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工作简报
2008年第2期
——————————————————————————————————
本 期 目 录
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雷启立:《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
文军:《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
人民网报道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多元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高研院与UCLA在洛杉矶联合举办国际会议
“何为中国哲学”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思想所顾问王元化病逝
汪晖教授谈中国现代性的“活文本”――晚清思想文本释例
黄兆强:“人文意识宇宙中之巨人——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
陈赟被授予“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
本所研究员出席学术会议

许纪霖教授出版重要著作《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1980年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研究,多是从文化心态史的角度,研究知识分子中的典范人物,或者从思想史的脉络,阐释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事实上,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界,研究主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政治史、外交史和思想史,而变为了社会史的天下。社会史一改以往对上层和精英的研究领域,眼光向下,着力研究社会底层的历史。那么,有没有可能以社会史的研究方法,转而研究精英的历史?在知识分子的思想史之外,有没有可能开拓出一个知识分子社会史的新的研究论域?
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系统研究了从晚清到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生活。尝试以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从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私人脉络、共同体形成以及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梳理1895-1949年间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史。
这是一次知识分子研究的全新探索。

 

雷启立研究员出版《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

《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由上海书店2008年2月出版。
本书从时尚报刊、广告等文化现象入手,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及其在新闻报刊、广告等传媒领域的表现。作者以敏锐的眼光,从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变化、知识界论争的阅读视角出发,阐述了自己对当代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解,指出消费意识形态已经取代传统的意识形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主导力量;同时又将时尚报刊、各种广告、媒体事件的文本阅读作为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传媒是怎样介入到当下生活,以及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如何重要的作用

文军教授出版《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
《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在西方社会学17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大师级的学术人物,他们的思想观点不仅在社会学领域中具有持久的影响力,而且大多跨越了学科边界,对整个思想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思想观点许多都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达的。所谓“经典命题”,不仅仅包括严格的逻辑命题,还包括能集中体现某一学术思想的范畴、概念、观点、主张、提法、口号等,主要是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史上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或核心概念,以命题的形式进行介绍、阐述,从而解读其主要思想、方法、概念及意义。本书从丰富的西方社会学学术思想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左右的经典命题。对于“经典”的理解,本书并非仅仅是指学科创立初期为确立社会学研究所关注的基本论题和核心观念而做出奠基性贡献的早期社会学家,也包括在社会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具有重大影响和特殊地位的思想家。因此,本书所选择的“经典命题”的基本原则是:(1)古今兼顾,突出现代,尽可能考虑不同时期内不同社会学家的重要思想观点,以拓展本书的容量和知识点;(2)既要从学科体系来考虑,更要从命题的现实意义与读者的兴趣度去考虑,优先考虑比较常见且运用较多的理论命题;(3)重在给读者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的“思想宽银幕”,给读者思考“人”的问题和认识世界提供一个思想平台,以开启心智,开阔思维。


人民网报道华东师大成立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人民网上海6月14日电 以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名字命名的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该院致力于推动人文学科的融合发展,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体制方面都有所创新。
作为一个跨学科、开放性的实体性人文研究机构,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以华东师大“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哲学社会科学985国家创新基地为基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为主干,依托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与古籍研究所,旨在传承人文学术传统,探索学科融合的新生点和新型的学术研究机制,凝聚和培养杰出的人文研究人才。
在学术研究体制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大学原有的系所分割科研体制。高研院将采用驻院研究员制度,聘用校内具有较深学术造诣、从事5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文学科在岗、在编副教授、教授为校内驻院研究员,聘期为半年至三年不等,聘期结束后回原系、所任教。受聘期间,校内驻院研究员可享受学术休假待遇,不承担原系、所教学与社会工作,但享受满工作量待遇,由原系、所发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优秀人才提供宽松的研究条件,以便更好吸纳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孕育人文学科力作。
华东师大为思勉人文高等研究员配备了20个专职科研编制,不仅用于具备享受学术休假资格的在岗在编教师,还包括在海内外选拔的、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研究人员以及退休教授等。聘期内,研究人员须全时驻院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此外,研究院还将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专题研讨班、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开设思勉人文讲座,定期邀请知名学者演讲;下辖思勉人文图书馆,收藏专题性图书、报刊资料20余万册;开设思勉人文网,内有中国经典、中国现代思想、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字数字化、江南学、海外中国学等多个大型数据库,供海内外读者公开查阅、使用。高研院也将作为独立招生单位列入学校招生目录,招收跨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在人文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跨学科发展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早有源自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的深厚人文学术传统,以及吕思勉、施蛰存、冯契、王元化等一批学者开创的学术之路。


