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永远的张刚!

 

生命历程

v     1977年6月4日,出生于山东枣庄。

v     1994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

v     1999年,被分配至上海航天局第809所。

v     2000年10月,被查出患有骨癌。

v     2002年, 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师从陈映芳教授。

v     2005年,入华师大历史系攻读博士,师从许纪霖教授。

v     2005年11月,由骨癌转为胰腺癌,他再度入院,接受联合器官手术 。

v     2007年2月28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一生足迹

v             在我童年的时候,家里很穷,穿着破破烂烂的到处乱跑,也不觉得自卑;比如说,当时在干农活的时候偷懒,躺在四周都是油菜花的田野里,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看着太阳落下、满天的星星渐渐升起来。

v             我10岁,在乡下,放牛。一起放牛的是邻居家的姐姐,比我大六七岁的样子。她是我心目中的美女,丰满,身材很好,马尾辫子,脸上经常是单纯又阳光的笑容。 ……家里人不知道,我当时一次次的玩水,只是希望换得姐姐的注意。

v             大学期间,我整天呆在实验室里烧木头,就是把从大别山、武夷山、大兴安岭等林区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木材,用程序升温仪进行加热。

v             我大学毕业那年,遇见了隔壁学校的丫头,和姐姐一样的笑容,单纯又阳光。我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纠缠一段时间之后,丫头去了大海那边,也嫁人了,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和姐姐一样。

v             来灯下已经很久,从一个初入江湖的菜鸟,混到现在别人眼中的“大牌”,挺不容易。

v             苦苦丁的一篇回帖打动了我,青春啊,迷惘啊,惆怅啊,抽筋啊,这些都是灯下的青春美文流行的主题,却很少有人能表达的这么清新、这么自然、这么好!

v             话说2000年,偶23岁风华正茂,毕业于一所很好的大学,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正是“大鹏欲飞凤正举”的时候,意气风发,觉得天下事无不可为。

v             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小男孩,对着一束怒放的鲜花说,“我企盼如花似锦的生命”。平日里,每天上下班,我都能看到这个广告,并没有任何感觉。  可那天一看到,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也企盼如花似锦的生命啊!(2000年10月,张刚被查出患有骨癌。)

v             如果时日无多,何不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呢?于是2002年起,我成为一沪上学校的文科研究生。

v             这两年应该是我最舒服的几年,可以读书,可以四处蹭名教授的课,可以和同好们一起撮饭,聆听他们偶尔迸发的妙语。

v             在学校附近,他安置了一个温暖的小家……

v             “给我带一些书,能震撼人的好书。”他无愧地当选为2006年上海市读书明星。

v             又到了选择的时候了。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个问题啊。……如果不去手术,继续保守治疗,基本上就是等死;如果去手术,身体会有严重的损伤,同时也无法根治,基本上算是找死。综合评估,等死不如找死,让性格决定命运吧。

v             告别

事情的发展让人始料未及,这次去医院检查,情况非常糟糕,我的几乎所有器官都长满了肿瘤,肺部/肝部还有腹腔里都布满了肿瘤。而且全身广泛骨转移,骨头上也都是肿瘤。现在全身没有力气,没办法接电话和回短信,每天在麻醉药中昏昏欲睡。

    今天硬撑着回家过了一个年,这是最后一个春节了。谢谢关心/支持我的各位朋友,大家要好好活着,活得开心/活得好。谢谢大家。

——2007-02-18

感悟——对自己

v     大概在16岁的时候,我曾经制订过自己的人生规划。简单的说,就是30岁之前好好读书,30岁之后努力做事。现在看大致按照这个规划在行动,只有一个意外情况是我的身体出了状况,“努力做事”的梦想不一定能够实现了。不过我想我这个规划大致还是毕竟正确的。

                                                                                

v     忘掉生病,继续努力,爱自己爱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一直到终点。

v     在生命的最后我会很平静的闭上眼睛,因为和理想中的那样,我来过这样世界,我很嚣张的、很肆无忌惮的生活着,我又幸福的离去了,我很满足。

v     我虽然一生坎坷崎岖,不过毕竟大部分时间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离幸福并不遥远。

 

感愧——对父母

v     我更害怕的,是对父母的伤害。我的父母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我有一天OVER了,他们要经受多大的打击?就像三年前做手术之前他们跟我说的:如果我不在人世了,他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v     我感到很遗憾的一点,就是在这三年里太任性了。如果这三年里,我好好工作赚钱,至少也能有几万的储蓄,在贫困的老家,如果没有其他意外,几万块足够两位老人度过晚年了。可是,我还是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为家人考虑。实在是太自私了,惭愧呀。世事难两全,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对父母非常内疚、很难过。

 

感谢—— 对师友

v     总的来说是有爱陪伴的,无论是亲情、友情和爱情。尤其是诚挚的友谊,让人感觉很温暖。

v     好好的生活吧,热烈的爱吧真的啊,其实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时日无多。你知道我永远都一样,我是如此希望你生活的健康、快乐!

