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工作简报

2010年第3期 (总第40期)


主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
抄送: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华东师范大学党办、校办


一、基地建设综览
1、本期基地建设概况
2、各类综合信息

二、重大学术活动
1、基地举行的学术活动综述
2、基地学术交流信息
(1)“思与文”讲座:王论跃、张巍
(2)本所学者出访:许纪霖、胡晓明、姜进、顾红亮

三、基地重大项目进展
1、许纪霖:中西思想史中的政治正当性研究
2、陈嘉映: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
3、胡  军:中国现代直觉论及直觉主义研究
4、杨国荣:意义世界研究
5、胡晓明: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成研究
6、盛邦和:中国与日本:近代思想历程中的亚洲认识
7、顾红亮:现代中国的责任思想研究

四、优秀成果推介
1、《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另一种理想主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燕园哲思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5、《新华文摘》刊登杨国荣教授讲演“中国文化中的‘道’” 


 


一、基地建设综览

1、本期基地建设概况
 
2010年7-9月期间,思想所在学术交流、项目研究、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1、学术交流:
2010年6月27-3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哲学系与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社会思潮、文化变迁与中国道路:20世纪的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和台湾大学等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和现代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云集一堂,与华东师大哲学系、历史系和学报编辑部的同人展开了深入的讨论。2010年9月16日,由思想所和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合作举行的“知识社会的出现:新的现代性?”中法学术研讨会在华师大闵行校区人文学院楼5303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杨国荣所长主持,来自中法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知识社会”、“现代性”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思想所先后邀请到了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王论跃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巍副教授做客“思与文”讲座,分别为全校师生带来了题为“晚近的法国儒学研究”、“论古典学研究范式的创建:西方及中国”的报告。
另外我所有多位教授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日本爱知大学、加拿大温哥华UBC等地进行高级访学。
2、科研项目:
在基地重大项目方面,我所在研基地重大项目均按计划进行中,其中有1项已完成最终成果的撰写并正式申请结项;有2项进入最后的统稿阶段,即将申请结项;并有多种阶段性成果发表。
其中由杨国荣教授主持的“意义世界研究”最终成果《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成己与成物”为视域,具体考察意义世界的不同形态及其深层内涵。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意义不仅呈现为观念的形式,而且也体现于人化的实在。前者(意义的观念形态)既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又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的内涵,并展开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后者则意味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并由此使本然之物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价值理想。意义的不同形态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彼此关联,并具体展现为多样的意义世界。作为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历史产物,意义世界以人对存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的存在)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后者同时表现为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对意义世界的以上理解,意味着扬弃传统的心性之学、当代存在主义以及分析哲学、科学主义对意义之域的狭隘规定。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内在地涉及意义世界的生成如何可能的问题。所谓如何可能,也就是这一过程展开的根据和条件,后者既涉及内在的人性能力,也关乎外在的普遍规范,由此展开的分析,同时也渗入了对康德哲学、现代的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从成己与成物的视域考察意义世界,更多地体现了哲学理论层面的沉思。当然,这种思考又以哲学史的回溯以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为其背景。
3、科研成果:
出版五种专著:《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杨国荣 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杨国荣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另一种理想主义》(许纪霖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等等。其中《另一种理想主义》为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三十年集”系列之一。复旦大学出版社在“新三级”(77、78、79级)大学生进校三十年之际,在全国知识界选择了30个具有代表性的新三级学人,每位每年选择一篇文章,出版了一个“三十年集”系列。集中展示了作者三十年来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的心路历程和代表性成果。该系列被2010年上海书展评选为十大优秀图书之一。除著作外,我所研究员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既有各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也有关注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时评。

 

2、各类综合信息
 

(1)本所陈赟教授任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


2010年8月,本所陈赟教授任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并于8月22日在上海市团市委出席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赴京动员会,8月22日-26日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中国职工之家等地出席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


