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1年第1期 (总第22期)
主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
抄送: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华东师范大学党办、校办
--------------------------------------------------------------------------------
目 录
一、基地成果一览表
1、著作一览表
2、论文一览表
3、研究报告及会议论文一览表
4、学生成果一览表
二、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1、王晓明:《是推开门窗的时候了》
2、陈嘉映:《谈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
3、罗 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
4、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
5、盛邦和:《章太炎亚洲观叙识》
三、重要成果推介
1、《具体的形上学》(三卷)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道论》
(2)《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3)《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
3、刘擎教授发表A&HCI论文,探讨“当代中国的传媒与公共领域”
4、《说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5、《知识问题与中西思想》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四、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1、《多元现代性:中国与欧洲的视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民族主义及其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3、“史与思:当代中国哲学的视域”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1)杨国荣:《具体的形上学·引言》
(2)王树人:《读思感言》
(3)黄勇:《成人:在成己与成物之间》
(4)陈嘉明:《<道论>的叙事方式及“客观性”问题》
--------------------------------------------------------------------------------
一、基地成果一览表
1、著作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陈嘉映 专著 《说理》 华夏出版社 2011年5月
陈赟 赵璕 编著 《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中国思想》第一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高瑞泉 编著 《民族主义及其他》(《中国思潮评论》第3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6月
杨国荣 陈赟 编著 《多元现代性:中国与欧洲的视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
杨国荣 专著 《具体的形上学》(3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杨国荣 郁振华 编著 《知识问题与中西思想》(《思想与文化》第10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2、论文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期刊名称 发表日期
陈嘉映 论文 说理-论证及其他 《哲学分析》 2011,(01)
陈嘉映 论文 普世宗教与特殊宗教 《道风》34期 2011年1月
陈嘉映 其他论文 事实与价值 《新世纪周刊》 2011,(08)
陈嘉映 其他论文 事实的说话方式 《新世纪周刊》 2011,(12)
陈嘉映 论文 谈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 《世界哲学》 2011,(03)
陈赟 其他论文 发现内圣外王的庄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政治向度 《中国思想》第一集 2011年3月
高瑞泉 论文 观念史何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1,(02)
高瑞泉 论文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1,(03)
胡逢祥 论文 中西文化交流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建构 《思想与文化》第10辑 2010年12月
胡晓明 其他论文 《与友人论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书》 《文汇报》 2011年1月2日
胡晓明 其他论文 江南研究走向国际化 《社会科学报》 2010年12月9日
胡晓明 其他论文 与中学生论唐诗精神书 《文汇报》 2011年2月28日
胡晓明 其他论文 “江南”再发现 《文汇报》 2011年2月19日
刘梁剑 论文 国民意识的觉与梦 《思想与文化》第10辑 2010年12月
刘擎 论文 2010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 《学海》 2011,(01)
刘擎、Barrett McCormick SSCI英文论文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volume 38, number 1 (Spring 2011), pp. 101-134
罗岗 论文 “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 《文学评论》 2011,(03)
盛邦和 论文 章太炎亚洲观叙识 《中州学刊》 2011,(01)
盛邦和 论文 德富苏峰思想考察 《思想与文化》第10辑 2010年12月
杨国荣 论文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 《思想与文化》第10辑 2010年12月
杨国荣 论文 物?势?人——叶适哲学思想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 2011,(02)
杨国荣 论文 王学的内在张力与王门后学的衍化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1,12(02)
杨国荣 英文论文 The Plurality and the Universality: Harmony as a Principle of World Culture Klaus Vieweg:Universalismus 2011年1月
杨扬 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白璧德》 《思想与文化》第10辑 2010年12月
