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一﹚讲纲
92年度台湾大学历史系﹙92:9~93:1﹚
壹、方法学的探讨
(一) 中国社会史研究之史的分析
主旨:论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缘起、趋势,并从学术社群﹙内在理论﹚与非学术因素﹙外在条件﹚分析其研究取向。
主要参考文献:
杜正胜,〈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探索〉,中兴大学《第三届史学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收入,杜氏着《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
化出版公司,1992。
冯尔康,〈社会史研究的探索精神与开放的研究领域〉,收入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常建华,〈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出处同2。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1。
(二) 社会史研究在台湾
主旨:在台湾,社会史研究方法或学风的转变,讨论新史学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康乐、黄进兴主编 《历史学与社会学》,华世出版社,1981。
──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E.J.Hobsbawn,"From Soci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康乐译﹚
──论经济史的研究﹙W.H.B. Court, "Economic History",杜正胜译﹚
──史学、量化与社会科学﹙Allan G. Bogue and Jerome M. Clubb,"History, Quantifi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刘铮云译﹚
古伟瀛,〈历史量化的反思〉,《新史学》2:2,1991。
杜正胜,〈什么是新社会史〉,《新史学》3:4,1992。
梁其姿译〈新历史〉,《食货》,12:11、12;13:1。
杜正胜,〈医疗、社会与文化〉,《新史学》8:4,1997。
黄应贵,〈仪式、习俗与社会文化〉,《新史学》3:4,1992。
李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篱──台湾地区「中国妇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学》7:2,1996。
参考文献:
许倬云,〈社会学与史学〉,《求古篇》,pp. 619-645。
《思与言》,12:4,「社会科学与历史学」讨论会纪录,1974。
赖建诚译,〈年鉴学派〉,《史学评论12》,1986。
梁其姿译,〈心态历史〉,《思与言》,20:4,1982。
夏伯嘉,〈战后欧美史学发展趋势〉,《新史学》,3/2,1992。
《新史学》,3:2,三篇书评﹙赖建诚、王泛森、林富士﹚。
杜正胜,〈新史学之路〉,《新史学》13:3,20
(三) 超越国族的历史研究
主旨:检讨民族主义史学,思考为何研究中国历史
本讲作业,试根据谭其骧《中国历代地图集》以中国地图为底本,将历代中国行政疆域界限用不同色笔划在同一张图上。
主要参考文献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国史大纲》,1940。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英文1928﹚,李光谟中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前言,第一章
郝延平,〈中国与域外:近代国史上的内与外〉,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陈国栋主编,《汉文化与周边民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
言研究所,2003。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8,1997。
沟口雄三,〈日本人为何研究中国〉,《新史学》,1:2,1990。
参考文献
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1:5,1919。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工作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1,1928。
王明珂,〈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学的中介点〉,《新史学》,4:2,1993。
沟口雄三,〈做为「方法」的中国〉林右崇中译,国立编译馆, 1999。第5章〈做为「方法」的中国──以世界为「目的」的中国学〉。
杜正胜,〈一个台湾观点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古今论衡》3,1999。
贰、中国社会史基本问题(举隅)
(一) 关于「中国」、「中国人」的概念
主旨:「中国」或是居中国主体的「汉」,都是一个发展的观念,我们要观察几千年来,这个关念的范围怎样扩充,同时这个观念的内涵
怎样复杂化。
主要参考文献
杜正胜,〈中国古代社会多元性与一统化的激荡──特从政治
与文化的交涉论〉,《新史学》11:2,2000。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第七章 公元1644年之前的三次北方大入侵
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1918﹚,收入《傅斯年全集》 第四册,联经。
谭其骧,〈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史学年报》2:5,1939。 收入《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王明珂,〈徘徊在汉与非汉之间〉,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蒋彬、何翠萍主编,《国家、市场与脉络化的族群》,2003。
杨彦杰,〈闽西东山萧氏的宗族文化及其特质〉,同上。
作业:查正史非汉族建国者对其祖先的追述,并比较外国传的祖先。
(二) 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基础 ──编户齐民
主旨:中国帝制二千年的基础是社会上的个体家户的人口,即是编户齐民,只有对编户齐民有深入的分析,中国帝国的特质才能有所掌握
。
研读:
杜正胜,《编户齐民》,联经,1990。
从国家武力、地方行政组织、土地所有、国家法律社群,以及身分制等项目,观察秦汉以下的现象。
(三) 皇权主宰下的中国社会
主旨:中国社会受政治的影响甚深,而中国传统政治皇帝制度是极关键的因素,宜有此概念中国社会的特质才容易把握。
西定生,〈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特质-皇帝统治之出现〉,杜正胜译,收入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1979。
邢义田,〈中国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82﹚收入邢着《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1987。
萧璠,〈皇帝的圣人化及其意义试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62:1,1993。
徐复观,〈两汉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的压力感〉,收入徐着《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学生书局,1975。
《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四) 中国社会人群组合的根本──婚姻与宗族
主旨:血缘姓氏成为所谓传统中国社会构成的主体也是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杜正胜,〈传统家族结构的典型〉,收入《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1992。