(2)文汇报专题报道许纪霖教授在上海图书馆演讲


2010年8月21日下午,许纪霖教授应邀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题为《富强与文明:现代中国的强国梦》的演讲,文汇报对此次演讲做了专题报道。
报道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西方经济开始衰退,中国却保持着发展的势头。今年二季度,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不是梦想。
最近,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畅销全球的新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中预言,到2050年,中国将主宰世界,人民币将替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上海将替代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汉语将替代英语风靡全球,孔子将替代柏拉图,作品成为全世界的人学习的经典。在这样美好的图景里,中国将会走到哪里?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紫江学者许纪霖提出了另一种担忧。
“中国是‘被推到’世界舞台中心的,事实上它还没有准备好。”8月21日下午,许纪霖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富强与文明:现代中国的强国梦》讲座中直言。最近,中国人被指丧失慢的能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许纪霖认为这关系到中国崛起之后该何去何从,在他看来,中国需要从富强走向文明。

 

 

二、重大学术活动

 

1、 基地举行的学术活动综述


(1)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的新开展——“社会思潮、文化变迁与中国道路:20世纪的经验”学术研讨会侧记


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哲学系与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社会思潮、文化变迁与中国道路:20世纪的经验”学术研讨会,2010年6月27日至6月30日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举行。
开幕式由思勉高研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主持。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教授出席会议并作大会致辞。
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首席专家高瑞泉教授陈述了会议宗旨:中国的崛起在当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古老的大国的重新崛起走过了曲折的道路,20世纪更是呈现为纷纭复杂的历史变迁。在刚刚兴起的关于“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讨论中,人们较多地注意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对中国发展的文化动因很少深究。事实上,离开了文化研究,不可能真正理解150年来的中国道路,也难以深切诊断当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另一个事实是,20世纪中国曾经流行过许多社会思潮,中国文化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对于众多社会思潮的深入研究,将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20世纪中国哲学-思想的历史,而且将推进对于中国道路的新认识。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和台湾大学等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和现代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云集一堂,与华东师大哲学系、历史系和学报编辑部的同人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中国哲学史学会前会长方克立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童世骏教授,分别就“文化体用论思维方式的现代境遇”和“中国模式与中国问题”等总体性问题发表报告。与此相关,清华大学哲学系胡伟希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萧功秦教授则对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类型以及当代思潮现状发表了论文。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许苏民教授撰文论述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与传统思想的复杂关系。
对于引起了学术界持久兴趣的民族主义思潮,与会专家对其重要性具有高度的共识,因为民族主义早就成为20世纪中国各种思潮的底色。围绕民族主义思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郑大华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胡逢祥教授、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高力克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蔡志栋博士、华东师大哲学系博士后研究魏小巍等,分别从其理论建构与演变、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来源,章太炎的思想个案,以及民族主义如何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等问题提交了他们的研究报告。
儒学是另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话题。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许全兴教授、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分别就儒学复兴的定位与前景,以及儒家诠释学的当代发展,做了专门报告。来自台湾的三位学者的研究,特别注意到儒学在台湾的发展过程中与自由主义的关联。台湾大学语文中心主任陈昭瑛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蔡振丰教授和台湾市立教育大学教授李淑珍教授,分别就台湾儒者论儒学的普世价值、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徐复观的思想与实践个案等做了大会报告。作为呼应,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维武教授则从文化保守主义民主观念的百年变迁讨论了儒家与民主的关系。
与儒学密切关联着的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南开大学哲学系李翔海教授就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意义与问题做了报告,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兰芬教授则以汤用彤先生为例,具体讨论了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玄学”的命运。
对中国的现代性之塑造有决定性影响的进化论思潮,继续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陈卫平教授提交的论文讨论了中国近代进化论与中国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华东师学历史系许纪霖教授则着重讨论了清末明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如何呈现出现代性的歧路。
对于贯穿中国20世纪历史的自由主义思潮,不仅有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教授对于1940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的研究, 还有华东师大历史系刘擎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崔宜明教授从其重大学理与基本观念展开的讨论。刘教授的论文通过作为规范的个人自主性概念,探讨了如何走出启蒙的歧路;崔教授则从世界历史的总图景中讨论自由的论域。
为期三天的会议,集中展示了思潮研究的新成果,同时也正如《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在会议评论中所说,提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工作的新空间。
思勉高研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华东师大哲学系主任潘德荣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陈少明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吴根友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倪梁康教授,哲学系副主任张晓林等主持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派员参加了会议。
(魏小巍)

 

