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05年7-12月
—————————
目录
重要学术成果介绍
顾红亮《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王铁仙 《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
成果统计
成果目录
著作类
论文类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成果获奖情况
重要成果简介
顾红亮《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人与人格的现代性追求是中国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理想人格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精英(儒家讲圣贤人格)走向平民,“由圣入凡”。平民化人格成为时代的要求。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不同学派、人物对人与人格的现代性内涵作了不同解释与设计,但都围绕着同一个哲学问题:在中国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人格的理想形态是什么?或者说,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是怎样被建构起来的?它的特征是什么?现代中国哲学家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遇到了什么理论问题?留下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比较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到现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在历史考察与理论思辨的结合中,具体展示这些问题的发展轨迹与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理论意蕴。
我们把人格理解为“自我”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不仅自身包含着多重的向度,而且不断与周围的相关事物或维度形成多种复杂的关系,如人格与知情意、人格与价值、人格与制度、人格与认识、人格与实践、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等,这些现实的关系组成的视界“网络”,构成了我们考察平民化人格话语的问题框架。
从理论上看,每个个体都有一个主宰,可称之为“我”。这个“我”既是逻辑思维的主体,也是行为、感觉的主体,又是意志、情感(非理性)的主体,这些主体的统一体便是人格。换言之,“我”常常表现为行动的一贯性和思想、意志和情感的一贯性,这个“我”可以理解为人格。
人格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自我”,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从人格的心理结构上看,人格包含着理性、意志、情感等因素,三者构成人格的心理维度。人格是知情意的统一体,具有统一的精神力量。先秦儒家和现代哲学家都讲人格的知情意统一,但是,知情意的内涵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现代中国哲学家那里,知情意被赋予了现代的意义。因此,揭示人格心理结构中知情意的现代内涵成为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一个内容。
理性、意志、情感等精神因素构成人格的心理结构。这个结构并不仅仅以其自在的形式、而且以自为的形式存在着,它们也具有价值的意味。作为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设定往往体现多种理想的普遍价值原则,成为人们价值追求的理想目标。人格是价值原则的集中体现,价值原则具体地展示了人格的内涵。在现代价值原则的衍化过程中,在天人之辨上的竞争原则、义利之辨上的功利原则、群己之辨上的个性原则、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之辨上的自由原则逐渐成为时代价值取向的主流。这些普遍价值原则在现代人格理想的建构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与落实,同时,现代人格理想又从一个侧面将这些理想价值原则具体化和展开了。平民化人格是现代价值原则的承担者与实践者。
理想人格学说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津津乐道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儒家,他们把如何成就真善美的理想人格作为终极的价值追求目标。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异。作为中国现代价值变迁历程的一部分,理想人格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衍化,在继承与吸收传统人格学说的同时,逐渐脱去传统理想人格学说中的“圣贤”色彩,显露出现代化、平民化的气息。可以说,人格理想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圣贤人格不断隐退、平民化人格不断涌现的过程。现代新人格设计中的平民化取向更贴近人的现实存在,显出其现实性的品格。但是,平民化不等于世俗化或庸俗化。合理的平民化人格理想固然不能脱离现实,应以现实人生与时代发展为根据,但又不仅仅表现为对人生和时代现状的无条件认同或接受,而往往包含着超越现实人生的价值要求,具有理想性的品格。理想人格的现代衍化历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现代价值观的艰难转换。
人格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统一体的“我”,总是面临自然与人力、功利欲求与道义追求的两难选择,因而,平民化人格的价值设定自然牵涉到和谐原则与竞争原则、功利原则与道义原则的关系问题。人格作为行动和思维统一体的“我”,总是和群体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处理个体(个性)与群体的关系便成为平民化人格的一大主题。同时,群体不仅指某个具体的集体,而且指社会,人格理想的发展与社会理想的发展是互动的,因此,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涉及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这一对关系自然也纳入了平民化人格的讨论语境。这些价值原则构成了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二个内容。
