 学术月刊 2010,(09)
盛邦和  论文 海运、海商、海军、海权——魏源世界意识中的“海国”理念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盛邦和  论文 生态自然与社会历史的辩证叙说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5)
王铁仙  论文 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5)
杨国荣  论文 道与中国哲学 云南大学学报 2010,(06)
杨国荣  论文 伦理的问题与儒学的智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杨国荣  论文 行动:一种哲学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10,(12)
杨国荣  论文 形而上学论纲 社会科学 2010,(11)
杨国荣  论文 意义世界的生成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 2010,(06)
杨国荣  论文 中国文化中的“道” 新华文摘 2010,(17)
杨国荣  论文 中国哲学史:问题与视域 哲学分析 2010,1(01)
郁振华  论文 “没有认知主体的认识论”之批判:波普、哈克和波兰尼 哲学分析 2010,1(01)
郁振华  论文 "Being-in-the-world" in a Polanyian Perspective Tihanmer Margitay:<Knowing and Being:Perspectives on the Philosophy of Michael Polanyi> 2010年10月,
郁振华  论文 再论亲知——从罗素到凯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赵修义  论文 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12)
赵修义  论文 生命之源,民生之根 探索与争鸣 2010,(08)
赵修义  论文 “财富”的意蕴 社会科学报 2010年11月18日,
赵修义  论文 繁荣、进步与富裕的区分 社会科学报 2010年11月25日,
赵修义  论文 斯密的脸谱 社会科学报 2010年11月4日,


3、研究报告及会议论文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提交、采纳单位 提交、采纳日期
文军  研究报告 《绿化市容相关世博通告后评估分析》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环境管理局 2010年12月,
文军  研究报告 《闵行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群众工作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2010年8月,
童世骏  研究报告 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为‘核心’作出更加合理和务实的理解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0年6月20日
赵修义  研究报告 “公平正义”是否应当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0年8月13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宽厚崇本事,典雅尚趋时,崇洋不媚外——海派文化的特征、特色刍议》 “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城市文化”沪台两岸文化交流论坛 2009年9月11—13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民间日常生活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生产性方式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 2009年9月11—13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都市更新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政治秩序与道德秩序:现代性的规范涵蕴”学术研讨会 2010年8月8—11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历史民俗在区域文化中的传承和重构——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中哭调的古今演化》 
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2010年8月22—27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略论吴歌的整体性保护》 

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9月19—21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打连厢的民俗渊源》 江浙沪吴歌文化论坛 2010年9月26—28日
陈勤建  会议论文 《近现代社会变迁与中国民俗学的发展》 中国首届打连厢文化论坛 2010年11月12—15日。
陈赟  会议论文 政道的思想与中国的政治智慧 国际儒联2010年年会 2010年12月3  -4 日
陈赟  会议论文 混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 上海市2010年度学术年会 2010年  12月  5日
陈赟  会议论文 康有为的礼运注研究 康有为晚期思想研讨会 2010年 12 月 11 日
高瑞泉  会议论文 平等观念在儒家系统中的四个解释向度 “东亚经典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0年  10月 3 日—8  日
高瑞泉  会议论文 基督教与平等观念在中国之传播 “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教会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10 月 28— 1 日
高瑞泉  会议论文 论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之纲领 第三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8 月  日
贡华南  会议论文 “怕:忙人之魂——面向当代的心性之学”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in Chinese Philosophy--- A Systematic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国际会议  2010年7月11-12
贡华南  会议论文 “味觉的意义”  “海峡两岸‘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学术会议”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
贡华南  会议论文 “论身体之窗——《四部医典》对于现代哲学的意义”  “西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研讨会 2010年12月20-21日
顾红亮  会议论文 梁漱溟的民主观 Reconstructing Confucianis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2010年10月29  -30日
胡晓明  会议论文 江南在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以及海外有关中国典籍中的“江南认同” 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学术研讨会 2010年12月25-26日
雷启立  会议论文 新媒体状况下的宗教与社会 新媒体与宗教文化传播 2010年 12 月2-3日
刘擎  会议论文 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与政治正当性问题的缘起 “合法性与治理”研讨会 2010年7月3-5日 
刘擎  会议论文 The Rise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ism in China “跨越太平洋的东亚研究”研讨会 2010年11月19-20日 
许纪霖  会议论文 普世文明还是中国价值?  “中国的知识与知识人的形成与转型”国际研讨会 2010年10月15-16日
杨扬  会议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化语境与白璧德 台湾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人文学术交流会 2010年11月2日
杨扬  会议论文 从城市看文学的现代性 上海作家协会“作为文学的上海”研讨会 2010年12月15日
杨扬  会议论文 新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变化 新世纪中国文学国际研讨会 2010年7月6日