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08年4月10—13日期间,“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国人文高师东亚研究所、上海市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共同举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并就多元现代性研究的意义作简要致词,来自海内外的4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汪晖教授、法国里昂第三大学的Alain-Marc Rieu教授、Jean-Philippe Antoine教授以及Daniel Parrochia教授、法国人文高师王论跃教授、上海社科院童世骏教授与俞宣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姜进教授以及王顺义教授、北京大学胡军教授、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厦门大学陈嘉明教授;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汪堂家、郁振华、罗岗、贺照田、孙向晨、赵璕、唐文明、韩潮、夏可君、柯小刚、陈赟、张春田等也参加了研讨。
多元现代性是近年来的一个前沿问题,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不同形式的关注,对之的思考与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往往习惯于用单一的视野来考察现代化的过程,通常倾向于把现代化的某种样式看作是唯一的形态;与此相应,也把现代性看作是一元的形式。由于文明传统与文化背景的差异,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途经与模式也不尽相同,现代化的内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不同文明传统与多元现代性的不同关系的深入认识,不仅有助于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可使现代化问题本身的探讨获得多重资源与多元智慧,从而为不同文明之间彼此沟通、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提供前提。本次会议把中国与欧洲的现代性作为不同的对象来讨论,以此增强对不同文明与现代性自身的理解。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文学、历史与哲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围绕多元现代性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研讨,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跨学科对话。本次会议在促进学科之间交流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对话,增进了中青年两代学者之间的相互沟通。

 

高研院与UCLA在洛杉矶联合举办国际会议

5月2-3日,我校985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创新基地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与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中国研究中心在美国洛杉矶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个人的兴起与道德转型的实践”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是我校高研院与UCLA中国研究中心关于“当代中国个人与道德"合作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我校的许纪霖、陈映芳、罗岗和刘擎教授组团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了东道主UCLA的王国斌、阎云翔、周敏和Campbell教授之外,还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内华达州大学、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厄湾校区以及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学者,还有来自复旦大学的张乐天教授。 会议还吸引了UCLA的几十位研究生、教授、访问学者和社会人士的热烈参与。
在两天的会议之中,会议代表围绕着当代中国的道德秩序、个人的兴起以及各种社会、道德、宗教问题,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跨学科的学术研讨,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和文化研究学者共聚一堂,从各自学科的角度,面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早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
这次在美国本土举行的中美合作的国际研讨会取得了成功,与会者决定,这一主题的第二轮国际研讨会,明年将移师上海,在华东师大继续举行。
在结束UCLA的国际研讨会之后,我校高研院的学者代表团还将访问旧金山,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与美国同行举行两场学术座谈会,并与两校继续商讨在文化研究、城市研究和思想史研究领域进一步合作的事项。

 

