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城市史研究-課題‧方法‧檢討與展望(录音后半部不完整)

城市史研究-課題‧方法‧檢討與展望
劉石吉(中央研究院)

一、解題
1. 宏觀的評介與檢討。
2. 對當代城市的共同印象。
3. 當代中國的政區與城市。

二、城市的定義與城市史(urban history)
1. 空間與時間、人與地的交錯結合。
2. 階層結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G. William Skinner。
3. 城鄉連續體(urban-rural continuum)──聚落(settlement)、中地(central place)、似城聚落(city-like settlement)。
4. 科際的(多學科的)研究(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建築學、法制史、文學、民俗學……。
5. 都市化(urbanization)的界定問題:人口與人口密度、人口與產業結構(農業與非農業的比例)、都市文化(urbanism)問題。
6. “城市史”(Urban History)為通稱詞。city, civil, civilization, citizen, civitas, 在西文的語匯上,有其共通之意(城市、市民、公民、文明)。在中國史上,“城市”有其特殊意涵:“城”指“城牆都市” (walled-city),“市”為市場區(market, marketplace)。這種walled-city與西歐及日本的“城”(castle)有本質上的差異,“市”也經歷了從“市場”、“定期市”(periodic markets)到固定的聚落(marketing settlements)的演變過程。

三、研究方法與理論分析:「歐洲中心論」(Eurocentrism)的批判
1. 西方vs.東方城市(Occidental vs. Oriental city-Max Weber, The City)
“Stadtluft macht frei”(“city air make man free”);“都市の空氣は自由にする”;“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西方都市主要特徵。(Henri Pirenne, Medieval Cities……)
2. 前工業vs.工業化都市(pre-industrial vs. post-industrial city-Gideon Sjoberg, The Pre-industrial City)
〔現代西方社會科學關於城市化的理論,主要根據西方工業革命以後的歷史經驗,不完全適用於東方的、前工業時代的城市歷史研究〕。
3. 城市、鄉村二分法(rural-urban dichotomy)
Karl Marx:“近代經濟史,就是城市脫離鄉村的歷史”。西歐中世紀後期,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1930年代美國Chicago學派,從文化特質(cultural traits)的觀點,提出“城市文化”、“鄉村文化”相互對立的理論。參考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n(1941);Louis Wirth,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1938)等,認為:“城市代表了文化的整體,城市居民才是文明人;城市被視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與鄉村絕不相同”。
中國歷史上的城市,是否如此特性?城、鄉關係是一種continuum或是dichotomy?值得探討。
4. 行政機能vs.經濟機能(administrative vs. economic functions)
傳統中國城市,多數為行政中心;西方近世城市則以經濟機能為主。似可進一步驗證。(Rhoads Murphey, “The City as a Center of Change:
Western Europe and China.”)
5. 關於”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討論
近來討論近代中國城市此類特徵的趨勢值得注意。可參考:許紀霖〈近代中國的公共領域:型態、功能與自我理解—以上海為例〉(《史林》2003:2);岸本美緒“〈市民社會論〉與中國”(《歷史評論》527號,1994年;中譯收入《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1998);Willian Rowe,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16:3(1990);鄧正來《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北京,2002);鄧正來等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1999);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2003);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1895-1911》(上海,2007);周松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上海,2005)。討論日本中世後期“城市自治”、“自由城市”、“市民社會”的傑出作品,很可做為比較的參考。(例如:豐田武《堺-商人の進出と都市の自由》(1968)、《日本の封建都市》(1957);原田伴彥《日本封建都市研究》(1969);松山宏《日本中世城下町の研究》(1991);松本四郎《日本近世都市論》(1983)等書。)