4、学生成果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期刊名称 发表日期
王海成  论文 论道家二派的异同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0,(03)

 


二、基地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1、陈嘉映:“论理词与论理”(《哲学分析》,2010年第1卷第1期)
 
《哲学分析》2010年第1期刊登了陈嘉映教授的论文“论理词与论理”,该文系为陈嘉映教授负责的2006年度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系统说理发展出专门论理的方式,其核心在论理词。比较一下“寻找钱包”和“寻找自我”、“把蛋糕分为平等的两份”和“人生来平等”,不难看出“自我”和后一个“平等”是论理词或语词的论理用法。考察了几种主要的论理用法,总体上说,论理词的意义不尽受日常用法约束,而多多少少是根据某些道理设计和规定的,要掌握论理词的确切含义,就需要了解它背后的理论。由于论理词较少受日常用法约束,若不加自律,论理领域很容易出现新语词新用法的癌变,从而降低论理的公共可理解性。最后建议论理者尽可能少创新语汇、新用法,如确需新创,最好用可感的语词及搭配创造合成词,尽可能与普通语言保持联系。

 

2、许纪霖:“‘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刊登了许纪霖教授的论文“‘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该文系许教授负责的2006年度基地重大项目“中西思想史中的政治正当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英意识,在晚清“四民社会”解体之后,虽然一度被平等的国民意识所取代,但国民内部智性和能力的不平衡,使梁启超等人产生了“既有思想之中等社会”这一新的士大夫意识;而到五四启蒙运动,个人观念的崛起又进一步在意志和理性上强化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其合法性基础也从个人的德性转变为现代的知识。人民固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政治和舆论的操盘者,应该是具有现代知识和政治能力的知识分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与另外一种相反的平民意识相互激荡,形成了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两歧性分野,也构成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3、罗岗:“在‘缝合’与‘断裂’之间”(《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
 
《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发表罗岗教授的论文“在‘缝合’与‘断裂’之间——两种文学史叙述与‘重返八十年代’”,该文是陈子善教授负责的思想所2007年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国家想象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在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一直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三十年”对“三千年”。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在20世纪50 年代,只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当时叫“中国新文学”,如王瑶1951 年出版的“现代文学史”,就叫《中国新文学史稿》——和已经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同样成为了“二级学科”,成为了构成“中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学科和课程设置。无论在学术价值还是艺术品格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似乎都没法和“中国古代文学”相提并论。通俗地说,不管是想做学问还是爱好文学,古代文学都比现当代文学有优势。可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呢?从最直观的角度看,中文系的课程,如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都和“当代生活”或多或少有一层“隔膜”,而只有“现当代文学”直接面对的是环绕着我们的文学和语言现实,研究的是“活生生”的历史与现实,甚至包括未来的文学走向。就像20 世纪还没有结束,1985 年,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三人就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想了。因此,别的科目可能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对于“现当代文学”来说,恰恰需要打破这层“隔膜”,在“当代文学”和“当代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也许中文系别的科目还可以保持“客观”、“静态”甚至是“价值中立”的姿态,但“当代文学”始终具有一种强烈的介入色彩和现实品格。所以,这门学科成为了中文系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课程。


