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03年下半年
目录
重要成果介绍
  杨国荣《王学通论》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2003年下半年学术成果统计
2003年下半年学术成果目录
    著作类
    论文类 
      ——现代性的沉思
      ——存在、语言与方法
      ——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关怀
      ——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学科、知识与权力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中国现代经济伦理建设
   九十年代以来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
   20世纪江浙沪农村变迁中的文化演进
   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
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高瑞泉著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崔宜明参加主编《伦理学大辞典》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1-2002年本所学术成果在CSSCI上发表与被引用情况


重要成果介绍
  
  杨国荣《王学通论》
  杨国荣《王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王学通论》将王学(阳明学、阳明心学)作为上起自明中叶、下迄于近代中国的一代思潮加以系统而细致的考察,使王学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作者比较充分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参考了前人和时贤,包括海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加以评析、折衷,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论》不仅具有较广的理论视野,而且能在许多环节上作深入的微观考察,是一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理论著作。
  《通论》首先通过对朱熹、陆九渊思想的简要阐述,勾勒出他们各自的思想建树和理论上的缺陷,以及朱、陆后学虽然从不同的角度修正正统理学却未能走出困境,进而指出,如何扬弃朱陆的缺陷构成了阳明思想的逻辑起点。
  《通论》接着详细而缜密地考察了阳明心学体系所蕴涵的双重性。作者指出,构成阳明思想主干的是良知与致良知说,其中良知是阳明思想的基石,致良知是对良知的贯彻、落实。
  良知在阳明那里具有双重性:良知以理为内容,同时良知又以吾心为形式。因此,良知既不同于朱熹的超验天理,亦有别于陆九渊的吾心,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天理与吾心在过程中的融合,后者以思辩的形式触及了个体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致良知是王学的又一核心问题。良知虽然天赋于人心,但它最初只具有本然(自在)的性质,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工夫才能转化为自觉之知。主体对良知的这种体认工夫,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在本质上是一个“未有止”的过程,后者具体表现为知与行的动态统一。显然,致良知与良知构成了内在的紧张:一方面,良知作为先验之知,其内容通过天赋而一次完成,因此它排斥过程性;另一方面,“致”良知又必须不断地展开为一个过程。
  在《通论》看来,良知与致良知说包含的双重性,不仅贯穿于阳明的心学体系之中,而且导致了阳明后学的分化。《通论》考察了致良知的分化,志(意)知之辨的演进,李贽把王学引向异端,黄宗羲完成对王学的自我否定,并在“历史的余响”的标题下讨论了王学在中国哲学近代化中的双重作用。这些有条不紊的考察,比较好地贯彻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
  就致良知说的演变而言,阳明后学中的现成派夸大良知的现成性而表现出取消工夫的倾向;归寂派虽然肯定了致知工夫的必要性,却割裂了寂然之体(良知)与后天的感应过程,从而走上了主静归寂、反观内听的神秘主义;工夫派则将致知活动理解为工夫和本体相互作用的动态统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既表现为个体认知的深化,又表现为类的认识之历史进展。
  良知的双重性在意志与理智的关系上具体表现为志知之辨。阳明注重并强调意志的作用,但同时也肯定了普遍的理性对个体意志的制约。阳明后学从不同侧面对志知之辨作了进一步的考察。泰州学派将个体之意(志)提到了突出地位,强调“造命由我”与“意为心之主宰”;黄绾、胡直反对“惟意而出”、“自恣轻外”,主张以普遍之道限制个体之意;刘宗周则提出了“意蕴于心”与“知藏于意”的命题,以此对意志与理智的统一作了总体上的肯定。
  在王阳明那里,良知具有个体性与普遍性的双重品格。李贽则通过突出良知中的个体性规定与剔除其中的普遍天理而将良知说引申为童心说;从童心说出发,李贽进而提出了“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的命题,空前突出了个体性原则并相应地把王学引向了异端之学。
  到了明清之际,黄宗羲从心与物、工夫与本体、个体与整体等关系上,对王学作了多方面的批判反思,从而完成了王学的自我否定。
  在近代,王学表现出某种复兴之势,受到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与熊十力等人的极力推崇。王学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王学对认同、接受近代的某些观念、思想,具有一定的引发与触媒作用,而它所包含的若干积极因素,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合于其间;另一方面,王学的消极内容又作为沉重的历史负担而对中国近代哲学的演进产生了无可讳言的负面作用。
  《通论》上述哲学史考察渗透着作者对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德性的个体性与普遍性、德性培养的内在根据与修养习行、德性培养过程中已有的意识结构与体认活动、个体学问工夫与类的认识过程、意志与理智等关系都得到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就方法论而言,《通论》的另一特色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法的成功运用。在借助西方哲学来分析比较阳明学时,不是以草率的态度、粗糙的手法给王学简单地贴上某种标签,而是力求通过理论上的印证加深对王学的认识。
  《通论》自1990年出版后,即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注意。1991年第8期《哲学动态》发表了沈善洪、何隽的书评《王学研究的新贡献——读<王学通论>》;1991年6月22日的《文汇读书周报》也刊登了龚晓关于此书的评论《兴衰中的生命》。韩国的阳明学会会长宋和璟教授与副会长郑仁在教授分别将《通论》译成韩文,于1994年在韩国出版了两种韩文译本。台北五南图书公司亦在稍后出版了繁体字版。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和学院化的时代。后现代的大潮,颠覆了知识话语的合法性。在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夹攻下,知识分子死亡了吗?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是否还有可能?又如何可能?在本书中,以中国知识分子研究而闻名学界的许纪霖,将近年来最新的思考奉献给有着公共精神关怀的读者们。其中,既有对新世纪知识分子命运前途的冷峻讨论,也有对上世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激情回眸。以学理论证思想,以思想提升学理,成为本书的特色所在。
  全书分为十个部分:1知识分子死亡了吗? 2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 3、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4重建知识与人格的立足点  5瓷器店中的猛牛  6一代豪杰“傅大炮” 7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8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9走出阁楼以后  10激情的归途。  另外还有一篇自序,交代了作者的思想历程与本书的缘起。
  