心理结构的辨析与价值原则的设计、构想都是从内在的方面展示平民化人格的内涵。内涵总有其外在的表现,知情意的精神力量与竞争、功利、个性、自由等价值原则在外化过程中呈现一系列的规范、规则,这些规范、规则与制度、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现代中国社会,妇女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变革是影响深远的事件。这两个制度性事件对平民化人格的建构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在现代性的制度建设中,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与法律制度相关的法权人格展现了与道德人格不同的意义。对道德人格与法权人格的各自侧重成为了区别中西文化精神的一个尺度。现代中国哲学家对法权人格的思考将为平民化人格的建构开辟一个重要的新路径。人格、制度与法权的关系就成为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三项内容。
在内在的心理因素、价值原则和外在的制度因素等的合力作用下,人格成为“自我”的统一体,具有一贯性和稳定性。接下来的问题是:对这样一个统一体的认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这就引出人格(道德)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这成为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的第四项内容。大多数现代中国哲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从理性认识、直觉、体知等角度探究认识的机制。
人格(道德)认识还涉及到表达或言说的问题。对认识成果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命题、图表、艺术作品等。不少现代中国思想家喜欢写自传,自我言说自己的人格形象。他们的自我陈述也成为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为人格的自我认识与对别人人格的认识提供了一个途径。
大多数现代中国哲学家认为平民化人格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那么,这种可以被认识的人格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呢?这个问题牵涉到现代平民化理想人格培养的方法论。现代中国哲学家们采取的一个基本路子是:对传统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的方法加以继承和改造,并赋予一定新的意义,推陈出新。人格培养的方法论成为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五项内容。
通过一定的认识手段与程序,平民化人格是可以认识的;通过生活世界中人们的主观努力,人格也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人格的认识方式与培养途径都是现实的、世俗的、日常的,认识与培养所得的结果是平民化的人格。现实的、日常的平民化人格是不是缺乏超越性的精神诉求呢?平民化的人格如何能够提供人的安身立命的关切?人生意义的追问不仅仅指向当下的生活世界,更主要的是指向未来的、超越的可能世界。平民化人格如何满足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这里涉及到人格与超越、人格与终极关怀的问题。现当代中国哲学家们给出了人格关怀的不同进路,如美育化的进路、道德化的进路、哲学化的进路与智慧化的进路等。他们在肯定理想人格关怀具有超越性的同时,也拒斥了西方宗教式的终极关怀方式。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问题构成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最后一个内容。
综上所述,该书将研究主题设定为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围绕着如何建构平民化自由人格这一问题而展开。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的内容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人格的心理学维度,讨论平民化人格的知情意之维。第二,人格的价值观维度,分析天人之辨上的竞争原则、义利之辨上的功利原则、群己之辨上的个性原则、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之关系上的自由原则等内容。第三,人格的社会学维度,探讨平民化人格与妇女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法权的关系。第四,人格的认识论维度,辨析人格认识的可能性话语和表述的问题。第五,人格的实践论维度,阐述平民化人格培养的方法论。第六,人格的超越论维度,考察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这六个方面构成平民化人格之可能性话语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平民化人格建构的深刻理论内涵。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这六个方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人格的心理学维度与价值观维度阐述的是平民化人格的内在规定性,揭示人格的基本内核。人格的社会学维度阐述的是平民化人格的外在规定性,这些规定性是通过制度对人格的影响被刻画出来的。内在与外在的规定性集合成人格的统一体。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人格统一体如何认识?如何养成?人格认识的可能性话语与人格培养的方法论则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来考察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对人格与终极关怀关系的探讨指明了平民化人格的超越性、理想性追求,说明人格建构问题上的平民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关系。人格关怀论是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之可能性话语的最后落脚点。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从心理学维度、价值观维度、社会学维度到认识论、方法论和超越论,呈现出逻辑的递进关系。