 

感怀——对恋人

v     如果有一天我遇见自己喜欢的女孩,她能承受多大的浪漫,我就给她多少。我想我终于做到了,即使她满不在乎,我也做到了,最热烈去爱自己心爱的人,我从没后悔过。

 

怀

v     从张刚踏入华东师范大学大门的第一天起,我就认识他了,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参加研究生面试时候的情境,沉着、冷静地面对一切。 …… 最让我感动的是,周边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患了绝症,但却始终没有让我们感觉到他离死亡是如此之近。

                                                                                    ——文军

 

v     他不是伟大的思想家,没有人为他立书著传,但是他是我们生活中离的最近的一位思想者,我们喜欢他在这个喧嚣世界中宁静的生活哲学,喜欢他的豁达,喜欢他的彪悍,所以我很希望能以某种方式将他留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给自己的心灵找个朋友,一个复杂社会难以寻觅的挚友,也为了怀念老排弟。

                                                                                   ——谷子米

 

 人生,因读书而庄重

解放日报记者 曹 静    2007-01-12     


   
  本文的三位主人公,都是不久前第八届上海读书节评选出的2006年上海市读书明星。
  他们是普通人,他们爱读书。在他们心中,读书是一种文化权利,是一场享受愉悦与幸福的盛宴。于是,读书成了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

  然而,和他们不同,有许多人正在远离读书。当读书已不再是件奢侈的事,当一夜成名的选秀活动泛滥成灾,当许许多多的物质利益频频招手,当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不绝于眼……此时,讲述这三位读书明星因读书而庄重、升华的人生,显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张 刚 上海航天局第809所助理工程师、华师大在读博士生

  “给我带一些书,

  能震撼人的好书。”

  张刚治病的医院,在上海图书馆的对面。走进病房时,他正望着窗外美丽的图书馆,瘦削的脸上写满了羡慕。

  这个病榻上的年轻人,刚刚以票数第一当选为上海市读书明星,但却也是唯一一个缺席颁奖现场的获奖者———他已和病魔斗争了6年。在这6年中,他不仅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方式,更当作是一种激励生命的生存方式。

  1994年,出生山东枣庄的张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1999年,他被分配到上海航天局第809所。带着刚参加工作的兴奋,他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很快取得了成绩,还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的奖励。

  正在一心工作时,不幸降临了。2000年10月,张刚被查出患了骨癌。从医院走出来时,他的心情无法形容。“当时,地铁站台上有一个公益广告: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小男孩,对着一束怒放的鲜花说,‘我企盼如花似锦的生命’。平日里,每天上下班,我都能看到这个广告,并没有任何感觉。可那天一看到,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也企盼如花似锦的生命啊!”
住院、手术、放疗,这是张刚一生中最难以想像的日子。在单位的帮助下,在亲情、友情的支撑下,他暂时渡过了难关,但医生说,只有5年时间。

  随时处在生和死的撕扯中,路该怎么走?张刚想到的是,宝贵的时间应该留给自己喜欢做的事———读书。

  “看书一直是我的兴趣。我学的是理科,但一直喜欢文科,人文、历史、社会……爱好很广泛。很奇怪,人生越是艰难,对知识的渴求就越强烈。我想进一步认识世界、理解生命的秘密,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灵。”

  2002年,张刚以高过国家统一分数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师从陈映芳教授。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城市文化,因为他忘不了自己这个农村孩子刚迈入大上海时感到的震撼。而说到在华师大课堂与师友相交,与好书相伴的日子,他由衷地吐出了两个字———“幸福”。

  2005年,张刚硕士毕业。本以为快乐的时光就要结束,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已经被历史系许纪霖教授相中。在许老师看来,难得有这么一个不带任何功利心,只有纯粹的热爱的学生。他对这个特别而又特殊的学生说:“来考我的博士吧。”这一年,张刚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成为许纪霖当年招收的唯一一个博士生。