四、研究成果的回顧與類型分析
1. 城市傳記(biography of city, town)
這是數量最多、最通行的研究及寫作方式。近年甚至有通史性的論著出版(斯波義信《中國都市史》(東京大學,2002);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15卷,2000年;曹子西主編《北京通史》10卷,1994),但應不屬於嚴格意義的城市史。個別城市史研究,舉其較重要如下:
上海:張仲禮、熊月之、周武、唐振常、沈祖煒、丁日初、吳仁安、徐鼎新、張忠民、羅蘇文、鄭祖安、盧漢超、袁燮銘、小浜正子、Rhoads Murphey、Frederic Wakeman、Sherman Cochran、Elizabeth Perry、Linda Johnson。
天津:羅澍偉、郭蘊靜、關文斌、吉澤誠一郎、Ruth Rogaski、Gail Hershatter、劉海岩、宋美雲、張利民、傅崇蘭(運河城市)。
武漢:皮明庥、William Rowe、馮天瑜。
重慶:隗瀛濤、周勇、張瑾。
成都:何一民、王笛、李德英。
北京:侯仁之、曹子西、陳正祥、史明正、韓光輝、Susan Naquin、David Strand。
蘇州:伊原弘、馬敏、范金民、段本洛、王翔、王衛平、陣內秀信、高村雅彥、Paolo Santangelo、Xu Yinong、Michael Marme。
杭州:林正秋、汪利平、夫馬進。
揚州:Antonia Finnane、Tobie Meyer-Fong。
臺灣:Donald R.DeGlopper、林會承(鹿港)、Robert Marsh(臺北)、林玉茹、侯怡泓。
此外,如梁淼泰(景德鎮)、羅一星(佛山)、Frederic Mote(南京、蘇州)、羅玲(南京)、曲曉範(東北城市)、David Buck、聶家華(濟南)、任睦銀(青島)、樂承耀(寧波)。關於小城鎮及市鎮傳記式的研究,則可參考加藤繁、山根幸夫、斯波義信、森正夫、川勝守、費孝通、樊樹志、王家範、包偉民、陳學文、范毅軍等書及拙作。
2. 城市的社會組織‧階層結構
Stephan Thernstrom 1964、1973年出版研究19世紀美國Boston、Newport城市居民的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兩本書,是為典範。Charles Tilly研究法國的市民反亂(The Vandee)也是傑作。英文作品中,William Rowe(漢口商業組織);Elizabeth Perry(上海罷工)、Emily Honig(上海女工、蘇北移民)、Frederic Wakeman(上海警察)、Brian Martin(上海青幫)、David Strand(北京黃包車夫)、Gail Hershatter(天津工人)以及馬敏、朱英、虞和平、邱澎生(蘇州商會)、彭澤益(城市行會)、傅衣凌(市民經濟)、川勝守(市鎮社會史)、夫馬進(善堂、慈善團體)、森正夫主編(朱家角鎮、太倉鎮董、調委會)、包偉民主編(《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998)。
3. 城市‧城鎮體系
注重結合地理與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主要著作如:
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1996)、《中國城市地理》(1999)。
G.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JAS,1963-1964;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77.
Gilbert Rozman, 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1973;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Settlements in Ching China,1982.
森正夫主編,《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1992)。
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探微》(1990)。
戴鞍鋼,《港口‧城市‧腹地:上海與長江流域經濟關係的歷史考察,1843-1913》,(1998)。
吳宏岐,《西安歷史地理研究》,(2006)。
史紅帥,《明清時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2008)。
濱島敦俊,《舊中國江南三角洲農村的聚落和社區》、《歷史地理》10(1992)。
大里浩秋、孫安石編,《中国における日本租界-重慶・漢口・杭州・上海》(日本東京,2006)。
4. 城市文化‧心態史‧生活史
Sherman Cochran(上海商業文化)、熊月之、樂正、忻平、于醒民、朱英(海派文化)、Kerrie L.MacPherson、Ruth Rogaski、彭善明(城市公共衛生)、方志遠、楊劍龍(市民文學)、蔡蕃(北京供水問題)、張仲禮主編《中國近代城市發展與社會經濟》(1999)、《中國近代城市:企業‧社會‧空間》(1998)所收論文;榎本泰子,《樂人の都: 上海: 近代中國における西洋音樂の受容》(2000);姜進主編,《都市文化中的現代中國》(2007);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2005)。伊原弘(宋代都市生活);梅原郁編(近世都市文化)。王笛(成都街頭文化、茶館)、盧漢超(上海棚戶)、羅蘇文(上海社會生活)、周俊旗(天津社會生活)、袁熹(北京生活變遷)、大木康(風月秦淮—南京)。
5. 城市規劃與建築
張先得、張在元、張敬淦、李孝聰、史明正、侯仁之、董鑒泓、楊寬、馬正林、Aifred Schinz、Paul Wheatly、平岡武夫、陳正祥、賀業鉅。