赵修义 朱贻庭 论文 经济伦理研究有待澄清的三个问题——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影响下的经济伦理研究 《社会科学》 2011,(03)
赵修义 论文 摆脱是西方话语的禁锢 《解放日报》 2011年4月19日
3、研究报告及会议论文一览表
作者姓名 合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提交、采纳单位 提交、采纳日期
陈赟 会议论文 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秩序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问题 嵩山国学与文化软实力高层论坛” 2011年1月5-8日
高瑞泉 会议论文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 “中蒙文化论坛” 2011年6月16-19日
高瑞泉 会议论文 辛亥革命与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 “辛亥革命与中国传统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5月21-24日
胡晓明 会议论文 正人君、變今俗與文學話語權:詩大序鄭箋毛傳今釋 香港,東方詩話學第七屆國際研討會 2011年4月27 -29日
姜进 会议论文 The emergence of a female protagonist in An Emerald Hairpin (Biyu zan) 国际中国戏剧研究会年会 2011年3月30日
姜进 会议论文 State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 Early PRC Shanghai 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年会 2011年3月31-4月3日
许纪霖 会议论文 中国崛起与文化软实力 嵩山国学与文化软实力高层论坛” 2011年1月5-9日
许纪霖 会议论文 从富强到文明:清末民初的强国梦 两个跨世纪之交: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转型”国际研讨会 2011年5月22-23日
许纪霖 会议论文 当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与知识社会 “学术的危机与公共知识的重建”国际研讨会 2011年6月1-3日
4、学生成果一览表
作者姓名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期刊名称 发表日期
胡欣诣 论文 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是通常意义上的“语法”吗?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1,(01)
胡岩 论文 论唐君毅的“宇宙唯心”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1,(03)
马彪 论文 经验论与唯理论视域下康德哲学中的哥白尼革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01)
杨生照 论文 论“礼”之多种起源及其共同旨归 《晋中学院学报》 2011,(02)
二、基地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1、王晓明:“是推开门窗的时候了”(《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1期)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1期发表王晓明教授的论文“是推开门窗的时候了”,该文系王晓明教授负责的2005年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文化反思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1980年代教给我们的那些感应和理解文学的思路,许多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发展新的思路。不用说,这发展的第一步,不是到书架上翻书——哪怕是新出的洋文书,而是推开门窗,直面现实:今天中国的文学世界,究竟是怎么构成的?有哪些新的力量,深刻介入了文学的创造、生产和传布?是不是有新的主流文学正在形成?如果是,那是怎样的东西?在管制机构和文化工业的强力作用下,是不是已经有某种新的“文学性”,正在覆盖文学世界、吸聚文学青年?一句话,今天中国的文学生产机制,正在往什么方向变化?这个文学的生产机制,和整个社会的支配性文化——当然,不能忘了别的支配性力量——的生产机制,正在形成怎样的新的互动?
2、陈嘉映:“谈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世界哲学》,2011年第3期)
《世界哲学》2011年第3期刊登了陈嘉映教授的论文“谈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该文为陈嘉映教授负责的2006年度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哲学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一直以来,这个概念都让人困惑。本文通过对语法任意性、语言自治性、规则、语词用法等概念的分析,澄清“哲学语法”概念的内容,指出它在哪些方面优于“逻辑”,哪些方面又有所误导。全文包括“维特根斯坦使用‘语法’一词的大致情况”、“维特根斯坦语法与逻辑的区别”、“逻辑/语法vs. 经验的两分与‘中间地带’”、“维特根斯坦评说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之同”、“维特根斯坦评说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之异”、“研究者论两者的区别”、“反形而上学”、“语法任意性、任意性的限制”,“自治性、工具与实践的自治性”、“复杂工具”、“对应与‘负责’”、“自然事实的不同角色”、“使用者与研究者”等部分。
3、罗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发表罗岗教授的论文“‘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该文是由陈子善教授和罗岗教授负责的思想所2007年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国家想象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本文通过重读汪曾祺的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认为汪曾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把一个久被冷落的上世纪40 年代的“新文学传统”带到80 年代的“新时期文学”的面前,更重要的是在40 年代到80 年代之间、往往被视为“空白”的这三十多年,给汪曾祺的创作埋下了怎样的伏笔,又是如何最终酿造了他的横空出世。追问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其目的并不在于如何评价他个人的创作成就,而是进一步思考“当代文学60 年”与“新时期文学30 年”的复杂联系。