  然而,短短一年后,张刚的病情出现了恶化。去年11月,由于骨癌转为胰腺癌,他再度入院,接受联合器官手术,至今仍在恢复中。

  虚弱得不能吃饭,只有24小时几乎不间断的点滴;不能随意走动,只有书是他最好的伴侣。我们聊起他最近看的书,他的眼睛立刻发光了:“刚看了章诒和的《伶人往事》,还看了梁漱溟的《这个世界会好?》。原来只以为他是个传统的、方正的文人,看了之后对这个人大感兴趣,就把他之前的书都找来看……”

  他为史铁生的哲思折服,为子尤的早逝扼腕,也念念不忘少年时看过的关于贝多芬的一篇散文,是它在他心中撒下了英雄主义的种子……他对自己长期资助山区贫困孩子读书的事迹一言带过,却热烈地谈论自己喜欢的社会学家和书籍,和任何一个普通的爱好文化、历史,充满理想和热血的年轻人一样。

  他在“临界状态”中承担苦难,所以才在哲学中求解关于生命的疑问,在历史和文学中寄托关于美好的希望。或许,是因为一个个鲜活、伟大、深刻的生命在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中来到他的身边,给予他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所以,说好下次去看他。

  他说,“给我带一些书,能震撼人的好书。”

 

患绝症后坚持考研读博 “癌症博士”当选读书明星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近日,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演播大厅,上海市读书指导委员会的负责人宣布:第八届上海读书十大读书明星得票最多的是29岁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刚,当选理由是他已经把读书当成了生活方式。
    谁也不会想到,爱读书的张刚早在2000年就患上了骨癌,去年11月又被确诊患上了胰腺癌。而他考研、读博,都是在他当时确认自己只有5年生命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
  
    病中支持贫困生上学
    近日,记者来到了张刚所在的宿舍。狭窄却充满温馨的一室房门口左边,横放着一张单人床,张刚正倚靠着墙,浏览着新闻网页,父亲和妹妹则在一旁照顾他。床头两侧是高耸的书垛。他深陷的眼睛平静而坚毅,并没有记者想象中的病容和绝望。
    1994年,张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上大学期间,他参加过国家号召的“三下乡”活动,到了安徽大别山地区,为老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999年,他来到上海航天局第809所做了一名助理工程师。工作之后,他仍然没有忘记大别山区贫穷的孩子。就主动和当地的一所贫困中学联系,承诺支持一名贫困生上学,直到他考上大学。谁也想不到这一支持就是6年。这6年中,他没有因为自己深患重病而放弃。
    2000年,病魔毫无征兆地降临在他身上,他被检查出患上了骨癌。“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接受不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不过后来就平静了下来。我想在剩下的5年时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导师眼里的优秀学生
    在触摸生命底线的时候,张刚开始从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社科。2002年,张刚考取了华东师大社会学系研究生,师从陈映芳教授。“从那起,我就开始了我人生中最为快乐、最为充实的旅程。师大自然环境美得让人看不够,人文环境催人奋进。”张刚对知识的摄取十分广泛,从哲学到文学,从历史学到管理学,几乎无所不包。
    2005年,张刚被素来挑徒弟严格的历史系许纪霖教授看中,顺利地考取了博士。据许纪霖教授回忆,张刚在读硕士期间先后听过他的三门课,这是很少见的,而且他课堂讨论很积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上具备博士生的基本素质,喜欢读书,喜欢研究,这在很多研究生身上已经看不见了,另外他还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文章,很有社会正义感。读书对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一种道德和思想的幸福。”
  
    确诊胰腺癌后仍乐观
    然而,疾病并没有放过这个劫后的年轻生命。去年11月,他再度入院,又被确诊患上了胰腺癌。他查阅了很多医学方面的材料,了解病情,“最初的肿瘤 90% 以上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不是人力之所及。”清楚了这些之后,他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在保证生命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延缓生命。”
    他的同学不忍心看着这样一个好人就这样离开自己,便在“天涯论坛”上发了个题为《29岁,博士,胰腺癌晚期,求助》的帖子,想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反转命运的天轮,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他的师兄,青年学者吴冠军还在澳大利亚为他写了一篇名为《在这一刻,让我来书写死亡———写给张刚君》的文章。
相比较同学和网友们的焦急与难过,他却显得很乐观:“不要难过啊,上天对我已经很厚爱了,我的生命质量可以说是相当高,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奇迹。”现在,他依旧在不知疲倦地读书。他的同学知道他的爱好,每次来看望他的时候都会带一些书。他很兴奋地把同学刚带来的书拿给记者看,他说,这些书让他感到充实。 为纪念张刚,思与文网站精选了他生前文字以及友人纪念文章,愿他的灵魂在天堂安息!


更多张刚文字请见当代文化研究网论坛
张刚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