五、概論中國城市史的分期與特徵
1. 上古城邦時代(都、邑、國〔郭〕、野)
2. 秦漢郡縣城市的形成
3. 中古城市坊里制的形成、草市的出現(加藤繁、平岡武夫、何炳棣、劉淑芬)
4. 宋代的“都市革命”(坊里制度的破壞、草市鎮的發展。參考加藤繁、斯波義信、傅宗文、李春棠、梅原郁)。
5. 明清城市、市鎮與“資本主義萌芽”(參考書繁多,另列)。
6. 通商口岸城市(treaty ports, “開港場”)1842年後的興起(參考:張仲禮主編《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1996;Rhoads Murphey, The Outsiders, Treaty Ports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濱下武志《中國近代經濟史》;Mark Elvin & G.W.Skinner ed.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張仲禮主編《長江沿江城市與中國近代化》(2002)、張洪祥《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1993)、復旦大學史地中心主編《港口-腹地和中國現代化進程》(2005)、上海檔案館編《近代城市發展與社會轉型》(2008)、楊天宏《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硏究》(2002)、唐凌《自開商埠與中國近代經濟變遷》(2002)。

六、明清城市的類型簡析
1. 古都型(郡縣城市、行政中心城市、城牆城市)京城、省城、府、州、縣城。
2. 運河城市(天津、德州、臨清、濟寧、淮安、揚州、蘇州、杭州)
3. 口岸型(1842年後的通商口岸,以及之前的沿海港市)
4. 市鎮的大量興起(有不少市鎮超過行政中心的府、州、縣城。“四大聚”、“四大鎮”,經濟機能高度發展,上海、漢口、天津、重慶都是顯例)。

七、今後研究的課題與展望
1. 城市人口結構、社會流動、社會組織、市民運動
2. 市民生活、文化活動、宗教信仰、思想心態(如濱島敦俊,城隍信仰)。
3. “市民社會”及公共領域的研究(如前揭岸本美緒論文及小濱正子,《近代上海の公共性と國家》,2003。另有William Rowe、許紀霖、方平等)。
4. 城市建築規劃、行政管理、對工商活動的控制等。
5. 當代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小城鎮發展史的再檢討。
6. 歷史學與地理學的結合(如譚其驤,復旦史地所;史念海,陝西師大;侯仁之,北京;陳橋驛,杭州;斯波義信,寧紹、湖州),聚落史、沿革地理、地名學、地域社會的形成等課題。
7. 結合其他社會科學理論,運用田野調查的方式,與文獻資料印證參校。(例如:森正夫江南市鎮,濱島敦俊、片山剛江南三角洲、華南地區;David Faure珠江三角洲;及蕭鳳霞、陳春聲、劉志偉等學者)。

附錄:
1. 關於城市史的文獻資料
地方志,特別是縣志及市鎮志,例如:《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32冊、《上海鄉鎮舊志叢書》15輯。有關城市史的專門資料,如《閱世編》(上海),《白下瑣言》(南京),《津門雜記》(天津),《東京夢華錄》(汴京),《夢梁錄》(杭州),《日下舊聞考》(北京),《漢口叢談》(漢口),《南京稀見文獻叢刊》、《武林掌故叢編》、《中國古代都城資料選刊》等。城市地圖,如《平江城坊圖》、《盛世滋生圖》(蘇州)、《清明上河圖》(開封)。
2. 重要期刊(中文)
《城市史研究》(天津社科院城市史研究中心)
《歷史地理》(復旦大學史地所)
《海交史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館)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陝西師大史地所)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廈門大學歷史系)
《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
華中師大(近代商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