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生活条件的改造是改变生活风格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力量可以改变生活目标,赋予民众生活的意义。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学者们关于上海城市精神讨论中,对城市生活风格多样性的呼吁。生活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城市性”的主要内涵,可是这需要相应的生活条件的支撑。如果在生活条件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奢谈生活目标的改变是没有意义的。
  另外,在种种上海回忆中,建国之后的上海回忆的对象往往是底层生活氛围,近年来的上海回忆中更多的则是小资生活氛围、享乐主义生活氛围,这两种回忆尽管都是真实,可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都市回忆影象显然是不准确的。
  仍然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讨论。例如,城市生活风格和城市文化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上海的生活风格的历史变迁,跟其他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城市生活风格的历史变迁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报纸、刊物
《人民日报》(1949~1960)
《新民晚报》(1947~1960)
《解放日报》(1949~1960)
史料汇编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1~55辑)
《上海研究论丛》(1~9辑)
《上海地方史资料》
汤志钧主编,《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夏林根主编,《上海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旧上海的金融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旧上海的外商与买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旧上海的房地产经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叶伯来,《上海建设:1949~1985》,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户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汇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专著
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Bonnewitz著,孙智绮译:《布赫迪厄社会学的第一课》,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2年版。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布尔迪厄著,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陈子善:《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程乃姗:《上海探戈》,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康少邦编:《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李宏图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版。
李路路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58页。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梁元生:《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S·肯德里克等编:《再现过去 了解过去——历史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斯诺:《斯诺文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王安忆:《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王雅林:《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吴圳义:《清末上海租界社会》,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小科布尔:《上海资产阶级与国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熊月之:《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约翰·R·霍尔著,周宪、许钧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版。
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朱邦兴:《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期刊文章
崔卫平:《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载于世纪中国网站,2004年9月。
崔晓麟:《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心态及原因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陈午晴:《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建构:一个社会心理分析架构》,《社会心理研究》,2004年第4期。
董宝训:《和平赎买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态》,《文史哲》,2004年第4期。
樊卫国:《论近代上海人文环境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史林》,2003年第2期。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高民政、郭圣莉:《居民自治与城市治理—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郝先中:《建国初期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调查登记和就业安置》,《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11期。
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天涯》,2003年第6期。
姜玢:《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院与社会文化》,《学术月刊》2002年11期。
寇学军:《上海市民工对城市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社会》,2004年第8期。
李立志:《1949—1956年中国社会风习的演变及其特点》,《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李立志:《建国初期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1期。
黎见春:《建国初期社会的转型与党对意识形态的整合》,《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1期。
李楠:《市民文化笼罩下的都市想象》,《学术月刊》2004年6月。
李占才:《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社会思潮及民众因应心态》,《历史教学》1997年第2期。
刘维公:《何谓生活风格——论生活风格的社会理论意涵》,《当代》,第168期,2001年8月。
龙应台:《啊,上海男人》,《文汇报》,1997年7月11日。
娄胜华:《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中动员型体制的形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11期。
卢汉超:《上海城市的文化认同及其开放与容纳》,《学术月刊》2004年7月。
罗岗:《文化传统与都市经验——上海文化研究之反思》,《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马俊亚:《近代江南都市中的苏北人:地缘矛盾与社会分层》,《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马姝、夏建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综述》,《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齐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文化研究理论读本》,上海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编,2003年版。
师吉金:《1949—1956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心理之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月。
施喆:《建国初期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闻大学》,2002年春季号。
水羽信男:《日本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孙治本:《生活风格与社会结构的研究》,《东吴社会学报》,2001年第11期。
文军:《城市改造及其对居民生活结构的未预期后果》,《重庆社会科学》(创刊号),2004年9月。
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东明:《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与意识形态资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2期。
吴敏:《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文学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学术月刊》, 2002年第5期。
杨奎松:《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初尝试——以上海“镇反”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36卷第5期,2000年9月。
余岱宗:《审美趣味与文学观念的重新建构———论建国初期意识形态与文艺的关系》,《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3月。
张剑:《二三十年代上海主要产业职工工资级差与文化水平》,《史林》,1997年第4期。
赵德碧:《建国初期至“文革”以前工资改革的回顾》,《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3月。

Change 1949: Transition of Urban Life-styles in Shanghai
Gang Zhang
(History Dept. ECNU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ransition in the life styles of Shanghai citizens after 1949. The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aily life of common Shanghai residents after the communism revolution, thu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nsition of life styles and the life condition, includ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ism ideology.

Keyword: Shanghai, life styles, social change
1    大陆社会学、人类学对人类生活的研究,通常是以“生活方式”作为核心概念,很少使用“生活风格”这个概念。 在事实层面,“生活风格”和“生活方式”实际上探讨着同样的主题: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在理论层面,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内涵。传统社会学研究中,“生活方式”一般作为阶级、阶层、或群体差异的附属性概念来使用,“生活风格”概念摆脱了这种附属性地位,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分类模式以及分析工具。实际上,20余年来方兴未艾的生活研究逐渐分化出两个前沿方向:一个是所谓的消费社会研究,将人类的生活方式转化成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另一个就是“生活风格”研究,也形成了以“氛围”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些实证研究。虽然就“学术和社会的影响来说,西方当前真正兴盛的还是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可是生活风格研究也具有同样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和实证意义。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活方式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以下一些: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王雅林:《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天涯》,2003年第6期。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马姝、夏建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综述》,《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台湾在生活风格领域已经有大量研究,也有一批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有,刘维公:《何谓生活风格——论生活风格的社会理论意涵》,《当代》,第168期,2001年8月。孙治本:《生活风格与社会结构的研究》,《东吴社会学报》,2001年第11期;《社会阶级的终结:水平式不平等、社会不平等的个人主义化》,《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报》2001年第31期;《个人主义化与第二现代》,《中国学术》第五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学位论文包括,陈怡君:《从生活风格观点探讨年轻人对台湾偶像剧的观赏》,台北:世新大学传播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邱建章:《休闲健身运动与生活风格之文化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黄惠真:《台中市外侨之生活风格研究》,台北:南华大学南亚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唐瑛曼:《竹科半导体产业工程师生活风格探讨》,台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谢淑芬:《两性文化差异与女性文化——以台中市生活风格研究为例》,东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2年等。
2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崔卫平:《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载于世纪中国网站,2004年9月。
3 斯诺:《斯诺文集》第1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4 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现代》,1932年11月第2卷第1期。
5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Random House, 1961.