“何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经典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08年5月27日,“何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12召开。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创新基地”中国经典研究中心主办、杨国荣教授主持。同时,本次研讨会也是杨国荣教授主持的“庄子思想的内在张力”项目沙龙。
来自香港、上海的近20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复旦大学谢遐龄教授、张汝伦教授和杨泽波教授、上海社科院俞宣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余治平、石永泽、陈赟、刘梁剑、曾诵诗、才清华等也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中,刘笑敢教授首先对中国哲学界关于“格义”、“反向格义”的方法之争做了简要回顾,并提出中国哲学的三种身份:现代学科、民族文化和生命导师,引起与会学者的热烈、深入讨论。谢遐龄教授说,作为学科的中国哲学、“格义”与“反向格义”等,都是一个已然的事实,但应注意语义的演化、变迁。俞宣孟教授认为,中国哲学追寻成圣理想,西方哲学是关于普遍知识的学问,二者在文本上是不可比的;但是,就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而言,中西哲学又具有可比性。高瑞泉教授认为,之所以提出“何为中国哲学”的问题,这内在地与中国哲学界对既有研究范式的不满、对西方哲学的研究有关,然而大多数的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尚不能达到哲学创造的高度。杨泽波教授认为,讨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应确立一个基本的前提,此即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哲学;同时指出,中西哲学之间进行相互格义是必要的,但应保持自身的特点:儒学是人文、不是宗教,是经过反思的,具有“生命导师”的意义。陈赟博士说,中国哲学的困境在于它是在西方文明普遍化、世界化过程中建构的知识谱系中为自己定位的,中国哲学要发展自己规划未来的世界与未来的哲学的能力,而不应满足于现有知识谱系给它分配好的一个位置,即便是这个分配好的位置也还是充满内在困难的。方旭东教授赞同中国哲学生成性的看法,但同时指出,哲学创作的工作应该以扎实的中文文献解读为基础。
杨国荣教授在会上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看法。他指出,理解中国哲学首先涉及如何理解哲学的问题,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与如何理解哲学无法截然相分。就知识、智慧的区分而言,哲学不同于特定的经验知识,而是对智慧的沉思,后者使之具有超越学科的特点;就哲学与历史的关系来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历史中的哲学,既具有既成的形态,又展开为一个不断生成、延续的过程,前者赋予它以相对确定的性质,后者使之具有开放性;就中、西哲学的关系来看,中西之辩并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性、地域性的问题,其背后内在地隐含着时间性、历史性的观念;时下,人们常常将西方哲学影响下的中国哲学研究称之为“汉话胡说”,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将时间关系(历史关系)简单地空间化了。事实上,与其说这是“汉话胡说”,不如说这是“古话今说”。历史地看,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在对哲学作“今说”;我们借用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理论框架,这本身也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今说”中国哲学的一种方式,这种“今说”同时表现为中国哲学在现代进一步生成、延续的方式:在中西哲学两大系统相遇的前提之下,中国哲学的延续往往取得了借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系统、理论框架而对自身传统进行重新诠释的形式。中国哲学这一延续的过程与以往(近代以前)的不同在于: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不断参与、融入世界哲学的过程。
与会学者在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问题上展现了不同的视域,这种不同,既与中国哲学本身的丰富内涵相联系,也表明了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多样的进路。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于5月30日至6月1日在我校中山北路校区新逸夫楼举行。我校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和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北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高瑞泉教授和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教授主持。围绕着“社会思潮”的界定、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理论模式、问题意识、哲学内核,以及思潮研究与思想史、哲学史、观念史、社会史乃至心理学、语言学诸学科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与会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此会议达到了对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做历史的回顾与理论反省的最初宗旨,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在“通观”的高度实现思潮研究的新突破做了必要的准备,同时也为旁听会议的博士生、研究生了解相关研究的学术前沿提供了宝贵的资讯。


思想所顾问王元化病逝

2008年5月9日晚10点40分,著名文学家、思想所顾问王元化因抢救无效在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8岁。  王元化,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陵。1930年代开始写作,曾用笔名方典。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夏大学肄业。他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1941年至1945年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50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81年后,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著有论文集《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等。


思勉人文讲座

汪晖教授谈中国现代性的“活文本”――晚清思想文本释例

4月12日上午,思勉人文高级讲座在闵行校区三教109报告厅举办,由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主讲:中国现代性的“活文本”――晚清思想文本释例。讲座由许纪霖教授主持。
汪晖教授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想,现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研究。上午9点半讲座开始,汪教授首先从题目说起,他谈到什么是“活文本”、“死文本”,在汪教授看来,那些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才能算是“活文本”。他比较了晚清民初的思想家如章太炎、鲁迅的著作与17-19世纪西方思想家的著作,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晚清民初的思想家们的文本反而冷清?
在汪教授看来,所谓经典,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于后人不断地对其加以诠释,使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造成的。所以经典需要不断的创造性的解释而晚清民初的思想家们的文本就是缺乏这一点。
谈到解读文本的方法,汪晖表示:一要把文本看作一种历史文献,通过考证,了解历史的变迁;二要注重文本的内涵,注意超越历史时间的维度在其中。
汪教授认为,历史事件没有文本的介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举出了众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如没有三民主义之类革命理论的介入,武昌起义不过是一次兵变而已。
汪教授说,关于民族主义的辩论、关于中国的解释,至当今其实仍是存在的问题。晚清对于革命的记述,是远远超过当代的讨论的,通过什么文本去了解革命呢?所有这些问题,对理解中国现代性问题是甚为重要的,成为我们理解当代生活的途径。
又如何震的《天义》,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讨论,在当时社会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支。鲁迅对宗教进化的批判,实际上是对欧洲主义思想的批判。
汪教授表示,一个启蒙知识分子却对启蒙进行批判,包含着他对现代问题的再思考,背后隐含了他的整个文化理论。鲁迅从章太炎学古文,作古文,背后是他整个历史观的考虑,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文本,但它又是对国民的民族主义的批判和否定。
汪教授说,第一个这样的文本,各种要素显现在其内部,是一种开放性的文本,同时又是处在其时代下的规定性文本。他说,创造性的思考离不开对于历史传统文本的思考,现代性的文本是要被重新重视起来的。
许纪霖教授对讲座内容做了点评,汪晖教授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黄兆强:“人文意识宇宙中之巨人——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

