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判断词"是"的问题,历来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关的 诸多问题仍然是一大谜团;近年来,"是"又成为哲学界关注的热点。哲学界的讨论,与 我们讨论了整整大半个世纪的汉语判断词"是"的问题有密切关系。当我们超越传统语 言学,站在语言哲学的高度而又以严格的语言科学方法来探讨"是"的问题时,我们发现, "是 "之所以发展为判断词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它自产生之日起就与西语(本文在 未加特别说 明时以英语为例)to be相当,即集形而上学之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个核心观念于一身。
一 to be 与形而上学的三个基本范畴
我们之所以在汉语系词或判断词"是"的问题上面临许多困境,是因为我们所面对的 远不止 是一个语言学层面的词汇问题或语法问题,而且涉及到深层的哲学-文化观念及形而上学的 根本问题--对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理解。但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传统的语言学是 "外在的句子理论",把"'是'降格,弄成为' 系词'"。[1]这是我们无法解 开 "是"问题的斯芬克司之谜的原因。而对哲学界来说,全部哲学范畴中没有一个比"是"更 为重要的了,因为它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形而上学核心范畴的语言形式,以至于从某种意义 上可以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对being意义的探索史。
形而上学的三个核心范畴本在、存在、存在者,在西语中不是体现为三个词,而是一个词, 即系词 to be。这是因为西语是形态语,这三个基本观念是由 to be 的不同形态承当的: 动词形态(am/is/are)即存在,动名词形态 being 有"本在"、"存在者"两个意义,be ing 表示"存在者"时,可带上复数形态即 beings;表示形而上学最高概念"本在"时, 它不能带复数,而且须大写为 Being。本在 (Being)又叫"本真"[2],指本真状态 ,即万事万物之最终的原因;存在者(beings)是本在所显现出的各种具体形态,亦即世界万 事 万物;存在(am/is/are)是本真状态的展现或外化于世。下面是古希腊语、英语和德语系 词的相应情况:[3]
形态
语种
原形
动词名词名词
存在(判断)本在(本真)存在者
希腊语einaieimi/estinOn/eonto on/ousia
英语to beam/is/areBeingbeings
德语seinseinSeinDasein/Seiende
" 存在"作为"本在"或"本真"的基本展示方式,其重要功能之一表现为"断真" 。所谓"系词"是从语言学的语法角度讲的,从逻辑学角度讲,它的作用就是断真。断真问 题和本真问题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同时,断真问题与存在者问题也 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因为没有存在者就没有断真对象,也就没有断真问题。
二 汉语"是"与"本真"、"断真"和"存在者"
关于汉语"是",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各有其困惑。语言学界的困惑是:"是"的意义系统和 功能极为复杂,这些意义或功能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比如先秦的"是"一般认为是近指代 词,可是一个代词怎么会发展成一个判断词?哲学界的困惑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三个基本观 念本在、在者、存在是由 to be 的不同形态表示的,而汉语的"是"虽然意义上与西方的 to be 接近,但没有名词性,该怎样准确地对译西方 to be 这个概念?语言学界的困惑源于 对哲学存在论问题的不了解,而哲学界的困惑则源于对汉语"是"的历史的不了解。虽然在 现代汉语中"是"主要只用于断真,即只用作判断词,但在历史上,"是"却并非只有一种 词性、一个意义,只是由于汉语属于非形态语,它的不同词性都只用"是"一个形式体现。
1.汉语"是"具有"本真"和"断真"意义
" 是"产生之初即有名词性的本真义,即"实事求是"之"是"。《说文解字》:"是,直 也,从日正。"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 "以日为正,则正于日也。"《尔雅·释言》:"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 "《说文》、《尔雅》对"是"的意义的解说,历代语言学家从未提出异议。仔细分析"是 "字的形体和古人对它的解释,可以看出"是"包含两个因素:准则、断定。"日"即准则 ,以"日"为标准断定其他事物是否"直"、"正"即为断定。以"日"为准则,反映我们 祖先原始时期的存在论观念--自然神崇拜。"日"即万事万物之源,即"本在"或"本真 "。《尔雅》所谓"法则",是将抽象的形而上学观念具象化的一种表述。"法",《尔雅 ·释诂》:"法,常也。"这个"常"是常理、规律之意;如果将它形而上学化,就是"道 "。所谓"实事求是"之"是",就是指的这个形而上学之"道"。"道"是我国形而上学 的最高范畴,就此而言,"道"就相当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本在"。因此,"是"从产生之 时起就含有"本真"意义。如果说"是"的"日"是"本真"义,那么以"日"为准则断定 世界万事万物(存在者)的性质即为"断真"。"是"作"本真"讲时,它是一个名词;表示 判断时,它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汉语"是"同西语 to be 一样,既含有名词性 Being 的"本真"义,又含有动词性 am/is/are 的"断真"义。
2.汉语"是"具有"存在者"意义
但" 是"在上古文献中主要用作近指代词,如:"*&有二陵焉。......必死是 间,余收尔骨 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 是夫!"(《论语·述而》)因此,语言学界关于判断词"是"的讨 论从一开始就定位在"是"是什么时候由代词变成判断词的。这个定位有一个预设:代词" 是"与判断词"是"是两个不同的词。可是,为什么代词"是"会变成判断词"是"?上古 指代词"斯"、"兹"、"乃"都是代词,为什么它们没有发展为判断词?
