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2002年4月27日下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张灏先生在本所会议室作题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理想主义》的学术报告。报告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革命意识产生的文化历史渊源。
◎2002年5月15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讲座教授齐慕实(Timothy Cheek)在本所会议室作了题为《北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研究状况》的报告。报告从多层面展示了北美学术界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状况与最新进展。
◎5月15日,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欧梵教授应本所邀请在本校科学会堂作学术报告《重绘上海文化地图》。本所常务副所长童世骏教授代表所长聘请李欧梵教授为本所学术顾问。
◎5月7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教授应邀在本所会议室作了题为《第三条道路与共同底线》的报告。报告试图在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间寻求共同的底线,寻求中国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
◎5月20日,Rochmore教授应邀在本所作学术讲演《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
◎5月2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主编刘梦溪先生应邀到本所讲学,作题为《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学术传统》的报告。
◎5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Thomas Pogge在本所作学术报告《世界贫困和人权:一个公共哲学的讨论》。
本所新近聘请许纪霖教授为专职研究员
从2002年4月1日起,本所新近聘请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为专职研究员兼城市文化研究室主任。许纪霖教授于1957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先后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出版有《无穷的困惑》(1988)、《智者的尊严》(1992)、《精神的炼狱》(1992)、 《中国现代化史》(主编)(1995)、《第三种尊严》(1996)、《寻求意义》(1997)、《暧昧的怀旧》(1998)、《许纪霖自选集》(1998)、《黄炎培:方圆人生》(1999)、《另一种启蒙》(1999)、《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编选)(2001)、《新世纪的思想地图》(2002)等著作。
本所聘请凤凰卫视曹景行为客座研究员
4月29日,本所聘请凤凰卫视曹景行为客座研究员。曹景行先生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主持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时事评论栏目,开创时事评论节目新风气。
杨国荣与郁振华在美国从事高级访问研究
□从2002年3月至今,杨国荣所长一直在哈佛大学作学术研究。
□本所研究人员郁振华副教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并于6月8日结束为期3个月的访问回国。
本所科研人员出席学术会议
□2002年4月19-22日,本所研究员易惠莉教授参加华东三省一市社联、孙中山研究会、民国史研究会在南京主办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南京临时政府与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案》。
□2002年4月22-24日,童世骏教授出席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华东师大哲学系联合主办的“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讨会,作题为“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论”的基调报告。
□2002年4月22-24日,陈赟参加华东师大哲学系“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我你之辨与现代性意识的起源”。
□2002年4月26日,许纪霖教授参加世纪出版集团学术座谈会“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转型年代”。
□2002年5月29日,在哈佛大学儒学研讨班作了题为《中国哲学视域中的伦理问题》的学术报告。
□2002年5月31日,许纪霖教授参加世纪出版集团学术会议“徐复观学术思想研究”。
□2002年5月31日-6月2日,童世骏教授出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哲学概论》研讨会”,作专题发言。
□2002年6月11-12日,本所研究员许纪霖教授出席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国际学术会议“从香港和上海看中国现代历史”。
□2002年6月11日-13日,杨国荣所长在汉城出席《民主与东亚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儒家政治哲学的多重面向”专题发言。
□2002年6月19日,童世骏教授参加2002年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大会,作为教师代表作题为“谈谈我对学术创新的理解”的发言。
□2002年6月11-12日,本所研究人员罗岗副教授参加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纽约大学联合举办的“Repositioning Hong Kong and Shanghai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在会议发表。
本所研究员林在勇参与中央电视台《极地跨越》节目制作
本所研究员林在勇担任中央电视台《极地跨越》第105、106、107、108、109期节目嘉宾,讲解中美洲古代文明。中央电视台1套、4套国际频道、10套教育科学频道5月31日――6月6日播出。这是林在勇教授第二次参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
本所举行正副所长与研究室主任会议
2002年6月26日下午四点,思想所举行正、负所长及研究室主任会议。会议由杨国荣所长主持,会议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课题负责人介绍、交流本所重大课题进展情况;讨论2001年度本所分配方案细则;研究增设城市文化研究室。
李学昌教授介绍了2001年度重大课题《20世纪江浙沪农村文化变迁》的进展情况。课题组近来主要作了以下几项工作:梳理农村文化变革问题的研究现状,形成文字,充分地了解学术界已有的成果;为课题研究作了深入的访谈、实地调查,掌握农村文化变革问题的原始资料;对已经掌握的原始材料进行理论化的分析与诠释;在5月份举办了“农村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课题组成员与国内外学者就研究对象进行广泛深入的对话与交流。胡晓明教授介绍了《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研究进展。自从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已经举行了两次会议,通过讨论决定把课题范围适当缩小,通过加副标题“传统思想与现代价值结合的研究”来限定原本过于宽泛的题目。决定分两步开展研究,首先是整理相关资料,作学案性的研究;其次是作史论性的研究,在学案基础上深入探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相关问题。课题组还准备在6月底举行第三次课题会议。杨国荣教授介绍了2000年度课题《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向度》进展情况,通过反复调研,课题组成员得以确定,并且对课题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到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成员交上了写作提纲,还有一部分也将完成。准备在8、9月之交举行一次会议,交流讨论提纲,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准备。
常务副所长童世骏介绍了本所的分配方案。2001年度学校下发10万元用于基地奖励,社科处制定了详细的分配规则,实行打分制,在分数问题上差别较为明显的是科研成果与参与项目情况。本所的分配严格按照社科处制定的方案执行。会议决定,以后的分配按照本次会议相关的规定执行。经过会议讨论决定,要求本所研究人员发表的学术成果作者单位栏目署有本所的字样,发放奖金时将视成果单位署名的情况(是唯一署名、第一署名、第二署名、还是根本不署思想所的名)区别对待。其次,会议决定,要求本所科研人员及时上报科研成果,并最好将公开发表的成果的电子文本通过e-mail传送本所,并且刊登在本所的网页上。本所统计科研成果时,将只根据本所研究人员发给本所的个人成果材料来计算。本所计划聘请专人负责本所网页的管理和更新,按月更新网页。
本所成立城市文化研究室,许纪霖任研究室主任
2002年6月26日本所举行的正副所长及研究室主任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城市文化研究室,主任由许纪霖教授担任。在会议期间上,许纪霖教授介绍了关于城市文化研究室的构想。他说:思想所已经对现代的农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还应该注意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研究现在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校正在出面与纽约大学联合建立一个城市文化研究所,而本所先行成立一个城市文化研究室,是很有必要的。研究室主要有本校紫江学者张旭东教授、罗岗副教授以及中文系的倪文尖、对外汉语系的毛尖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