杜正胜,〈五服制的族群结构与伦理〉,同上。
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收入《家族与社会》,联经,1990。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第六章 〈宗族与社会〉
参、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 通识与讨论
A. 这个问题可分广、窄两种领域来看,窄的领域只针对国家形成那个阶段。这里先介绍的五本书是从广的领域立言,同学应先有个宽广的
视野再注意较小的问题。
Li Chi,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Ciuilizahin, University & Washing ton Press , Seattle and London,1957此书中译见刘梦溪主
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李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又台北,沧浪出版社,1986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务印书馆,1977
列.谢.瓦西里耶夫(L. S. Vasilev),《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俄文Problemy Genezisa Kitaiskoi Tsivilizatsii(1976),中译,北
京,文物出版社,1989。
文明起源研讨
《考古》1992:6.
〈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1911,11)
《考古》2001:12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旱期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2001,8)
比较两篇纪要,注意研究重点的异同,同时也观察九0年代这十年来中国在这个课题上的变化。
格雷M 费曼(Gary M. Feinman),〈早期文明比较研究〉,《考古》2001:10,
此文注提供的书单可供作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的参考。
杜正胜,〈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考古》1992:4收入杜着《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1992
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1989),张着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联经,1995
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臧振华编辑,《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史语所1997
(二)从村落到国家
村落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最具指标性的阶段,现在讨论这个课题大部分依据考古学的资料,而靠多学科合作解读。
这个课题的基本资料是中国有关新石器时代的报告,但可先读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2、3、4章,1994
A. 作物
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1969
安田喜宪,<东亚稻作半月弧与西亚麦作半月弧>收入严文明,安田喜主编宪《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严文明,<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同上
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可参考看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第三部分所作三篇相关论文,亦分别载于《农业考古》1982:1、2,1989:2,《江汉考
古》1990:3,
Charles Higham and Tracey L-D. Lu,"The Origins and dispersal of rice cultivation", Antiquity Vol.72,1998
B. 国家
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收入杜正胜主编《考古、文明与历史》史语所,1999
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中国青铜时代》,联经,1983
杜正胜,<从考古资料论中原国家的起源及其早期的发展>,《史语所集刊》58:1(1987)收入杜着《古代国家社会与国家》1992
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高崇文,<长江流域礼制文化的发展>,收入高崇文,安田喜宪主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1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第一篇,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肆、古典世界
中国古典世界是指传统史学所谓的三代,不过夏代尚无直接文献,本课程专注于商周。兹列数种研究,以供阅读。基本上还是分开殷与周
,再来探讨王国维周是新制的理论。
﹙一﹚商王国
Li Chi, Anyang,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es,1977 中译 贾士蘅,《安阳》中国社会科学,1990
白川静,《甲骨文?世界》东京,平凡社,1975,蔡哲茂,温天河中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77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
﹙二﹚周
白川静,《金文?世界》,东京,平凡社,1972,蔡哲茂、温天河中译,台北,联经,1989
白川静,《诗经》,东京,中央公论社,1970,杜正胜中译,新版,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1
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台北华冈出版社,1954
﹙三﹚城邦
许倬云,《西周史》,台北,联经,1984
杜正胜,《周代城邦》联经,1979
杜正胜,<中国古代?都市国家--「城」与「城邦」>(中文本)大东文化大学 汉学会志42号,2002
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9
﹙四﹚礼制
郭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4
杨尚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
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文物出版社,1990
﹙五﹚非华夏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1934﹚收入《傅斯年全集》,联经。
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观堂集林》,世界书局。
蒙文通,〈赤狄白狄东侵考〉,收入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1979。
王玉哲,〈楚族故地及其迁移路线〉,同上。
杜正胜,〈关于先周历史的新认识〉,﹙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16期,1991。
伍、原型帝国
主旨:中国帝制超过2100年,学者有不同划分法,大体上秦汉的帝国(221BC-AD219)这440年可以称作原型帝国。
中国传统两千年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学术以至宗教都在此时奠定基本形式,也构成所谓「中国」的基本特质。
﹙一﹚政治社会结构性问题
参考本讲纲贰之(二)、贰之(三)之1.2.3.、贰之(四)之1.2.