王力先生对"是"为什么发展成了判断词有一个解释:"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 '是'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是'字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这样就渐渐产生 出系词的性质来。"[4]王力先生所说的是上古文献中常见的这样一种情况:"挟 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下》) 王力先生首先把"是"看作代词,将它解释为复指前面的主语,而把"是"后的成分 看作谓语,因此这个"是"是处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但对这类处于"中间"的" 是",还有另一种意见:这类"是"为判断词。其重要论据是《论语·微子》中下面一段对 话:"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这里有两个事实支持"是"为判断 词的意见:"是鲁孔丘之徒与"的"是"只能讲成判断词;"为"与"是"交替使用,作 用相同,而"为"具有判断功能是基本共识。
认真考察这两种长期争论而没有结果的意见和他们的论据,就会发现更多的问题:第一,争 论双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是"和"为"的语法位置不同。"为" 判断句,有两个问 句,两个答句。问句的"为"前都带有主语,只有答句明显的是省去了主语。而三个"是" 判断句,[5]有两个问句,一个非问答句,"是"却无一例外都居于句首。第二 , 如果"是""此""斯"都是近指代词,这类"是"又作主语,为什么同样是近指 代词的" 此""斯"不能出现在这一位置上,就是说不能替换这个"是",而"是"却能替换看起 来 处于同样位置的"此""斯"呢?例如:"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 必不行。" (《左传·文公七年》)例中的"此"可用"是"替换。这表明" 是"具有"此""斯"的语法功能,又超出它们的语法功能。"是"的这一超出"此""斯 " 的功能,是不是就是"为"所具有的判断功能呢?第三,一个词的发展变化总有其内在的 根据,"是"也不会仅仅因为外在的原因就由代词变为判断词,代词和判断词之间有什么内 在的联系吗?
上述两派虽然观点截然不同,但却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是沿着非此即彼的思路进行的。其 实,这类"是"既不是纯粹的代词,也不是纯粹的判断词,而是同时具有代词性和判断性的 判断性代词。我们已经看到"是"只能居于主语位置,而且能替代近指代词"此"" 斯", 这 充分说明"是"确实具有指代功能;但"是"却不仅有代词性,还有超出指代词"此""斯 "的判断功能。
我们知道,语言的形式是语音,不是文字。要认识语言现象,就必须摆脱文字的干扰,直接 从语言形式--语音入手。语流结构的松紧,反映语言结构的层次:层次高、结构关系松散 的就读得较为舒缓;层次低、结构关系紧密的必然读得相对紧凑。主谓结构较之述宾结构层 次高,读得就较为舒缓;述宾结构较之主谓结构层次低,读得就较为紧凑。"此""斯" 与其后的成分之间有一个语音间歇(表现为"此""斯"读音延长),反映出二者之间结构较 为松散;"是"和"为"与其后的成分之间相对而言没有语音间歇,反映出二者之间结构较 为紧凑。这就是说,语音上反映出"此""斯"在其语流中是居于主语位置,它们与其后的 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为主谓关系;"是"与"为"在其语流中居于谓语的述语位置,与其后 的成分之间的关系为述宾关系。这说明,这类"是"确有超出"此""斯"的、与"为" 相 同的判断词功能,即"是"一身而二任,同时具有代词和判断词的功能。当主语为复杂短语 时,用"是"复指这个复杂短语、同时兼表判断。
发现这类"是"同时具有指代功能和判断功能,就使过去长期争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为什么"是"能替换"此""斯"?因为"是"具有指代功能。为什么"此""斯"不能 替换"是"?因为"是"还具有判断功能,而"此""斯"只具有指代功能,没有判断功能 。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能换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知 也"?[6]因为上古判断句主语为复杂短语时,用"是"复指这个复杂短语、同时兼 表判断,"知也"是判断句的宾语,它前面是主语和系词的位置,而"为"只有判断功能, 只能填补系词位置,而无法填补主语位置;只有一身而二任的"是"才有资格出现在"知也 "前主语和系词的位置上。
剩下的问题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判断词"是"与指代词"是"有什么内在联系?这 才是"是"的斯芬克司之谜。这是语言学无法解决、更准确地说是语言学无法提出的问题。 语言学的困惑是:判断词"是"与指代词"是"有什么内在联系?而哲学的困惑是:汉语的 "是"为什么没有名词性的"存在者"意义?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汉语"是"有"本真"(准 则)和"存在"(断真、判断)意义,但似乎还缺少 to be 的 beings所有的"存在者"意义 。然而当我们把语言学的问题和哲学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一切便豁然明朗,语言学的问题正 是哲学所寻求的答案:"是"的近指代词意义就是形而上学"存在者"的汉语形式。