  200年下半年学术成果统计
  
  2003年7月-12月,本所研究员公开出版著作9种,发表学术论文63篇。
  
  2003年下半年成果目录
  
       一、论著类成果目录
1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2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3许纪霖编著:《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1
6文军《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7文军译著《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版。
8文军译著:《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审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 倪文尖主编〈新课标语文学本〉(初中1-6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7月版。
  论文类成果目录
  
  现代性的沉思
1杨国荣:《哲学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反思》,《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教育部办)2003.4
2胡逢祥:《现代学术的建立》,《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3童世骏:《“多重现代性”观念的规范内容》,《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4高瑞泉:《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背景分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4月
5李维武:《徐复观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1月
6陈赟:《古典世界观的终结与现代性意识的孕育》,《学术研究》2003年第10期。
7崔宜明《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道德形态》,载“价值论与伦理学论丛”第二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出版(实际出版时间为2003年9月)。
  存在、语言与方法
8杨国荣:《存在与方法》,《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9顾红亮:《以境界说人格》,《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0顾红亮:《个性的显现与遮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1陈嘉映:《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论证》第三辑,2003年2月
12陈嘉映:《哲学中的语言学》,《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13李维武:《哲学中国化》,《学术月刊》,2003年11月
14陈嘉映:《作品、文本、学术、思想》,《云南大学学报》,2003年创刊号
  
  现代社会中人文关怀
15杨国荣:《哲学论域中的终极关切》,《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16杨国荣:《城市精神的人格之维》,《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8期
17许纪霖:《全球正义秩序如何可能》,《中国大学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18童世骏:《发展先进文化 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文汇报》,2003年8月5日
19高瑞泉:《直觉与工具理性批判:梁漱溟对儒家经典的文化诠释》,《儒家经典诠释方法》,2003年7月
20高瑞泉:《试论熊十力的哲学创造与经典诠释》,《儒家经典诠释方法》,2003年7月
21许纪霖:《从非典危及反思民族、社群和公民意识》,《天涯》2003年第4期
22罗岗《再生与毁灭之地--上海的殖民经验与空间的生产》《书城》2003年9期
23罗岗《教室里还有"经典"吗?》,《书城》2003年11期
24文 军《论全球化的社会后果及其对我国弱势群体的影响》,《唯实》,2003年第8期。                                              
25文 军《民间组织是社会的“减震器” 》,《解放日报》理论版,2003年8月6日。
26文 军《上海市郊区农民市民化研究》,《现代农村》2003年第10期。
27文 军《全球化:热话题,冷思考》,《社会观察》2003年第2期。
28倪文尖:《课程新标准与语文再反思》,《书城》2003年第11期

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29许纪霖:《紧张而丰富的心灵-林同济思想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4期
30杨国强:《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31李维武:《中国思想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新阐释》,《湘潭大学学报》,2003年7月第4期
32陈赟:《从有无到隐显:王船山与儒学范式的转换》,《孔孟学报》第81期,2003年9月
33陈赟:《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建立》,《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34陈赟:《知识与志趣》,《解放日报》2003年10月20日
35陈赟:《王船山历史哲学的大视域》,《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6李维武:《冯友兰在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的探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月第4期
37李维武:《徐复观对熊十力思想的阐释》,《玄圃论学续集》,2003年3月版
38李维武:《心通九境:唐君毅与道家哲学》,《道家文化研究》第21辑,2003年9月