6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7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8 熊月之编:《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9 熊月之编:《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0 熊月之编:《上海的外国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1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页。
12 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13 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 唐海:《中国劳动问题》,光华书局1927年版,第184页。
15 朱邦兴:《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页。
16 黄逸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选集》(五),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版,第1746页。
17 《社会里的三级制》,《春鸣报》,1942年3月27日。
18 心英:《邮务员工的娱乐问题》,《上海邮工》,1933年第5期。
19 马俊亚:《近代江南都市中的苏北人:地缘矛盾与社会分层》,《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20 《生活周刊》第6卷第1期,上海生活书店,1930年12月30日。
21 罗苏文:《上海通史 民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22 朱邦兴等:《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页。
23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4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2)》,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99页。
25 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524页。
26 《中国的大门》,1916年版,第223页。转引自樊卫国:《论近代上海人文环境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史林》,2003年第2期。
27 《新民晚报》1949年6月6日第1版。
28 《新民晚报》1949年7月1日第1版。
29 引自《新民晚报》1949年5月~1955年12月。
30 《新民晚报》1950年3月25日第1版。
31 《人民日报》1949年5月29日第1版。
32 《人民日报》1949年5月30第1版。
33 《人民日报》1949年8月13日第1版。
34 《人民日报》1958年1月10日 第 4 版。
35 《人民日报》1955年6月30日第 2 版。
36 《人民日报》,1956.12.06 第 2 版。
37 《人民日报》,1956.11.30 第 4 版
38 《人民日报》,1958年6月5日第4版。
39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户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汇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 《人文话题:定义“新上海人”》,载于《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1日。
41 张琴秋:《谈谈服装问题》,《新观察》1955年第11期。
42 《人民日报》,1957年7月23日,第6版。
43 《人民日报》,1957年7月23日,第6版。
44 《人民日报》,1957年7月23日,第6版。
45 《文艺报》,1956年12月15日,第1版。
46 《人民日报》1958年4月5日第7版。
47 《人民日报》1960年6月16日第1版。
48 《文艺报》1952年第6期第1版。
49 《人民日报》1957年5月6日,第2版。
50 《新民晚报》1950年4月4日第1版。
51 《新民晚报》1950年10月22日第2版。
52 《人民日报》1957年9月2日 第 1 版。
53 《新华月报》1955年1月,第35页。
54 《人民日报》1958年12月3日第2版。
55 《人民日报》1960年6月10日第11版。
56 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页。
57 杨东平先生在《城市季凤》中认为,上海没有像北京那么庞大的集中居住的具有强大的政治能量人格力量和文化辐射力的高级干部阶层,上海的干部以中低层为主,分散居住在市民之中,其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等逐渐为市民文化所同化。而且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在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经济体制中,对地方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实际上发生了变化。曾经在战场上被推崇的品质,如敢作敢为,冒险和牺牲,不拘一格的首创精神,个人智慧和主动性等,不再重要了,而忠诚、服从贯彻和执行照章办事规矩和秩序等成为首要的品质。这可以理解生活风格的职员化在上海出现的原因。
58 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
59 转引自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60 《人民日报》,1957年12月30日第3版。
61 《人民日报》1956年4月16日第 2 版。
62 《人民日报》1956年7月10日 第 4 版。
63 《人民日报》,1956年8月20日 第 3 版。
64 《人民日报》,1956月12月30日第2版。
65 《人民日报》,1957年9月1日第1版。
66 《人民日报》,1960年2月8日第 2 版。
67 《人民日报》,1957年6月23日第 4 版。
68 《人民日报》,1958年7月16日第 4 版。
69 《人民日报》1959年5月14日 第 1 版。
70 据彭真在1953年6月8日写给毛泽东的报告中估计占60%强。
71 《人民日报》1956年11月8日 第 8 版。
72 《人民日报》1957年8月15日第 1 版
73 《人民日报》1956年11月23日第2版。
74 《人民日报》,1956年1月22日 第 2 版。
75 杨友,《民族资本家刘鸿生的自述》,《新观察》1956年第21期。
76 《人民日报》1954年4月5日 第 3 版。
77 《人民日报》1954年4月5日 第 3 版。
78 《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7日 第 3 版。
79 《人民日报》1959年9月21日第10版。
80 《人民日报》1954年4月5日第 3 版。
81 《人民日报》1962年1月2日第 4 版。
82 《人民日报》1957年2月11日第2版。
83 《人民日报》1960年2月11日第8版。
84 《人民日报》1957年2月11日第2版。
85 《人民日报》1957年2月11日第2版。
86 《人民日报》1956年10月9日第3版。
87  这里我们借用了福柯微观权力和微观反抗的概念。
88 我们无意拿小说作为历史研究的证据,只是拿这个情节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风格竞争的过程。
89 《人民日报》1957年7月12日 第 6 版。
90 《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8日 第 3 版。
91 《人民日报》1958年2月6日第5 版。
92 《人民日报》1958年1月14日第 4 版。
93 《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第 2 版。
94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