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陈丹青:闲话上海人
本讲座录音经演讲者授权由本网站独家刊出,仅供学术交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引用、整理和发表
2008年11月17日下午3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3教学楼109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思与文”讲座请来了著名艺术家、文化评论家陈丹青先生,陈先生为大家带来讲座的题目是“闲话上海人”。讲座由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许纪霖教授主持。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
陈丹青首先谈到了老上海人的做派风度,他举了“大先生”鲁迅的例子:这萧伯纳在上海见到鲁迅,即称赞鲁迅相貌好,而鲁迅应声答道:我早年的样子还要好。这种风度是老上海人的典型代表。陈丹青认为,上海的重要和意义不在于经济发展的若干数字,而最“牛”的是出人,世界范围内的大人物在近代上海留下足迹印证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繁华兴盛和世界影响。对于过去上海的想象,陈丹青主要谈到了人的问题,对比他自己小时候的记忆,过去上海的几类人在当今的上海消失了:1、来到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的各国帝国主义份子离开上海,而现在来上海的外国人多是投资者和旅游者,和解放前的外国人比是另外一群人。2、资本家在上海消失了,现在虽然上海也有有钱人,但是今天已经很难从一个人脸上、风度上看出有钱与否、判定谁是资本家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资本家”是一种类型,文革后上海的资本家也多选择了出国离开上海,他们的后代也失去了长辈们的样子。3、第三类人可以从马路上看不到的是工人阶级,相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密集于上海、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建国后工人阶级在上海参与政治等,现在至少在街面上看不到明显的工人阶级了。4、比起解放前,现在上海已经没有能摆平很多事情的流氓大亨,如黄金荣、杜月笙、吴四宝等。5、与老上海比,今天的上海也没有了左翼和右翼的文人、艺术家,解放前的上海文人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都能构成文艺群体,而现在上海的文艺地位则不能与以前相比。6、最后讲到的是虽然少见得到的,但是也很重要代表上海人的绅士、名媛也消失了,上海绅士和名媛的风度不只是因为金钱、地位和年龄、漂亮,绅士的斯文、慢条斯理、果敢还通晓文雅,名媛则懂社交礼仪可以做沙龙女主人。这些不仅是在上海,在全国也都没有了。
许纪霖教授对讲座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陈先生讲座娓娓道来、描述细致,因为有大人物消失了,所以“大上海”也消失了,很多人才有“上海变小了、上海没有过去好玩”的感觉。讲座后陈丹青还与师生们进行了精彩的问题互动,就上海文化、人文艺术、教育体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