4、胡晓明:江南在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以及海外有关中国典籍中的“江南认同”(《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年12月25日胡晓明教授应邀出席“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江南在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以及海外有关中国典籍中的“江南认同”》,被收录在《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该论文是由胡晓明教授负责的“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产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的时代,“江南认同”对于我们重新连接土地、乡亲、历史、意义与生命,无疑具有现实的功用,然而,仅从学术求真的层面,我们对于其中的江南经验、江南隐喻、江南意象、江南论述,以及域外江南想象与记忆等,研究仍然不够。本文试图以此梳理有关知识系统,不仅描述其背景、内容、过程与影响,不仅汇集域外相关之记载,释发其深意,更再认文化认同之大义,弥补前修之所未明。


5、盛邦和:“海运、海商、海军、海权——魏源世界意识中的‘海国’理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刊登了盛邦和教授论文“海运、海商、海军、海权——魏源世界意识中的‘海国’理念”,该论文是盛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日本:近现代思想历程中的亚洲认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屡遭战败,先败于鸦片战争,后败于甲午战争,再败给八国联军,如此等等,都败在海上。由此, 魏源主张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漕粮海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主张发展“海商”,开展国际贸易,“互市”于世界;主张建立新式海军,开船厂、造战舰、设军港、养人才。中国需要海运、需要海商、需要海军、需要海权。海运-海商-海军-海权,成为魏源“海国”思想的逻辑主线。


6、顾红亮:“现代中国思想前提与责任观”(《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
 
《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刊登了顾红亮教授论文“现代中国思想前提与责任观”,该论文是顾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中国的责任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怀着对中国负责的责任感,探索中国的变法、革命、富强之路,由此累积起现代中国思想谱系。许多思想家把拯救中国危机和开拓现代思想的责任放在“少数人”身上,他们作为责任主体既要负责地思想,也要对思想负责,既要有责任心,也要有责任能力。如果我们把现代中国思想看作是一个探索中国道路的思想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这个探索过程的背后有一种支撑力,即对现代中国及其思想的责任承担。正是这种责任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背景性前提之一。

 

三、重要成果推介


1、《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国荣教授新著《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2010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为杨教授承担的基地重大项目“意义世界研究”的最终成果。
内容提要:
本书以“成己与成物”为视域,具体考察意义世界的不同形态及其深层内涵。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意义不仅呈现为观念的形式,而且也体现于人化的实在。前者(意义的观念形态)既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又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的内涵,并展开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后者则意味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并由此使本然之物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价值理想。
意义的不同形态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彼此关联,并具体展现为多样的意义世界。作为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历史产物,意义世界以人对存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的存在)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后者同时表现为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对意义世界的以上理解,意味着扬弃传统的心性之学、当代存在主义以及分析哲学、科学主义对意义之域的狭隘规定。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内在地涉及意义世界的生成如何可能的问题。所谓如何可能,也就是这一过程展开的根据和条件,后者既涉及内在的人性能力,也关乎外在的普遍规范,由此展开的分析,同时也渗入了对康德哲学、现代的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从成己与成物的视域考察意义世界,更多地体现了哲学理论层面的沉思。当然,这种思考又以哲学史的回溯以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为其背景。

 

2、《另一种理想主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许纪霖教授新著《另一种理想主义》2010年8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在“新三级”(77、78、79级)大学生进校三十年之际,在全国知识界选择了30个具有代表性的新三级学人,每位每年选择一篇文章,出版了一个“三十年集”系列,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集中展示了作者三十年来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的心路历程和代表性成果。该系列被2010年上海书展评选为十大优秀图书之一。
内容提要: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3、《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许纪霖教授新著《启蒙如何起死回生》于2010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在近代中国艰难而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又该如何面对“边缘化”的尴尬与痛苦?
近代历史上汹涌而来的西方思潮,无论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何以在中国成为空谷足音,它们又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回响?
当我们深陷世俗化的多元价值中,面对不可阻挡的物欲浪潮,该如何在这个世俗世界中维持精神世界的宁静与秩序?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从事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成果,从四个方向思考“启蒙”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一是回顾现代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二是探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那些面临泯灭不彰之危险、但却值得珍视的思想传统;三是借鉴罗尔斯等人的理论,解读世俗世界中的正当与善;四是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反思过去一个世纪中“启蒙”所走过的历史进程。