徐复观,<典型专制政体的成立>,收入徐着《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
许倬云,<西汉政治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收入许着《求古编》,台北联经,1982
贺昌群,<秦汉间个体小农的形成和发展>,收入贺着《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贺昌群,<论两汉土地占有形态的发展>,同上
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中国知识阶层史论》。
劳 干〈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庆祝李济七十岁论文集》。
﹙二﹚社会阶级
许倬云〈由新出简牍所见秦汉社会〉,《史语所集刊》51:2。
邢义田,<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新史学》6:2,1995
徐复观,<中国姓氏的演变与社会形式的形成>,同1.
邢义田〈东孝廉的身分背景〉,《秦汉史论稿》。
杨联升〈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1:4。
(三)经济
许倬云,<汉代的精耕农作与市场经济>,收入许着《求古编》,台北联经,1982。
杜正胜,<战国的轻重术与轻重商人>,《史语所集刊》61:2,1990。
劳干,〈汉代的雇庸制度〉,《史语所集刊》,23上,1951。
谷霁光,〈战国秦汉间重农轻商之理论与实际〉,﹙1945﹚,收入于宗光等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论文选集》下,联经。
(四)政制社会思想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东大图书公司,1995。
余时英,<汉代循史与文化传播>,收入余着《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1987。
刘增贵,〈东汉的门第观念〉,《国史释论》下,食货出版社,1998。
陆、基本心态
﹙一﹚ 礼俗忌宜
张寅成,《中国古代禁忌》,台北,稻乡出版社,1990。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商务,1935。
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与信仰〉,《史语所集 刊》,72:3,2001。
刘增贵,〈中国古代的沐浴礼法〉,《大陆杂志》98:4,1999。
饶宗颐,《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2。
蒲慕州,〈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史语所集刊》62:4,1991。
﹙二﹚ 生命与心态
杜正胜,〈形体、精气与魂魄〉,《新史学》2:3,1991。
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史语所集刊》66:2,1995。
闻一多,〈神仙考〉,《闻一多全集》。
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 诠释》,联经,1987。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允 晨,1995。
杜正胜,〈生命之间是联系还是断裂──中国本土的生死 观〉,《当代》58,1991。
杜正胜,〈古代物怪之研究﹙上﹚〉,《大陆杂志》104卷1-3 期,2002。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商务,1935。
﹙三﹚ 方术
李建民,《方术、医学、历史》,台北,南天书局,2000。读辑一
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读绪论与上篇
杜正胜,〈内外与八方——中国传统居室空间的伦理观和宇宙观〉,黄应贵主编,《空间、力与社会》,1995。
李建民,〈马王堆汉墓帛书「禹藏埋胞图」笺证〉,《史语所集刊》65:4,1994。
黄一农,〈从尹湾汉墓简牍看中国社会的择日传统,《史语所集刊》70:3,1999。
八十八年度 台湾大学历史系
中国社会史(一)
杜正胜
第一讲 为何要研究中国史
沟口雄三 〈日本人为何研究中国〉,《新史学》 1/2,1990。
毛子水 〈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 1/5,1919。
胡 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 1,1923。
傅斯年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语所集刊》,1928。
钱 穆 〈国史大纲引论〉,《国史大纲》,1940。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1929。