(2)我所举行“知识社会的出现:新的现代性?”中法学术研讨会


2010年9月16日,由思想所和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合作举行的“知识社会的出现:新的现代性?”中法学术研讨会在华师大闵行校区人文学院楼5303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杨国荣所长主持,来自中法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知识社会的出现:新的现代性?"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众所周知,今天,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民众、社群和知识分子都同样面临着“现代性”这一紧迫的难题:我们去往何处?如何去?这一问题需要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新的超越了民族和国际视角的才智,以进行全球化的考量。“知识社会”这种观念和各种“知识社会”形态的出现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新发展。当“知识社会”被置于多种多样的现代性概念之中时,它实际上开启了一种新的现代性、一种关于未来的新构想。它是一种社会景象。那么,这种“新现代性”能否带来一个新的“启蒙时代”?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我们必须通过深入的探讨才能理解种种争端,阐明真正的问题所在,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会上,杨所长首先对法国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了此次会议的意义之所在,他认为在谈论知识社会与现代性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种关系:知识和人类、知识与智慧、知识与价值等。接着法国里昂第三大学的Alain-Marc Rieu教授,巴黎索邦大学的Yves Jeanneret 教授,里昂高师的Jo?lle Le Marec教授、Eric Guillot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方旭东教授、华东师大的安维复、郁振华、刘擎等多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各自对知识社会和新现代性的认识。

 

2、 基地学术交流信息


 (1)“思与文”系列讲座(以时间为序)


—— 论古典学研究范式的创建:西方及中国


2010年7月2日,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巍副教授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人文楼人文沙龙做了题为《论古典学研究范式的创建:西方及中国》的讲座。哲学系、历史系等院系的师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刘梁剑老师主持。
建设古典学在今日中国的呼声时隐时现,但是对于这种呼声的回应也是关心、研究古典学的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张巍老师的讲座正是对这样的学术背景的一个回应。张巍老师从对"古典学"与"古典"的正名出发,考察了其词源与含义,得出现代英语中的"classic"的两种主要的含义,即广义上的"古典文化,特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狭义上的两个"古典时期"。在澄清概念的基础上,张老师谈了德国Altertumswissenschaft(古典学)兴起的原动力,介绍了经典作家温克尔曼(J. J. Winckelmann)提出的"古典理想",而这种"古典理想"又具有历史性与典范性。张巍老师进而围绕F.A.Wolf、U.von Willamowitz-Moellendorff等代表人物,勾勒了Altertumswissenschaft从18世纪后半叶至二战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F.A.Wolf的Darstellung der Altertumswissenschaft(《古典学概览》)一书最为重要,它发明了"Altertumswissenschaft"这个词。这样的历史发展中,可以概括出德国Altertumswissenschaft研究范式的一些基本特点:以古典语文学(klassische philologie)为基础与核心,百科全书精神,人文主义与历史主义的交融,等等。讲座的最后,张巍老师分析了德国Altertumswissenschaft兴盛背后的教育机制问题,强调了洪堡对德国中学和大学的改革,大学主要是进行文本练习与论辩的古典学研讨班,中学主要是人文中学的建立,这样的教育机制比较好地实践了"以学术为教育"的理念。
讲座会后,刘梁剑老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诸多同学就讲座的内容和张巍老师进行了交流,尤其谈到了中国在古典学中的地位或者说是中国建设古典学的问题。

 

—— 晚近的法国儒学研究
 

2010年7月5日,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邀请,法国东方语言学院王论跃教授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报告厅做了题为《晚近的法国儒学研究》的报告。王论跃教授曾在法国人文高师任教,现在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从事汉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对欧洲特别是法国近期的汉学、儒学的研究有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报告会由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主持。
王教授指首先对儒学在法国的传播历史做了介绍,他指出儒学从400年以前就慢慢地被介绍到了法国,特别是利玛窦为中国儒学文化在法国的介绍做了重要的贡献。法国是最先设立汉学教席的国家,在1814年的法兰西学院就设立了的汉学研究教授的职位,进而使对中国各方面的研究从教会层面扩大到世俗社会的层面,先后担任教授的有雷缪萨、沙畹、马伯乐、葛兰言、伯希和,再晚近的有戴密微以及谢和耐等。接着王教授主要报告了晚近以来中青年汉学家、儒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做了评述。他首先介绍了于连及其论著《过程与创造——中国文人思想导论》,指出于连之所以通过中国哲学研究来强调过程的重要性,是对目的性的一个否认,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中国哲学这一外来的思想,寻找西方思想的某种出路,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突破。王教授同时对毕来德的《反对于连》和于连的《反驳毕来德》也做了简介。接着他对程艾蓝及其主编的《中国当代思想》以及收录其中的重要文章如谢和耐的《王夫之的现代性》、杜瑞乐的《当代中国的实用主义诱惑》做了介绍,他认为《中国思想史》一书从文献、历史的角度阐述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直接翻译了多数哲学大家的著名言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报告会后,杨国荣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并有多位同学针对法国儒学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王论跃教授一一给予了解答。报告会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2)本所学者出访信息(以时间为序)