该书核心部分(第一至六章)的主题就依照上述逻辑结构一一展开。该书的写作不是以人物或时间段为线索来安排章节,而是以上述六个问题为线索来描绘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合理建构的可能性图景。在每章的最后有小结,这不仅是总结,也是提问,并提供可能的新解题思路。在六章之外,该书另有导论和第七章两部分,以作辅助说明,分别置于该书的起首和结尾。导论部分阐述人格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平民化人格话语的逻辑架构。第七章是结语,对现代平民化人格范型与人格话语做了总结,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几个理论问题,并分析现代平民化人格话语对于当代中国人格建构的启示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以思想文本的分析为主,运用中西哲学比较方法,借用米德、马丁·布伯、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荣格(Carl Gustav Jung)等哲学家的思想来观照、反思现代中国的平民化人格话语。同时,还运用思想史和社会史相结合、知识社会学等分析方法,把学理的探讨和对现实运动的历史考察、把哲学的分析和个案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对妇女制度、教育制度对人格影响的分析上,体现在对现代学者和思想家的自传的分析上。
总而言之,该书采取问题研究的进路,通过对人格的知情意之维、人格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关系、人格与制度、法权的关系、人格认识与言说的可能性话语、人格培养的方法论、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等多重视角展开现代中国的平民化人格之可能性话语,揭示理想人格建构的理论意蕴、实践主旨与历史经验,昭示现代人格中心词由“圣人”走向“平民”,由“德性”走向“自由个性”。通过历史的考察与理论的探究,为谋划当代中国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图景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铁仙 《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中国左翼文学理论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左翼文化思潮与本国政治剧变相遇合中产生的。它首先是一种政治文化理论,高度重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要求用文学来帮助革命。这个理论深化了作家的社会的认识,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促使他们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的社会心理,五四文学也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产生过积极的社会批判和政治批判作用。但这个理论深受苏俄“无产阶级文化派”及其后继者“岗位派”、“拉普”的的影响,将阶级观点绝对化,蔑视优秀文学遗产;主张文学是思想宣传的工具,认为世界观(观念)决定整个创作面貌,反对和否定个性化的写作原则,表现出消解艺术、消解文学审美特性的倾向,尤其在其前期是如此。后来,包括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引入,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倾向。鲁迅、茅盾和胡风,对这个严重缺陷作了尖锐的、中肯的批评、补救和匡正。今天,我们要看到左翼文论形成的必然性和包含的合理成分,也要从它的偏失中吸取教训。事实上,左翼文论中的突出问题,如不重视本土社会存在和文化实践,不珍视自身的实际感受和独立思考与体验,而机械搬用外来理论以致形成批评上的观念先行和创作上的模式化,现在仍然存在,只是表现出不同形态。今天的文学要加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同时又要牢记审美是文学的生命,把握好个性化的创作原则,这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的。(原文约17000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05年第6期转载了本文。
2005年下半年成果统计
2005年下半年共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82篇。
成果目录
著作类:
杨国荣《现代化的人文向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杨国荣《知识与智慧-冯契哲学思想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晓明:“读经:启蒙还是愚昧:来自民间的声音”,胡晓明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胡晓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三辑,胡晓明编
顾红亮《中国现代平民化人格话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论文类
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王铁仙:《大众·革命·现实——瞿秋白的文学理论》(载《上海鲁迅研究》夏季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8月出版)
王铁仙:《难见本色》(载《解放日报》05年8月1日)
王铁仙:《贵族精神与平民意识》(载《新民晚报》05年8月28日)
王铁仙:《瞿秋白的大众文艺论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载《华东师大学报》05年第5期,9月出版)
王铁仙:《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05年第5期,9月出版,本文的删节稿也将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发表)
罗岗:《打碎都市万花筒》,《特区文学》2005年2期。
罗岗:《翻译的“主题”与思想的“主体”》,《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2期。
罗岗:《“病”的隐喻》,《文汇报·文艺百家》2005年6月19日。
罗岗:《构建人文经典的宏大远景》,《中国出版》2005年9期。
罗岗:《视觉‘互文’、身体想象与凝视的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期。
时代与思考
童世骏:“与‘知识生产’有关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国书评》第二辑,2005年。
童世骏:“中国的世界责任:从‘天下人’的立场观天下”,《东方早报》,2005年12月16日。
童世骏:“教学方式和环境比教学内容更重要”,《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
童世骏:“为上海发展增强精神力量”,《解放日报》2005年2月22日“观点”栏目
童世骏:“正义基础上的团结、妥协和宽容—哈贝马斯视野中的‘和而不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陈卫平《走向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哲学研究》2005年增刊
赵修义:“社会概念和和谐社会的微观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2月4?日。????