杜正胜 《古典与现实之间》,1996。
杜正胜 《历史的再生》,1989。
杜正胜 〈一个台湾观点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古今论衡》3,1999。
第二讲 社会史研究在台湾
许倬云 〈社会学与史学〉,《求古编》,pp. 619-645
杜正胜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探索〉,《古代社会与国家》,pp. 971-1001
《思与言》,12:4,「社会科学与历史学」讨论会纪录,1974
康乐、黄进兴主编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华世出版社,1981。
──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E.J.Hobsbawn,"From Soci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康乐译﹚。
──论经济史的研究﹙W.H.B.Court, "Economic History",杜正胜译﹚。
──史学、量化与社会科学﹙Allan G. Bogue and Jerome M. Clubb,"History, Quantifi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刘铮云译﹚
。
杜正胜 〈什么是新社会史〉,《新史学》,3/4,1992
赖建诚译 〈年鉴学派〉,《史学评论12》,1986
梁其姿译 〈心态历史〉,《思与言》,20:4,1982
梁其姿译 〈新历史〉,《食货》,12:11、12;13:1
夏伯嘉 〈战后欧美史学发展趋势〉,《新史学》,3/2,1992
《新史学》,3:2,三篇书评(赖建诚、王泛森、林富士)
第三讲 从历史的骨骼到历史的血肉
傅斯年 〈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
杜正胜 〈西周封建的特质〉,《食货》,9:5/6。
许倬云 〈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史语所集刊》,35。
唐长孺 〈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泽占领〉,《山居存稿》。
宫崎市定 〈从部曲到佃户〉,《食货》,3:9、10。
陈寅恪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史语所集刊》,3:4。
沈刚伯 〈齐国建立的时期及其特殊的文化〉,《文集》。
余英时 〈名教危机与魏晋士风的转变〉,《食货》,9:7/8。
杨联升 〈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食货》,3:8。
杜正胜 〈生死之间是连续还是断裂?〉,《当代》,58。
第四讲 社会史研究的新工具
周作人 1944 〈我的杂学〉,《苦口甘口》(《周作人先生集》)。
白川静 1980 〈民俗学的方法〉,《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中译,1988)。
江绍原 1927 〈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导言〉,《江绍原民俗学论集》(1998)。
拉普普 ? 〈住屋形式的几个理论〉,张玫玫译《住屋形式与文化》(1991)。
汉宝德 1983 〈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念架构〉,《国立台湾大学建与城乡研究学报》,2(1)。
杜正胜 1995 〈作为社会史的医疗史〉,《新史学》6:1。
杜正胜 1997 〈医疗、社会与文化--另类医疗史的思考〉,《新史学》8:4。
K.克拉克 1960 〈人--一切事物的标准〉,杨孟华译《文明的脚印》,1989。
蒲慕州 1992 〈西方近年来的生活史研究〉,《新史学》3:4。
谢和耐 (Jacques Gernet) 1962 〈导言〉,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995,页1-7。
第五讲 古代农作
何炳棣 1969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
齐思和 〈毛诗谷名考〉,《燕京学报》36。
Charles Higham and Tracey L.-D. Lu 1998 "The origins and dispersal of rice cultivation", Antiquity Vol. 72.
Zhang Juzhong and Wang Xiangkun 1998 "Notes on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ancient cultivated rice at Jiahu, Henan Province:
A new theory concerning the origin of Oryza Japonica in China", Antiquity Vol. 72.