—— 许纪霖教授在日本爱知大学讲学
 

思想所常务副所长、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应日本爱知大学校长的邀请,在2010年7月1日到30日,作为访问教授到该校的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讲学。爱知大学地处名古屋,前身是在上海创办的东亚同文书院,是日本中部地区著名的私立大学。该校的中国学研究在日本位于一流,ICCS是日本文部省的卓越计划(COE)中唯一的研究中国的重点研究基地。
许纪霖教授在日本期间,为爱知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的博士生们开设了一门修学分的博士课程,在30节的课程之中,许教授为他们系统讲授了从晚清到当代的中国思想史,该课程还通过先进的远程教育系统,向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博士生们直播。此外,在ICCS还举行了一场学术讲座,主题是:当代中国的知识人(1978-2010年)
此外,应神户大学人文学部的邀请,许纪霖教授还应邀到神户在神户大学和日本孙中山研究会作了两场演讲,主题分别是:“如何从富强到文明--在中国崛起的背后”、“辛亥革命一百年的思考” 并与神户大学人文学部详细讨论了两校以后学术交流和研究生交流的具体细节。
 


—— 本所多位教授应邀赴海外访学
 

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胡晓明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作高级访问。
2010年6月到7月,顾红亮到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访问。在访问期间,作“新儒学的电影表达”的学术报告。
2010年7月1日-30日,许纪霖教授应邀在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部担任访问教授
2010年8月起,顾红亮教授作为2010-2011年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到美国哈佛大学访学。
陈赟教授在美国从事访问研究一年,于2010年8月18日回国。
2010年9月21日,姜进教授应邀赴加拿大温哥华UBC访问讲学。

 


三、基地重大项目进展

 

1、许纪霖:中西思想史中的政治正当性研究
 

本课题目前已经进入尾声,进入最后的交稿、定稿工作。
在2009年8月暑假期间,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华东师大举行一次内部的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交流完成部分的初稿,二是就课题的最后一部分:“古今中西对话:政治正当性的若干问题研究”进行深入的讨论。讨论结束之后,根据录音整理成对话体讨论稿,再发还给所有课题组成员进行进一步补充修改。
目前,大部分成员已经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另外还有个别的成员正在紧张的初稿修订之中。
整个课题预计将在2010年年底正式结项。

 

2、 陈嘉映: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
 

按照原设想,成果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20世纪中国伦理学的梳理、叙述与刻画,以及对材料的简短评论;另一部分是集中讨论20世纪中国伦理学所处理的问题和隐而未发的问题。搜集资料的工作已大致完成,已进入写作阶段。第二部分的完成需要参照西方伦理学尤其是西方20世纪伦理学来进行。作者除系统研读威廉姆斯、麦金泰尔、罗尔斯等多种著作外,格外重视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编译了《维特根斯坦文选》,已由新世界出版社于今年1月出版。译出J.L.奥斯汀,《感觉与可感物》,已由华夏出版社于今年4月出版。发表了数篇论文:《普遍性:同与通》〔载于《中国文化》,2010春季号〕、《论理词与论理》〔载于《哲学分析》第1卷第1期〕、《看法与论证》〔载于《逻辑学研究》,第3卷第2期〕。

 