赵修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微观结构的对话”,《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第5期。
童世骏:“从‘buergerliche Gesellschaft’到‘Zivilgesellschaft’--谈谈‘市民社会’的概念史与术语翻译史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报》2005年。
童世骏:“‘研究方式’有时比‘研究成果’更重要”,《文汇报》2005年7月4日《论苑》版。
童世骏:“向中国文化索要国家命运和人生意义的谜底”,《文汇报》,2005年8月6日。
童世骏:“大问题和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从‘行动’和‘行为’之间的概念区分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童世骏:“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智慧的发展观”,《社会科学报》2005年12月21日
童世骏:“牢记党员义务,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1期。
罗岗:《“现代化”的期待,还是“现代性”的忧思——“韦伯翻译”与1990年代以来的“西学想象”》(上)(日译本) ,《中国社会与思想》(东京大学文学部主办)第20号(2005年6月)
赵修义:“契约关系和礼俗关系的张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09期。
文军:“现代性反思与经典社会学理论的重建——兼论社会学中全球化研究范式的确立”,《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文军:“从移植与融合到反思与重建:198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文军:“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对话”,《社会科学辑刊》(第一作者),2006年第6期。
文军:“制度、网络与资本:城市劳动力移民的动因系统与行为选择”,载《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和谐》(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文军:“给腐败行为归类是腐败研究的一种深化”,《检察风云》2005年第8期。
文军:从“爱心捐款”看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至爱》2005年第8期。
个人、国家与社会
许纪霖:“北大改革与商议性民主”,《学海》(CSSSI),2005年5期。
许纪霖:“两种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2005年6期。
童世骏:“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关怀—重读‘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0期。
姜进: “女性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10期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刘擎:《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2005年12月号;
刘擎:《面对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伯林论题的再考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05年第6期。
面向逝去的历史、思想与人物
王家范:“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史林》2005年第1期,; /K2005、3 ,ISSN1007-1873;CN31-1105;13000字)
王家范:“中国传统社会产权问题辨析”,(《历史教学问题》2005、1, CN31-1016/G4 LAAN1006-5636;17000字)
王家范:“明清历史再认识的几个疑难问题”,(《华东师大学报》,2005、6, CN31-1010/C BM368;7000字)
王家范:“明清史料感知录(四)”,(《历史教学问题》,2005、6, CN31-1016/G4 LAAN1006-5636;6300字)
王家范:“如何看待“回归中国”与儒学复兴?”(《探索与争鸣》,2005、11,ISSN1004-2229,CN31-1208/C;6300字)
王家范:“顾炎武的天下观”(《文汇报》“学林”版,2005、4、3,5500字)
王家范:“小人物命运背后的大历史”,(《星期日晨报》,2005、4、24,2800字)
王家范:“范文澜:一生追求神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社会科学报》2005、11、17, 2600字)
王家范:“晚明人眼中的晚明世象”,(《历史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1,4200字 ISBN7-209-03853-1)
胡晓明: “读经的新意义”,北京<艺术评论>第十二期。
罗岗:《鲁迅形象的当代塑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
陈卫平《1980年代的启蒙:三种思潮与李泽厚——台湾对大陆1980年代“文化热”的评述》,《社会科学》(上海)2005年7期。
陈卫平《后现代社会的文明形态:传统与现代的互补》,《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6期。
顾红亮《乡村建设与生活世界——以梁漱溟的乡村概念为例》,上海社联编:《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和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赵修义:“经济人假设的哲学反思”,《文汇报》学林,2005-3-20。
赵修义:“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哲学与哲学史
杨国荣:“天人之辩:庄子哲学再阐释(上)”,《学术月刊》2005,11期。
杨国荣:“天人之辩:庄子哲学再阐释(下)”,《学术月刊》2005,12期。
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个体与自我》,《哲学研究》,2005,12期。
杨国荣:《思与所思》,《学术界》2005年6期。
杨国荣:《冯契的哲学沉思》,《文汇报》,2005,11月13日。
杨国荣:《罗从彦伦理思想发微》,《伦理学研究》2005,4期。
杨国荣:Being, Knowing, and Wisdom,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ecember 2005, Vol.V,No.1。
陈嘉映:“移植词”,载于《同济学报》,2005年第四期。
陈嘉映:“论近代科学的数学化”,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郁振华:“论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哲学研究》2005年增刊(纪念金岳霖诞辰110周年会议论文集)。
郁振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载《中国现代性的人文向度》,上海书店,2005。
陈赟:《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中国古典儒家vs西方现代自由主义》,见《与孔子对话》,上海学林2005年8月。
陈赟:《敞开与通达:中西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共-公性》,《学海》2005年第5期。
陈赟:“藏天下与天下:政治生活的境域”,《思想与文化》第5辑。
陈赟:“天下观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5年第6期。
陈赟:“A Bookreview of Wanghui`s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Summer 2005.