4月16日下午,由我校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举办的思勉人文讲座在闵行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讲,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台湾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黄兆强教授教授带来一场名为“人文意识宇宙中之巨人——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华东师大历史系胡逢祥教授主持。胡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黄教授的学术背景,黄教授毕业于香港新亚书院,受教于唐君毅先生等新儒学大家。
黄教授首先向大家谈起了此报告题目的由来,回顾了自己与唐君毅先生等新亚学人的交往细节,介绍了唐先生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又展示了多幅唐君毅先生生前身后的图片。黄教授认为,唐君毅先生不仅精通中西哲学、印度哲学和佛学,而且在作为知识分子“内圣外王”大有修为。黄教授接着通过徐复观、牟宗三、劳思光、余英时等著名学者给唐先生的挽联分析了为什么称唐先生为“现代新儒家”,回顾这些表现了唐先生的文人风骨、对传统的守护、面对困境的坚持、对人生自我超越提升的价值观都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位同学。
黄教授指出,“人文意识宇宙中之巨人”源于牟宗三先生对唐先生的描述文章中“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之谓。黄教授之所以改“文化”为“人文”乃因认为彰显人的本性是唐先生等新儒家所坚持的核心精神,唐先生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意识非常浓烈,他的大著无一不谈历史与文化。
    本场讲座持续了2个多小时,同学们在讲座结束后与黄教授进行了精彩的问题互动,黄教授带领同学们通过回顾唐先生的水平、思想体会了一代“新儒学大家”的风范,使大家受益匪浅。
胡教授中文功底深厚,整场演讲全用中文,着实令人敬佩。演讲结束,胡教授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术沙龙