3、胡军:中国现代直觉论及直觉主义研究
 

现正进入结尾阶段。目前已完成的有柏格森思想在中国流传及其影响、梁漱溟以直觉理论解读传统儒学思想、熊十力关于“真的自我的认识”、贺麟的知行合一与直觉论、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的部分也已完成。现正在做的是修改完善冯友兰关于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的部分,估计在十月下旬能够完成这一部分。最后重点做的部分就是整个项目的“导论”。“导论”部分试图讲清楚“直觉论”或“直觉方法”的基本含义。而要真正能够讲清楚直觉方法或直觉要必须联系到分析的方法,分析方法是西方哲学的的主要的方法。本“导论”认为,直觉与分析方法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为补充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两者在哲学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有区别的,分析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方法,但是直觉却不能说只是一种方法,而是可以更进一步说是一种境界、一种对事物或思想的单刀直入式的把握。“导论”重点在讲清楚,中国直觉理路的来源。可以说,柏格森哲学思想传入中国思想界,是中国现代直觉思想一个来源,但仔细考察中国思想,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说,其实中国传统思想界虽对于思想方法从未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所以也就没有西方所谓的直觉方法、分析方法、归纳方法等的分类,但中国传统思想也就因此不自觉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直觉的特色。正是在此意义上,冯友兰认为他自己的负的方法主要是来于道家耳朵、禅宗的和中国诗歌。他将负的方法称之为直觉方法,虽在名义上与柏格森相去不远,但在他看来,他的负的方法主要的还是来于中国传统思想的。

 

4、杨国荣:意义世界研究
 

本课题已于2010年8月递交结项申请书,正式申请结项。

 

5、胡晓明: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成研究
 

本项目按计划进行中,已经完成了部分章节的撰写。项目阶段性成果《真隐士的看不见与道家是一个零?》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第47卷,第3期。
文章指出鲁迅、钱锺书对中国隐士文学的传统缺乏正面认识。他们有二元化的思维,即中国文人不是帮忙,就是帮闲,于是中国文学只是程度不同地维护统治而已。他们只是从上往下看,几乎全是从统治术的角度理解隐士问题,无视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论述,即思想史上“道统”(即士君子传统)的观察角度。因此,在求真求实上他们无疑有识见,然而在求正大与通识方面,毕竟与隐士传统隔阂。这一隔阂是现代文学史家最重大的古今之变,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是当代学术史上急迫的思想课题。本文还从严陵诗学传统的意义与当代隐士诗人的事实两个层面,再认中国历史中隐士的真实生命及其存在意涵。

 

6、盛邦和:中国与日本:近代思想历程中的亚洲认识


《中国与日本:近现代思想历程中的亚洲认识》项目的研究由中国思想部分及日本思想部分组成。本年度第三季度主要从事中国部分研究。赴上海及外地购买和复印与本课题有关资料的工作在进行中,并与日本学者联系,购日文论著多部。
第三季度发表的成果论文《海运、海商、海军、海权——魏源思想中的“海国”理念》,于《福建论坛》2010年第6期刊登。文章指出魏源《海国图志》体现的近代中国最初的“亚洲认识”与“海国思想”;《生态自然与社会历史的辨证叙说》,论东亚于近现代的“生态定位”,如马克思预见,太平洋航线的开通,必将改变东亚的社会生态自然,必将使中国脱离旧航道,驶入新时代。该文论魏源《海国图志》体现的近代中国最初的“亚洲认识”与“海国思想”。
另有多种成果即将发表:
1、论文《生态自然与社会历史的辨证叙说》,将于《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发表。该文论东亚于近现代的“生态定位”,如马克思预见,太平洋航线的开通,必将改变东亚的社会生态自然,必将使中国脱离旧航道,驶入新时代。
2、论文《章太炎亚洲观叙识》,将于近期在《中州学刊》发表。内容提要:章太炎宣传亚洲文化,用国粹“激动种性”,以“驱除鞑虏”,建立民国;主张“亚洲和亲”,建立民族纽带,以“反对帝国主义”;而其值“五四“新潮席卷之际,孜孜于“亚洲古学”,寄思于“旧日文明”,则落后于形势,站到了新文化的对面。
3、论文《德富苏峰思想考察》将于《思想与文化》第十辑发表。论日本亚洲主义演化为侵略主义与文明倒退主义,于日本近代史上留下重要的思想轨迹。由德富苏峰倡导的平民主义本可以走出与亚洲主义不尽相同的道路,而随着侵略主义成为日本主流思潮与国家意志,德富苏峰的平民主义也随之右转,发生所谓的思想“变节”,一变为侵略主义、军阀专权主义与文明倒退的思想。