顾红亮:《另一种主体性——列维纳斯的我他之辨与伦理学》,《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顾红亮:《犹太哲学研究的几个话题》,《中国哲学年鉴2004-2005》,哲学研究杂志社2005年
顾红亮:《龚自珍自我观与主体性哲学的开端》,《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顾红亮:《人格理想和人的近代化》,杨国荣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哲学卷)第四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顾红亮:《实践概念的多重含义及其理解偏差》,《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
顾红亮:《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
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学术月刊》2005年11期。
陈卫平:《从重新评价到互动对话——台湾对大陆近20年儒学研究的评价》,《孔子研究》2005年4期。
陈卫平:《接受西学与中西比较——从明清之际到近代》,《文化中国》(加拿大)2005年2期。
陈卫平:《美学理论的蜕变与民族审美意识的再生——台湾对大陆近20年美学研究的评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2期。
顾红亮:《中国气派的“智慧说”》,《社会科学报》2005年11月17日第4版
顾红亮:《人格认同危机与自由人格建构》,《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崔宜明:“韦伯问题与职业伦理”,“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崔宜明:“什么是正义――一种思想史的考察”,载 『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和谐』(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
李学昌教授已经完成“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课题的结项成果《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研究报告》(暂定)初稿。半年来主要是依据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进行局部修改和补充。2005年8月,到常熟沙家浜镇的沙南村、河西村、芦荡村进行实地调查,考察当地农村宗教、文娱生活的变迁情况,收集了一些地方文献,记录了3万余字的口述史料,通过这些资料,对《研究报告》中比较薄弱的当代农村日常文化生活的现状、原因作了较为充实的修正;对《研究报告》中难以确定其实际情况的乡村宗教信仰中多教杂糅的现实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地方政府在其间的作用因素有了切实的认知,从而对民众的信仰心理的连续性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将实地考察过程中收集的实录、档案等材料整理消化,充实到《研究报告》中去,计划在2006年初,完成《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研究报告》修订稿,并送交专家评审,完成课题结项工作。
《中国哲学与本体论问题》
着重以《庄子》哲学为中心,对道家有关思想作了考察,揭示了在形而上的层面,《庄子》以“齐”、“通”为其核心的概念。“齐”、“通”首先相对于“分”与“别”、“界”与“际”而言;立论于“齐”、“通”,意味着超越分别、界限、分际,关注统一的存在形态。以“道通为一”、“以道观之”为深沉内涵,“齐”、“通”既展示了存在的图景,又体现了把握存在的视域,二者具体地展开于物我之辨与是非之域。相应于以上的思维进路,在《庄子》那里,敞开真实的存在形态与扬弃分裂的存在视域,表现为统一的过程。然而,在肯定道通为一、要求超越界限的同时,《庄子》似乎对事物的相对确定性未能予以充分的注意;同时,作为“道通为一”、“以道观之”在是非之域的展开,“齐”是非既指向统一的智慧之境,又在认识论及价值观上表现出某种独断论的倾向。(杨国荣教授)
《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世界》
年终盘点学术工作进展情况如下:一、已经按计划完成的内容:
再认欧洲十八世纪启蒙思想与儒家影响
由冲突到相互渗透: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思想史一支线索
走向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传统思想的创造发展
自主性原则与儒家道家的自我意识 儒家与历史进步主义
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中国古代传统VS现代自由主义
儒家思想与现代性的磨合 义利之辨的现代认识
二、调整后新完成的内容
读经: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联接
史家的知识与德性:以余英时为中心的讨论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李慎之为中心的讨论
传统与世界伦理的建构:以孔汉思为中心的讨论
三、有待完成的原定内容
新旧道德之间:新传统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论道德重建
家庭教育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问题
西方心理学与儒道人性论
人道情怀与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
从儒学人文教育背景看近现代反传统思想人物的政治无意识
文化与自由主义:儒家人文主义对抗新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