汪宁生 1990 〈耒耜新考〉,《新史学》1:2。
佟柱臣 1983 〈二里头文化和商周时代金属器代替石骨蚌器的过程〉,《中原文物》1983:2。
第六讲 国家起源与早期国家
严文明 1989 〈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收入《史前考古论集》。
张忠培 1999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考古、文明与历史》(史语所)。
杜正胜 1992 《古代社会与国家》第二部。
张光直 1983 〈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中国青铜时代》。
白川静 1972 《甲骨文?世界》(有中译本)。
张秉权 1985 〈殷代的祭祀与巫术〉,《中国上古史(待定稿)》。
第七讲 古典世界
李宗侗 1954 《中国古代社会史》。
侯外庐 1955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许倬云 1984 《西周史》。
杜正胜 1992 《古代社会与国家》第三部。
杜正胜 1979 《周代城邦》。
白川静 1980 《诗经》(中译本《诗经研究》)。
杨 宽 1964 《古史新探》。
第八讲 传统政治社会之形成
杜正胜 《编户齐民》
西嵨定中 〈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特质〉,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
许倬云 《求古编》 秦汉知识分子 汉代的精耕农作与市场经济
徐复观 《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
汉代专制政治下的封建问题
汉代一人专制政治下的官制演变
两汉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的压力感
邢义田 〈中国皇帝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秦汉史论稿》。
萧 璠 〈皇帝的圣人化及其意义试论〉,《史语所集刊》62:1。
徐复观 〈中国姓氏的演变与社会形式的形成〉,《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
第九讲 传统社会心态的基础
许倬云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联经,1988。
杜正胜 〈形体、精气与魂魄〉,《新史学》2:3,1991。
李建民 〈尸体、骷髅与魂魄--传统灵魂观新论〉,《当代》90,1993。
闻一多 〈神仙考〉,《闻一多全集》3。
余英时 〈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1987。
杜正胜 〈从眉寿到长生〉,《史语所集刊》66:2,1995。
蒲慕州 《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允晨,1995。
杜正胜 〈宫室、礼制与伦理〉,《古代社会与国家》,页747-778。
杜正胜 〈内外与八方--中国传统居室空间的伦理观和宇宙观〉,黄应贵主编《空间、力与社会》,1995。
刘增贵 〈门户与中国古代社会〉,《史语所集刊》68:4,1997。
刘增贵 〈中国古代的沐浴礼法〉,《大陆杂志》98:4,1999。
江绍原 〈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商务,1935。
李建民 〈马王堆汉墓帛书「禹藏埋胞图」笺证〉,《史语所集刊》65:4,1994。
第十讲 帝制初期的族群与聚落
杜正胜 《古代社会与国家》第五部
传统家族结构的典型
五服制的族群结构与伦理
许倬云 〈汉代家庭的大小〉,《求古编》。
罗彤华 〈汉代的家产分割方式〉,《新史学》4:4。
俞伟超 《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文物出版社,1985。v
杜正胜 〈"单"是公社还是结社〉,《新史学》,1935。
邢义田 〈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秦汉史论稿》。
罗彤华 〈郑里廪簿试论--汉代人口依赖率与贫富差距之研究〉3:1,1992。
劳 干 〈汉代的亭制〉,《史语所集刊》22。
第十一讲 从豪强到门第
杜正胜 〈战国的轻重术与轻重商人〉,《史语所集刊》61:2。
许倬云 〈由新出简牍所见秦汉社会〉,《史语所集刊》51:2。
劳 干 〈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庆祝李济七十岁论文集》。
邢义田 〈东汉考廉的身分背景〉,《秦汉史论稿》。
杨联升 〈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1:4。
余英时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中国知识阶层史论》。
刘增贵 〈东汉的门第观念〉,《国史释论》。
何启民 《中古门第论集》,学生书局。
唐长孺 〈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中国社会经济史参考文献》,华世出版社。
毛汉光 〈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第十二讲 帝制前期的奴役和依附阶层
劳 干 〈汉代奴隶制度辑略〉,《史语所集刊》5:1。
鞠清远 〈三国时代的"客"〉,《食货》3:4。
杨一中 〈部曲沿革考〉,《食货》1:3。
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客和部曲〉,《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唐长孺 〈唐代的客户〉,《山居存稿》。
姜伯勤 〈论敦煌寺院的'常住百姓'〉,《敦煌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经济史参考文献》)
九十学年度 台湾大学历史系
中国社会史 上
杜 正 胜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之史的分析
二、早期农庄(C. 10000- 5000 BP)的研究
所谓『原始社会』的研究及其批判
传统典籍关于三代以前的认识
考古资料与解释
(1.)物质基础
(2.)社会层面
(3.)精神领域
三、"国家"的形成(C.5000-4000 BP)
理论分析
考古资料
四、古代城邦(C.4000-2500 BP)的论述
传统典籍关于三代的认识
(1.)战国
(2.)秦汉以后
古代社会观诸说的检讨
城邦说的论述典范
五、古代城邦史料分析
书与诗的世界
甲骨文的世界
金文的世界
考古资料的世界
六、礼乐宗法论述研读
宗族组织
生活典范
国家祭典
礼的普遍意义
七、帝国的形成(C.2500-2200 BP)
各种学说的探讨
考古资料
八、传统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基础
经济基础
编户齐民论
羡不足论
九、法律研究
传统文献
新出简牍
十、"第一中国"社会的特质
家族和小区
域外文化
夷夏族群意识
转载:新学术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