存在者(beings)概念指世间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它是本在(本真) 的显现形式。"存在者 "对本在来说总是具体的,但又不等于某个具体存在者。因此,名词性的"存在者"在语言 上体现为同属体词的、可以代表任何事物的指示代词"是"(此、这、这样),这是完全合乎 逻辑的。这样,正如古希腊语、德语和英语一样,汉语的"是"也是一身三任,同时具有" 本真"、"断真"、"存在者"三个义项;不同的是西语的系词是以不同形态体现这三个基 本观念的,而汉语是以"shì"这个惟一语音形式表示这三个观念的。其对应关系如下:
形态
语种
原形
动词体词体词
存在(判断)本在(本真)存在者
希腊语einaieimi/estin
英语to beam/is/are
德语seinsein
动名词
On/eon
Being
Sein
动名词
to on/ousia
beings
Dasein/Seiende
汉语是是名词是代词是
三 "是"的"本真"意义与判断词
对语言学来说,判断词仅仅意味着和某种句型相联系的一个语法词;而对哲学来说,它意味 着存在论观念的全部秘密。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是"不是一个自身没有意义、纯粹只是一 个语法标记的语法词,它本身蕴涵着"断真"意义和判断标准"本真"的意义。这样我们也 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汉语发展史上,那些曾起过判断作用或曾经常起判断作用的词,如"惟 "、"为"、"乃",都没有发展成为判断词,因为从形而上学角度讲,它们都不具有形而 上学意义,或者不具有形而上学的最高意义。
"惟"在上古文献尤其《尚书》中起判断作用,如《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 惟*'泥,厥田惟下下。"《说文·心部》:"惟,凡思也。"《尔雅·释诂下》:"惟,思 也。"这就是说,"惟"的本义泛指思维,这是一个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与上述存在论意义 的观念无直接关系。但是思维与判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思维的形式就是判断推理。 这大约是"惟"曾起过判断作用的原因。
"为"从上古起就常常起判断词作用,如前文所举《论语·微子》:"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考 察 甲骨文"为""从爪, 从象","卜辞作手牵象形......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因此,从 哲学的角度讲,"为"是个形而下的普通动词,即没有发展成判断词的内在依据。[7 ]
"乃"在上古也起过判断词的作用,如《史记·高祖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中古以 后在口语中逐渐丧失了判断性。关于"乃"的本义,《说文》:"乃,曳词之难也。象气之 出难。""乃"显然也与形而上学无关,因此也不可能成为判断词。
总之,这一组不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词,虽然历史上起过判断词的作用,但最终都没有成为 判断词;而"是"之所以能发展成为语言学意义上的判断词,不是任何语言学意义上的原因 ,而是因为它是集"本真"、"断真"、"存在者"意义于一身的汉民族形而上学核心范畴 的语言形式,它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判断性,因而注定会发展成为判断词。
注释: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99,第398页。
[2]" 本在"(希腊语on)旧译"本体"。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就 误入歧途,从对"存在"本身的探究转向了对"在者"即"本体"(某种实体)的研究,"本 体"术语意味着对on本身包含的丰富意义的狭隘化和片面化。故国内哲学界已倾向于采用" 存在"这一译语。由于汉语"存在"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为便于区分,本文将动词"是 "(系词)用"存在"表示,将名词"是"以哲学界就此概念使用的另外两个术语"本在"或 "本真"表示。
[3]参见《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27~29页;余纪元:《 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王路:《"是"之研究述评》,《哲学动 态》1999年第6期。
[4]王力:《汉语史稿》,科学出版社,1958,第353页;《汉语语法史》,商务 印书馆,1989,第194页。
[5]为避免牵扯其他问题,此处不讨论"是也"形式。
[6]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第186页。
[7]至今我们有时仍以"为"替代判断词"是",但从古至今,它不是在任何情况 下都能替代判断句中的"是"。"为"究竟具有判断词"是"的哪些功能,为什么它能具备 这些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