陈贇:“轴心时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轴心时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经典研究中心于2008年4月10日下午14:00在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04举办。研讨会由哲学系陈贇博士主持,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美院、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其它科研机构的十数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主要围绕政道与治道、礼乐制度与礼崩乐坏、天命与德位、文与质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且热烈的讨论主持人陈贇博士首先申明本次讨论的主题为周文疲弊之后的政治思想问题。他指出周文疲惫之时政道与治道发生了转化,对于政治的思考出现了两种倾向,政以导治与以治归政,而“以治归政”意味着以“治之无为”达到“政之无不为”。同济大学柯小刚博士区分了儒家“政-治”结合的取向与道家言“道”及法家言“治”的思想进路的不同。中央美院的赵璕博士认为问题即在于三代之治的政治理想是在怎样的政治困境中出现。人民大学的夏可君博士追问“政-治”区分的前提与政治本身的合理性的关系,并就法家“法、术、势”理路论及中国古典政治思想中“势”的存在对政治的威胁。上海社科院的李若晖博士就《庄子》以德全形不全者这种被社会驱逐者的形象言说政治的现象引发对执政者的德性要求的关注。会议对“政-治”区分及两者结合进而到这种区分是否必要问题都展开了讨论。就牟宗三对中国古典政治“有治道无政道”的论断陈贇指出其乃是从统治的角度理解政治,着眼点在权力根基与政权基础;认为“为政”是一种可以带出“政”的、“政-治”连接的治理术,并作了“礼乐刑政”之“政”与“政者,正也”之“政”的区别。同济大学韩潮博士以西方政治思想为参照系,在以政道与治道的区分即是正当性和治理术的基础上指出正当性与治理术的区分不能用在中国,强调中国思想中“治”的教化理想与内涵本身就提供了正当性。柯小刚认为“天下大治”体现了政,蕴含政-治的融合。而陈贇指出“天下大治”不等于政,只是提供了“天下大政”的可能性。赵璕不赞成“政-治”的分化,认为其中有术语化与西方化的倾向。赵璕认为“为政”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并进而指出“礼乐”是一种理想的日常生活秩序的构想,涵盖了所有的人、领域与层次,并主张这里每一个人、每一个位置及其相关的意义的一一对应。同时,他认为应警惕历史的连续性,坚持从礼器的形质变化看观看礼器的方式的变化进而发见礼义重点的转化。这引发了对礼乐的探讨。李若晖指出礼之“法”的意义,及礼乐对汉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套礼仪与一套音乐的配合。夏可君主张我们首先应关注礼乐文明的精神气质,一种可以“给出去的”、超越的、普泛的东西;其次要明了礼乐的精义,同时还要注意其与制度的关系,即礼乐理想与落实在生活中的东西的差别。唐文明认为礼乐就是在差异中确立秩序,再把这些差异的秩序形成同一的体系。哲学上说,礼坏乐崩有个积极的后果,是礼乐展开自身的一个环节,所以后来才有孔子的重构与对德行的强调。柯小刚注意到礼乐与封建的关系。李若晖提出了先秦对德的强调是政权合理性的根据。德基于天命思想,天命不是针对种性,而是根于自身之德。而把王和德连在一起的是圣人。夏可君从“天命靡常”出发,发现了两者情形的德位问题,一是失德必失位,二是孔子及其以后的有德无位,这里出现了德、天、位的张力。唐文明指出早期天命、敬德、保民三者一体,后期礼崩乐坏导致了对德行的强调,从而出现了教化问题,以确保天命与德行的一致。刘梁建从命-德-位的反面位-德-天出发,认为位的正当性的确定从商的归之与天转化为周之归之于德,而在德中保留了天。具体就现实政治而言,我们能否接受这种归之于天命的论证方式,礼乐的理想化与普范化是否脱离了历史。另外保民问题乃是就君主而言,这在现代政治的主体为民的情况不同。方旭东则认为就先秦而言礼乐理想不可避免。韩潮认为在德位问题上,禅让制体现了政治理想与政治实践的对立。相对于西方德位问题上对主权的强调,中国讲礼乐精神,注重宗法、封建与民俗。李若晖指出禅让制的核心在于家天下与公天下的区分,君位的传承基于德而非血缘。礼乐意味着德位一致,礼崩乐坏则是德位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德不成德,位不成位。德位关系的演变导致了圣王到圣人的转变。夏可君注意到素王与君主并行的后果。赵璕提出素王理论即是礼崩乐坏的后果,也是对礼崩乐坏的解释,同时它也是礼乐理想的一种持续,是对礼乐的重建。会议还讨论了文野,文质等等其它与先秦礼乐和政治相关的问题。在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中,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思勃发,讨论激烈。在研讨会之前与其后也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持续进行了交流。


陈赟被授予“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

2008年5月15日,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颁奖仪式于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行,陈赟研究员被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近年来,市科教党委系统广大青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科教兴国、科教兴市的伟大实践,在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推进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批批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为发扬成绩,鼓励先进,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投身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热情,促进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市科教党委组织开展了市科教党委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评选活动,集中评选表彰本系统年龄在35岁以下在科技创新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获得此荣者大多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青年教师,陈赟老师是获得该项奖励的唯一的文史哲学科的教师。

本所研究员出席学术会议
(以时间为序)


2008年4月1日—4日 陈勤建研究员至山西省绵山参加由中央文明办、山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会上宣读论文:《清明节俗的文化透视》。

2008年4月5日—7日,陈勤建研究员在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央美院等高校及教育部、文化部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应邀作大会总结《中国文化遗产学的发生及前景》。

 “轴心时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经典研究中心于2008年4月10日下午14:00在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204举办。研讨会由哲学系陈贇博士主持,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美院、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其它科研机构的十数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2008年4月11-12日,杨国荣教授主持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国人文高师等联合举办的“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4月11-12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国人文高师等联合举办的“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多元现代性。

2008年4月11-12日,陈赟出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国人文高师等联合举办的“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宣读论文《天下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之路》。

应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邀请,文军两位教授于2008年4月17-19日赴香港参加由该系组织的两岸四地“中国社会的社会工作实践与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机构代表70多人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文军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中国大陆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

2008年4月18日,许纪霖研究员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何谓人文?何谓素质?――从中西比较反思中国大学生活。

2008年4月19日,许纪霖研究员在武汉名家论坛演讲:独特的就是好的――当代中国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

2008年4月22日,陈赟出席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举办的“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学术研讨会,做了题为“历史文化意识与世俗的超越问题”的发言。