4、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刊登了胡晓明教授的论文“‘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该文是由胡晓明教授负责的“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产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江南”存在着丰富的文化与思想资源,但缺少一个现代科学的概念来加以整合。“江南认同”是从历代有关江南意识自觉、江南地方情感突出、江南文化影响力的文献资料以及种种江南意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其中包含着诸如“江南文化之二源”、“江南认同之两歧”等复杂问题以及一些代代隐传的江南意象。“江南认同”在由一种政治认同转而为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文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北朝时期是江南认同形成的时期,在中国史上首次完成了文化话语权的转移,为中国文化增加了重大的变数。在这个过程中,中原认同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江南认同并生共存,相反相成。所谓“江南认同”的产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经历了北方中原认同在其中纠缠挣扎,死而后生,是北方渐渐化入南方的过程。
5、盛邦和:“章太炎亚洲观叙识”(《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发表盛邦和教授的新作“章太炎亚洲观叙识”,该论文是盛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日本:近现代思想历程中的亚洲认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章太炎宣传亚洲文化,主张“国粹”,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以“驱除鞑虏”,建立民国;他鼓吹“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但其所说的“国粹”,不如说是“亚粹”,其所言宗教,其实是佛教。他主张“亚洲和亲”,建立民族纽带,“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而其值“五四”新潮席卷之际,孜孜于“亚洲古学”,寄思于“旧日文明”,则落后于形势,站到了新文化的对面。
三、重要成果推介
1、《具体的形上学》(三卷)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具体的形上学”是杨国荣先生对自己三部著作的概括,据撰写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0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时作者改为《道论》];《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011年4月三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集结再版,杨先生将此文集命名为“具体的形上学”。
内容提要:
以史与思的交融为进路,《具体的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理论之源,其内在的旨趣在于从本体论、道德哲学、意义理论等层面阐释人与人的世界。与抽象形态的形而上学或“后形而上学”的视域不同,“具体的形上学”以存在问题的本源性、道德的形上向度、成己与成物和意义生成的历史过程为指向,多方面地展现人的存在于世界之“在”的具体性。全书包括三卷:《道论》着重从本体论方面阐释具体的形上学,《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以道德形上学为侧重点,《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则主要关注于意义领域的形上之维,三者既脉络相通,又各有侧重,其共同的旨趣,则是走向真实的存在。
(1)《道论》:从存在与价值的关系,到自由之境,世界之“在”与人之“在”相互关联,存在本身呈现了多重维度和意蕴。与认识、审美、道德的本体论之维相应,真、善、美的统一内含形而上的根据,而存在本身则展示了其具体性、真实性。以真实的存在为指向,哲学的各个领域之间,并非横亘壁垒与界限:作为把握世界的相关进路与视域,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伦理学、方法论等等更多地呈现互融、互渗的一面。这里既可以看到存在本身的统一性,也不难注意到把握现在的方式及形态之间的统一性;以存在的具体性与真实性的如上澄明为进路,形而上学同时也在二重意义上突现了哲学之求其“通”的品格。
(2)《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道德哲学以“善如何可能”为其题中之义。从终极的层面看,道德所指向的善,总是落实于人自身的存在,在这一意义上,善如何可能,同时也意味着存在的完善何以可能。人的存在本身包含多重面向,从外在的行为,到内在的德性,从主体间的交往,到自我的实现,从普遍的社会秩序,到广义的社会生活,存在的完善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出发点,道德所指向的善在个体之维表现为通过潜能的多方面实现而“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走向真实具体的存在,在社会之维则表现为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必要的历史前提,并使社会本身达到健全的形态。作为存在的两重面向,二者本质是统一的。本书通过考察何以有善以及道德与价值、伦理和义务、德性和规范、知善和行善、言说和存在、形式和实质、道德与幸福等问题,展示了对道德之域的形上沉思。
(3)《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本书以“成己与成物”为视域,具体考察意义世界的不同形态及其深层内涵。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意义不仅呈现为观念的形式,而且也体现于人化的实在。前者(意义的观念形态)既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又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的内涵,并展开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后者则意味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并由此使本然之物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价值理想。意义的不同形态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彼此关联,并具体展现为多样的意义世界。作为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历史产物,意义世界以人对存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的存在)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后者同时表现为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对意义世界的以上理解,意味着扬弃传统的心性之学、当代存在主义以及分析哲学、科学主义对意义之域的狭隘规定。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内在地涉及意义世界的生成如何可能的问题。所谓如何可能,也就是这一过程展开的根据和条件,后者既涉及内在的人性能力,也关乎外在的普遍规范,由此展开的分析,同时也渗入了对康德哲学、现代的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从成己与成物的视域考察意义世界,更多地体现了哲学理论层面的沉思。当然,这种思考又以哲学史的回溯以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为其背景。