学科、知识与权力
39刘擎:《理论无意识与反思社会学》,《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40文军《反思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41杨国荣:《中国哲学研究的四大问题》,《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
42许纪霖:《重建知识与人格的立足点-徐复观的知识分子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43许纪霖:《置身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44顾红亮:《杜威教育主体观及其启示》,《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25卷第1期
45顾红亮:《论胡适的创造观》,《江淮文坛》,2003年第3期
46高瑞泉:《哲学的终结与中国哲学的回应》,《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
47李维武:《徐复观对中国道德精神的阐释》,《江海学刊》,2003年3月
48崔宜明〈〈未完成的中国现代伦理学〉〉(崔宜明) ,载上海市社联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
49罗岗《现代文学·教育体制·知识生产》,《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6期
50罗岗《危急时刻的大学精神》,《二十一世纪》2003年12月号
51李学昌《危机与出路: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学术论文,《史林》2003年第4期(2003年8月)
52刘擎:《民族悲情与人道诉求:伊朗电影观感》,《二十一世纪》,第69期,2002年2月号
53刘擎:《诺齐克的思想之旅》,《明报》月刊2002年3月号
54刘擎:《香港国际电影节简讯》,《明报》月刊2002年4月号
55刘擎:《孤独的人群》,《书城》月刊2002年6月号
56刘擎:“Globalization and the Chinese Media: Technologies, Content, Commerce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Public Sphere”(with Barrett McCormi6
57文 军《反思社会危机管理体系》,《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58文 军《罗伯特·默顿: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社会科学报》人物思想专版,2003年7月17日。                             
59易惠莉《南京临时政府与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案》,《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论文集,民国档案杂志社2003年4月版。
60易惠莉《为彻底推翻袁世凯专制独裁而献身的民主斗士——宋教仁先生》,《近代中国》第十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8月版。
61易惠莉《论郑观应的人生历程》,《纪念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澳门历史学会2003年9月版。
62杨国荣《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63杨国荣《从疑古到证史——科学旗帜下的不同追求》,《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京华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中国现代经济伦理研究”进展情况
  
  “中国现代经济伦理建设研究”课题组在2003年下半年就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问题召开了多次小型讨论会,并且较为广泛地征求了国内有关专家的意见,达成以下共识。
  一,课题的成果不应当与教科书相类似,不求面面俱到,应当积极回应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应当综合经济、政治、法律等理论领域的相应成果来回答现实生活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在经济伦理研究的理论深度上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和国际前沿水平。
  二,课题的总体框架如下。1,总论,在理论上讨论和界定何谓经济伦理,提出研究的基本问题,说明研究的对象、方法。二,在理论上阐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在经济伦理“之前”的价值观念及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三,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伦理的研究,四,对企业伦理的研究,包括从经济学角度(在西方制度伦理学的基础上)阐明企业的“本质”,和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企业的各种伦理关系,五,中国现代经济伦理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
  下一步将结合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专长和优势,作出具体的分工。在此之前,要求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题的总体框架内继续作出研究,发表一批研究成果。然后,在对所作出的研究成果作出评估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分工和初稿完成的时间。
附:已经发表的中期成果
1,“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道德形态”(崔宜明) , 载『价值论与伦理学论丛』第二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出版
2,“未完成的中国现代伦理学”(崔宜明) 载于上海市社联2003年学术年会     论文集『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
3,『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强以华)  ,『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论“伦理妥协”』(强以华),『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3年6月3日
5,『人性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强以华),载『价值论与伦理学丛刊』第一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8月出版
6,『中国当前分配形式的伦理思考』(强以华),载『价值论与伦理学论丛』第二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7,『论在经济伦理学的平台上建构中国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强以华)载『中国应用伦理学』2002年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出版
8,『论社会发展的伦理张力』,(强以华)『哲学研究』2003年12期

“九十年代以来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课题进展情况

  19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课题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了两次课题组成员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上海、北京和浙江的12位学课题研究者,第一次会议就课题的主要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第二次会议就每一个成员的写作提纲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该课题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写作阶段。
    课题组成员已经有一批中期成果发表,其中有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遍: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等。
 

 

高瑞泉著作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本所研究员高瑞泉教授的著作《中国现代精神统统》获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该著作由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出版,是高瑞泉教授的代表性著作,集中展现了他对中国现代性精神起源及其发展的研究成果。

崔宜明参加主编的《伦理学大辞典》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由崔宜明担任第二主编、于2002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伦理学大辞典』(第二署名),在2003年12月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1-2002年本所学术成果在CSSCI上发表与被引用情况
  根据近期对三年(2000年10月――2003年9月)以来学术成果的统计,本所在三年期间出版学术著作66部,校内专兼职人员发表学术论文635篇。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对2001-2002年本所研究人员在CSSCI上发表学术成果的统计,专职人员2001-2002两年内在CSSCI收录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69篇,著作被引用119次,论文被引用69次;兼职人员2001-2002年内在CSSCI收录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著作被引用300次,论文被引用77次。这个数据反映了本所科研成果三年来明显的进步及其影响。
  
1 这里的成果主要是注明发表或出版时间为上半年而仍然在此统计范围之内的,是因为由于某种原因,上半年成果统计中没有收入,这里加以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