4、《现代性视野中的思潮与观念》(《中国思潮评论》第2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由高瑞泉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潮评论》第2辑《现代性视野中的思潮与观念》,2010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中国思潮评论》的目标,是为了推动和展示对于近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学术研究。
本辑依然对各种现代思潮所引起的诸多精神现象,包括对于社会思潮运动所遗留的现代观念作各个向度的研究,以期在探讨中国的现代性这个大问题上有所推进,但是重点在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现代性研究,所以书名题为《现代性视野中的思潮与观念》。

 

5、《中国社会科学》刊登王铁仙教授论文“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刊登了思想所王铁仙教授的新作“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
内容提要:
提到中国的文化传统,一般人总是只将它与中国古代文化联系起来。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文化传统,那就是五四新文化。目前,对于中国这两个文化传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而由此产生的偏向、矛盾、困惑成为学界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近些年,由于“国学热”的兴起,导致人们忽略、淡化甚至忘却五四新文化传统,不少人过分热衷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且将之视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这种看法是极端错误的,只能促使社会倒退。五四新文化则一直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专制主义思想作为主导线索进行批判,认为必须克服这一国民劣根性,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当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不乏可贵的精华,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中国这两种文化传统,应认真分辨,在互相参照的情况下进行辩证融通,并创造性地转化,从而构建起既融合东西又有创造的新世纪文化。

 

四、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1、童世骏教授提交研究报告: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为“核心”作出更加合理和务实的理解

我所童世骏教授6月份向上海市委宣传部提交研究报告“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为‘核心’作出更加合理和务实的理解”。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为“核心”,可以做三种理解:社会核心成员的价值体系;承担社会价值引导工作的意识形态工作部门的核心指导;诸多人群的价值观所重叠或交叉的那部分内容。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对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价值要求,其次是对党的宣传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工作指导,而这种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面向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殊途同归、言简意赅的行为规范,比如,根据宪法而重申对个人的“五爱”要求,根据十七大报告而提出对集体的“四化”要求。


2、赵修义教授、朱贻庭教授提交研究报告:“公平正义”是否应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我所赵修义教授、朱贻庭教授8月份向上海市委宣传部提交研究报告“‘公平正义’是否应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一文。
内容提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课题组,近来邀请市内外专家就公平正义与核心价值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两次深入的讨论。与会学者分属不同专业,有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讨论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公平公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应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陈赟:“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
 
2010年12月5日,陈赟教授应邀出席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2010)学术年会,所提交的论文“‘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获得年会的优秀论文奖。
内容提要:
《庄子?应帝王》无法脱离帝王政教史观加以解读,帝王政教史观的基本内容是:德意味着帝之政教典范,礼则是王的政教典范的总结。但浑沌之死乃是礼对德的谋杀,这则寓言意味着德与礼的典范的终结,也就是帝道与王道不再可能。《庄子?应帝王》由此传达了周新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意识,这就是帝王时代及其政教典范已经终结,在没有帝王的新时代,政教生活如何重新开端?


4、刘擎: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与政治正当性问题的缘起
 
2010年7月3至5日,刘擎教授应邀出席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板的“合法性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了论文“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与政治正当性问题的缘起”。
内容提要:
政治正当性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源自于一种特定的自我理解,一种“个体先于政治社会”的观念。这种自我理解并不是“自然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性转变中出现的一种特定观念,并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想象。通过探讨这种自我理解之形成的哲学基础与历史脉络,并以一种辩证的方式避免“决定论”和“偶在论”的简单化解释,就能既强调西方现代转变的文化与历史特殊性,又注重阐明这种转变的内在实践逻辑,由此澄清政治正当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