2、刘擎教授发表A&HCI论文,探讨“当代中国的传媒与公共领域”
Boundary 2, volume 38, number 1 (Spring 2011),刊登了刘擎教授(第一作者)和Barrett McCormick的论文“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Contemporary China”(“当代中国的传媒与公共领域”)。
内容提要: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延伸到早前被称作“宣传工作”的领域,复苏了“传媒”的概念,并使之走向商业化。这对公共话语的生产与传播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作者简要勾勒了传媒变革的历史脉络,着眼于探讨了传媒商业化对公共领域结构与性质的转变,特别辨析了所谓非政治的“娱乐消费”文化所具有的政治含义,并以民主的公共领域为规范尺度,评价传媒商业化的正面与负面的后果。
3、《说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陈嘉映教授新著《说理》2011年5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本书从“哲学何为”这个主题开始,进展到哲学与语言的关系,道理与言说道理的关系,区分论理盘道与科学理论,澄清我们能够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普遍道理。
第一章哲学之为穷理提出了我关于哲学性质的总体看法——哲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尝试掌握世界的机制,而是以多种方式追索常理背后更深的道理。
第二章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探究20世纪初叶西方思想所发生著名的“语言转向”,分疏这一转向的积极意义以及这一转向带来的误会与歧途,其结论是:语言转向完全不可以被理解为哲学转向语言学。
第三章哲学语法阐释、批评维特根斯坦广有影响的“哲学语法”概念,通过这些阐释和批评展示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的区别,具体而微地揭示“语言转向”的积极意义,消除关于语言转向的常见误解。
第四章论理词与论理区分了语词的日常用法和论理用法,指出论理词的意义多半来自日常意义但又有别于日常意义,同一个论理词的意义因它座落在不同论理系统中而有所区别,并因此有别于科学术语。
第五章,感知与语言分析通过感知问题研究的实例展现哲学论理与语言的关系,哲学论理中自然语言与论理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象化研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本章的核心部分讨论奥斯汀在《Sense and Sensibilia》一书中对感觉资料理论的批评。
第六章亲知与观念进一步探讨认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批评了认识论中的建构主义,提出了有感之知的概念,并阐论了观念批判与概念考察的区别与联系。
第七章看法与论证从我们先有主张然后展开论证这一基本点出发,澄清说理-论证的一般性质,指出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事物所以然的探究使各种知识和道理得以贯通。在阐论过程中,尝试澄清一些常见的错误看法,表明论证并不等同于没有先见的推论,说理的目的不只是让他人转变看法,也不一定是要达到共识。
第八章普遍性:同与通探究“普遍性”概念的种种含义,并最后提出,哲学探求的普遍性并不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一类,而是“翻译的普遍性”或者说对话的可能性,即各种道理系统之间的相互理解。
第九章事情本身与事实对极为重要的“事实”概念做了多方面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事实与价值”这对范畴的讨论,依据于此前各章中阐释的见解,指出事实和价值并不截然两分而是互相缠绕的,而所谓“普遍价值”并不具有抽象意义上的普遍性,而须从“翻译的普遍性”得到理解,不同价值之间并非无法交流,它们通过翻译达到或深或浅的的相互理解。
4、《知识问题与中西思想》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杨国荣教授担任主编,郁振华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的《知识问题与中西思想》2010年1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本书为思想所所刊《思想与文化》第十辑,包括“知识之迷”、“哲学探究”、“人物与思潮”、“国民意识研究”、“经典与诠释”、“波兰尼专题”等论题,收录了国内外二十余位学者的新作,其中有《论Knowing How》(J·斯坦利、T·威廉姆森)、《亲历实验:动作性知识与19世纪早期维多利亚文化的科学变革》(H·奥托·西本)、《宗教知识的可能性》(杰里·吉尔)、《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杨国荣)、《普遍性种种——同与通》(陈嘉映)、《德富苏峰思想考察》(盛邦和)、《中国现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白璧德》(杨扬)、《中西文化交流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建构》(胡逢祥)、《批判与借鉴: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历史学意义》(路新生)等等。
四、研究报告/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1、《多元现代性:中国与欧洲的视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杨国荣教授担任主编,陈赟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的《多元现代性:中国与欧洲的视域》2011年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内容提要:
2008年4月10-13日,由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国人文高师东亚研究所以及上海市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共同发起召开了“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视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现代性及多元现代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收入本书的文章,主要来自与会学者递交的论文,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在多元的视野中讨论现代性问题,总是涉及不同文明传统的关系。由于文明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走向现代性的道路、途径,现代化的模式与形态、现代性的内涵,往往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对不同文明传统以及这些传统与现代性的多样形态之间关系的深入认识,不仅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也可以使现代性问题本身的探讨获得多重资源与多元的智慧,从而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沟通、相互尊重、和谐共存提供前提。
2、《民族主义及其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由高瑞泉主编的《民族主义及其他》2011年6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同时为“社会思潮、文化变迁与中国道路:20世纪的经验”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内容提要:
本论文集作为《中国思潮评论》之第三辑,原系去年在我校召开的“社会思潮、文化变迁与中国道路:20世纪的经验”学术研讨会之部分会议论文之结集。是高瑞泉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书集中讨论了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胡逢祥、高力克、郑大华等深入讨论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演变、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以及中国现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源头等重大问题。高瑞泉、李翔海、何卓恩、李维武等则集中探讨了从激进主义到保守主义的转变、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意义与问题等当代中国的重大文化现象。胡伟希论述了20世纪中国三大思潮及其当代转型。萧功秦的文章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六大思潮。这批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研究中最活跃和最有成绩的作者所提供的论文,可以从一个层面呈现出对于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
3、“史与思:当代中国哲学的视域”学术研讨会成果推介
2011年5月7至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分析》编辑部、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史与思:当代中国哲学的视域”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王树人、谢遐龄、童世骏、何俊、黄勇、陈嘉映、何怀宏、张曙光、王庆节、樊浩、陈嘉明、潘小慧、杜保瑞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和内地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社科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成果推介
(1)杨国荣《具体的形上学·引言》:以历史考察与哲学沉思的交融为前提,“具体的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其理论之源,其内在的旨趣在于从本体论、道德哲学、意义理论等层面阐释人与人的世界。与抽象形态的形而上学或“后形而上学”的进路不同,“具体的形上学”以存在问题的本源性、道德的形上向度、成己与成物的历史过程为指向,通过考察存在之维在真、善、美以及认识、价值、道德、自由等诸种哲学问题中的多样体现,以敞开与澄明人的存在与世界之在。
(2)王树人《读思感言》:中国传统的“道通为一”是伟大的方法指向,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玩物与我为一”,孟子所说“天命之谓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但是进入现代,这些指向需要具体化。如何具体化?这就需要从“人的存在”出发,进而从本体伦、认识论、价值论和意义论等多角度作出理性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打破种种由专业化所造成的分隔,而达到对所思对象的综合统一的领会。当代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的研究,需要不断回归源头,需要中西古今的会通,而这种会通的实质,乃是经过扬弃的取长补短之互补。
(3)黄勇《成人:在成己与成物之间》:成己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成物是这个人之帮助自然万物的完成。我在这里所关心的不是这种个体自我成己过程的社会性,而是这里只有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一个人帮助物之完成,却没有一个人之帮助他人(而不是物)之自我实现,也就是我本文中所要讨论的与狭义的成己和成物概念相应的成人概念。《成己与成物》没有着力讨论这种意义上的成人概念可能是因为认为,如果每个人实现了狭义上的成己,那么整个人类也就实现了广义上的成己和广义上的成物。这当然不错,但我的问题是,正如孟子所说的,人有先知先觉者,有后知后觉者,这里先知先觉者有必要去觉后知后觉者,而这也就是我要说的成人概念。总之,成我这个概念在一方面与成物这个概念有共同性,因为对于“我”来说,他们都是我所要成的他者;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概念又与成己这个概念有共同性,因为成己与成(他)人都与成物不同,都是尽人之性,而不是尽物只性。
(4)陈嘉明《<道论>的叙事方式及“客观性”问题》:两类哲学叙事方式的区别:从“……是什么”入手,还是从“……如何可能”入手。中国哲学的叙事方式通常是从第一种方式入手并展开的。特别是对于儒家哲学来说,由于它们的经典著作主要是采取语录、注释汇编的方式,而不是系统的哲学的论述,因此不仅其自身没有形成一个逻辑的体系,而且导致难以形成一种“问答”的解释学逻辑。与中国哲学相反,西方哲学则通常是从“如何可能”的方式入手。这种叙事方式往往蕴含着一个预设,就是所论及的对象是迄今尚未完善的、尚未建立起来的,因此这同时意味着它采取了一种批判性的立场。此外,这种叙事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它自然导向对所涉及的问题(事物)的根据、条件的追寻,因为某种对象之所以可能,总是依赖于某些根据或条件的。我们不妨把这类叙事方式称为“否定性”的叙事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由否定到肯定”的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