2008年4月24日,刘擎研究员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国际关系中心”演讲(英语),题目为《中国当代的公共领域》。

2008年4月25日,文军教授为松江区方松街道的干部做了“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学术报告。

2008年4月26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召开的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学术研讨会

2008年4月26-27日,顾红亮在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IN) 参加4th Annual Midwest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Thought会议,发言的题目是:“Liang Shuming’s idea of Democracy and John Dewey”。

2008年4月29日,应“对方讲坛”和徐汇区委宣传部的邀请,文军教授为徐汇区的社区干部做了“社会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学术报告。

2008年5月1-2日,刘擎研究员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参加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会议:“The Rising Individual and Changing Moral Practice in China”,担任两篇英语论文的评论人。

2008年5月2-3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中国研究中心与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联合召开的现代中国个人的兴起与道德实践转型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大我的解体:唯我性的个人主义如何在中国兴起。

2008年5月2-12日,许纪霖研究员应邀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伯克利校区和斯坦福大学,出席学术会议。

2008年5月7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研究中心的学术座谈会。

2008年5月9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会,发言主题: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2008年5月16日,文军教授出席“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上海文广集体、青浦博物馆、上海城市管理学院等单位举办。文军教授做了“博物馆免费开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的主题报告。来自上海、浙江和江苏的一些博物馆负责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2008年5月22日,应上海师范大学邀请,文军教授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做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

2008年5月23日,应该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邀请,文军教授为该校全体教师做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学术报告。

2008年5月24日-25日,陈嘉映研究员参加现象学学会与苏州九城都市设计有限公司召开“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会议。

2008年5月25日至27日,贡华南赴北京参加了由“象思维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办, 北京易和书院协办的,题为“象思维与原创性——首届象思维国际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象思维与中国百年精神的追寻》的发言。

2008年5月27日,杨国荣教授主持了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何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研讨会,并做了总结发言。

2008年5月27日,陈赟出席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何为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研讨会,并做了发言。

2008年5月29-30日,陈勤建研究员应温州大学邀请,为研究生作《民俗学的学科边界》学术报告。

2008年5月30日至6月1日,陈卫平研究员出席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新时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趋向》,论文主要内容是评论了新时期30年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趋向:一、1980年代:以“认识史”取代“两军对称”;二、1990年代之一: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三、1990年代之二:从认识史到生活世界;四、进入21世纪:关注“合法性”问题。

2008年5月30日至6月1日,陈赟出席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就中国的现代性之路宣读了论文。

2008年5月31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大我的解体:唯我性的个人主义如何在中国兴起

2008年6月6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召开的新文化史研究国际工作坊,发言主题:精英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如何可能?

2008年6月7日,陈勤建研究员应上海宣传部《东方大讲坛》邀请,在上海音乐学院礼堂作了题为《寻觅端午文化魂脉》专题讲座。

2008年6月10日,陈勤建在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应邀为上海市高校档案图书协会作《民俗学视野下的口述史研究》专题讲座。

2008年6月12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第一财经周刊、北京晨报、SOHO中国基金会召开的创新重建:地震一个月后的思考研讨会,发言主题:重建伦理世界

2008年6月13日,许纪霖研究员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华东师大联合召开的熊十力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十力丛书”出版座谈会。

2008年6月13日,陈赟出席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华东师大联合召开的熊十力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十力丛书”出版座谈会,并就熊十力先生的哲学文体、思想归正等问题做了发言。

2008年6月14-15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召开的人文研究跨学科论坛,发言主题:为何再无大师?――人文研究学科化的反思

 2008年6月21-22日,应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邀请,文军教授出席了“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做了“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的争议及其超越”专题发言。

2008年6月21-22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上海大学历史系与留美中国历史学会主办的历史研究的回顾、探索、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大我的解体:唯我性的个人主义如何在中国兴起。

2008年6月22日,思想所研究员杨国荣、陈卫平、郁振华、陈赟、贡华南出席上海社会科学院与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主办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前沿问题研讨会”学术研讨会。

2008年6月26-27日,许纪霖研究员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思想的现代转型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大我的解体:唯我性的个人主义如何在中国兴起。

2008年6月26-28日,应邀参加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哲学系、科学史系与波兰尼自由哲学学会联合举办的“重新思考波兰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宣读论文“The Epistemological Status of Body: On the Embodiment Dimension of  Polanyi's Theory of Tacit Kn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