四、说明:有的课题组成员病逝,有的调动工作,有的转入其他课题组,所以本课题组又作了一些新的调整,增加了侯宏堂、刘顺、朱兴和三位博士生。本课题组二00五年新出版专著两部:《读经:启蒙还是救亡?》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胡晓明教授)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由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于12月16日在我校理科大楼A212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童世骏、杨国荣、许纪霖、陈映芳、文军、赵修义等课题组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子课题组研究人员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社科处处长许红珍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课题组首席专家、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童世骏教授主持。童世骏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调查情况,把此次调查的内容概括为“1+2+3”,即“1”是指被访者的背景资料,“2”是指精神生活的物质生活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3”是指精神生活领域调查的三个向度:心理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方面、心灵生活方面。然后由张文明老师介绍了实地调查的具体情况,韩春雨老师等介绍了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法。之后各子课题组的负责人谈了各自的工作进度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会议通报了调查的结果,明确了调查数据的使用和公布的规范和纪律,还决定于2006年6月提交《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初稿,2006年年底将以六卷丛书的形式出版。
『中国现代经济伦理建设研究』汇报
本项目的研究在2005年4月份已经完成初稿,但是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此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保持在本研究领域内的前沿水平。
为此,在6月底前先后召开了两次课题组成员小型研讨会、并且多方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就思想原则和理论根据的与时俱进、研究内容的部分调整和相应分工、学术观点的提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协调,并且取得了以下共识。
一,本研究应当调整思路,根据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理解中国现代经济伦理的建设问题,以胡锦涛同志阐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标准为本研究的理论指针。
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居高不下,国际贸易磨擦不断加剧,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研究原研究方案中对此虽然已经有所认识,也作为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但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加强。与此对应,原研究方案中对民营企业经济伦理建设的讨论所占篇幅现在就显得不太合理,这一问题在本课题立项时虽然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其重要性正在下降。
自7月份以来,课题组成员分别在三个方面展开新的调研和理论准备:一,“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理论问题,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关系的调研和分析,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调研和分析。其中,课题主持人完成了上海市社科规划2005年度课题『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在伦理学理论上做出了较好的准备。另外。作为中期成果,发表了『韦伯问题与职业伦理』(『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什么是正义――一种思想史的考察』(载 『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和谐』(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等六篇论文。
目前,课题组成员正在对初稿进行修改,预计在2006年4月能够完成修改稿。然后由课题组负责人作出初步通稿后,召开一到两次专家论证会,征求批评意见和建议。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郁振华获第四届金岳霖学术奖三等奖
今年是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诞辰110周年。8月25-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金岳霖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 会上,金岳霖学术基金会颁发了第四届金岳霖学术奖。金岳霖学术基金会成立于1987年,金岳霖学术奖主要奖励逻辑学和现代哲学方面的优秀成果。第四届金岳霖学术奖的评奖范围是1949年-2004年出版的研究金岳霖思想的著作或论文。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郁振华的《金岳霖关系理论研究》(原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获三等奖,是7项获奖成果中唯一的一篇论文。
陈卫平、文军成果获奖
2005年12月,陈卫平教授《儒家礼乐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5年10月,文军教授撰写的“制度、资本与网络: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的系统生成及其行为选择”获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2月该论文同时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5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