 

7、顾红亮:现代中国的责任思想研究


《现代中国的责任思想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如下:1,项目负责人顾红亮在2010年6月至7月间到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就责任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有关教授交换意见,了解研究的动态。2,负责人顾红亮的两篇关于责任问题研究的文章《启蒙与责任——康德和“五四”思想家的启蒙观》、《责任与他者》同时被收录进赵轶峰主编的《当代中国思想探索中的“责任”观(2001-2009)》一书中,该书汇集了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责任问题研究的主要文章,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3,课题组发表论文《张君劢的精神真空论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人文杂志》2010年第4期),介绍张君劢对于中国人精神生活真空化现象的论述,分析精神真空与知识分子的责任心的关系。

 


四、优秀成果推介

 

1、《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杨国荣教授新著《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2010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为杨教授承担的基地重大项目“意义世界研究”的最终成果。
内容提要:
本书以“成己与成物”为视域,具体考察意义世界的不同形态及其深层内涵。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意义不仅呈现为观念的形式,而且也体现于人化的实在。前者(意义的观念形态)既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又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的内涵,并展开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后者则意味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并由此使本然之物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价值理想。
意义的不同形态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彼此关联,并具体展现为多样的意义世界。作为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历史产物,意义世界以人对存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的存在)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后者同时表现为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对意义世界的以上理解,意味着扬弃传统的心性之学、当代存在主义以及分析哲学、科学主义对意义之域的狭隘规定。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内在地涉及意义世界的生成如何可能的问题。所谓如何可能,也就是这一过程展开的根据和条件,后者既涉及内在的人性能力,也关乎外在的普遍规范,由此展开的分析,同时也渗入了对康德哲学、现代的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从成己与成物的视域考察意义世界,更多地体现了哲学理论层面的沉思。当然,这种思考又以哲学史的回溯以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为其背景。

 

2、《另一种理想主义》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许纪霖教授新著《另一种理想主义》于2010年8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在“新三级”(77、78、79级)大学生进校三十年之际,在全国知识界选择了30个具有代表性的新三级学人,每位每年选择一篇文章,出版了一个“三十年集”系列,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集中展示了作者三十年来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的心路历程和代表性成果。该系列被2010年上海书展评选为十大优秀图书之一。
内容提要: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3、《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杨国荣教授新著《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2010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人贵在志于道。道的具体内涵可以不同,但它总是带有某种理想的形态。作为一种超越的追求,理想(道)往往以强化的形式,凝聚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目标的理解和设定。在这一意义上,可以把自我实现看作是走向理想之境的过程,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缺乏理想的人,在尘世的的喧嚣中往往或者麻木,或者沉沦,乃至最终失去本真的自我。唯有志于道,才能建构自我安顿的内在根据,并不断在二重意义上实现超越:拒斥世俗的同化,始终坚持崇高的人生取向;化本然的我为应然的我,展现自我的潜在价值。前者是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后者则是对内在自我的超越,二者构成了同一过程的二个方面。正是通过如上过程,主体逐渐由迎合躁动的异己世界,转向自我本身的提升和完善,并在理想的洗礼中卓然挺立。

 

4、《燕园哲思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胡军教授新著《燕园哲思录》2010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本书汇编了作者在北大哲学系求学与工作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对北大精神的解读,和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本书基于急剧膨胀分化、迅速传播延伸的实用性知识体系和弥漫笼罩于整个社会的极具功利性的技术文化的分析,对大学的使命、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终极旨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哲学的本质、意义、目标、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梁漱溟、冯友兰、贺麟、张岱年、朱伯昆等哲学系前辈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5、《新华文摘》刊登杨国荣教授讲演“中国文化中的‘道’” 
 

《新华文摘》2010年第17期刊登了杨国荣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讲演“中国文化中的‘道’”。
内容提要:
“道”的原初含义之一是“道路”,道路又可以引申为行走的意思,所谓“道,行之而成”。道又有言说之意,并体现为真理。与之相联系,道的追寻内在地包含言和行、知和行的关系。无论是言说,抑或真理,都有如何具体落实和践行的问题。道所内含的如上含义,同时也规定了理想人格的存在方式: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总是内在地指向知和行、言和行的统一。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这是中国文化所反复强调的,这种观念同时也是“为道”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