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工作简报
2003年第3期
杨国荣教授出席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
杨国荣教授于2003年8月10日至15日出席在土耳其举行的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是层次较高的国际哲学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世界各国很多著名哲学家,如哈贝马斯,都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对全球问题的哲学”。杨国荣教授在本次会议中担任“伦理学:东方与西方”专场主席,并作专题发言。
杨国荣教授出席国际中国哲学大会
杨国荣教授于2003年8月15-20出席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是层次较高的国际哲学大会,每2年举行一次。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现代全球化世界的人类意识资源”,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近7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杨国荣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存在与价值:中国哲学的视域”。他在发言中指出:从人的视域考察事物,往往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即:“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应当成为什么?”“是什么”关注的首先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意味着什么”追问的是事物对人的存在所具有的意义,“应当成为什么”则涉及是否应该或如何实现事物对人的存在所具有的意义,后二者在不同的层面上关联着价值的领域。“是什么”与“意味着什么”及“应当成为什么”等可以看作是作为存在者的人对存在本身的追问,而上述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则展示了存在与价值的联系。由此,杨国荣教授认为:就更广的论域而言,存在的统一性体现为只有这一个世界。只有这一个世界的涵义之一,在于这一个世界本身并不以二重化或分离的形式存在;后者同时涉及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存在的具体性既在于事实层面不同规定的互融,也在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以只有这一个世界为前提,事实与价值呈现为同一存在的相关规定:二者统一于这一个世界。
杨国荣教授进而强调:价值意义在观念层面的实现,主要涉及“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将关注之点转向价值意义在实践层面的实现时,存在与价值的关系便相应地指向了“应当成为什么”这一问题。如果说,与“是什么”相关的事实判断包含描述性意义、相应于“意味着什么”的价值判断具有评价的意义,那么,“应当成为什么”的问题则更多地与规范相联系。从休谟以来,哲学史上曾一再探讨从“是”到“应当”的推论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这一类的推论,在内容上对应于从描述到规范的进展。从纯粹的逻辑形式看,在“是”与“应当”之间,似乎缺乏内在的蕴含关系:如休谟所说,从“是”之中,确乎很难推绎出“应当”。然而,如果将存在与价值联系起来,则情况便会有所不同。在价值论的视域中,凡是真正有价值者,便是应当成为现实的;当我们判断某种存在形态是有价值的时,这一判断同时也蕴含了如下预设,即相关的存在形态或价值“应当”成为现实;引申而言,惟有能引向正面价值的事,才是“应当”做的。在这里,评价显然具有中介的意义:只有在完成事实判断之后进一步对事物或行为的价值意义作出评价,才能由此引出“应当”与否的要求。
最后,他指出:无论是康德所批评的旧形而上学,抑或康德所理解的纯粹形态或形式的形而上学,在总体上确乎未能超出说明和解释世界的视域;而以说明或解释世界为哲学的主要或唯一职能,显然未能把握哲学的真正意义。如前所述,就形而上学而言,它所追问和关注的问题不仅涉及“是什么”,而且包括“意味着什么”以及“应当成为什么”,以存在与价值的统一为这个世界的现实形态,“是什么”的追问在观念与实践的层面都导向“应当成为什么”的关切,后者意味着由说明世界进而指向变革世界。在这里,作为存在理论的形而上学在确认价值与存在统一的同时,也从本源的方面展示了哲学的规范意义或实践意义;以往的哲学满足于说明世界,其根本的问题即在于将存在的关注仅仅限定于对“是什么”抽象思辨及如何达到“是”的先验考察,从而忽视了存在理论的全部丰富性。
杨国荣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多兴趣,认为这是从中国哲学的背景出发,对现代西方哲学一个重要问题的回应。
本所研究人员出席学术会议
2003年8月17-20日,易惠莉教授在上海出席由上海中山学社主办、江浙沪皖中山学社协办的“辛亥革命前东南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宣读论文“二十世纪初上海官绅商结合的实业活动”。论文以详尽的资料揭示了二十世纪初年上海实业活动中官绅商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2003年9月8日至9日,童世骏教授在北京香山国际商旅饭店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对话中的政治哲学”国际研讨会,并宣读“国际政治中的三种普遍主义”的论文。论文提要如下:尤根·哈贝马斯近来对美国全球战略背后的所谓“自由民族主义”观念的批评,与他对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基本设计的批评,有相似之处。这是意味着罗尔斯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接近自由民族主义的理论呢,还是意味着哈贝马斯对罗尔斯的批评不成立—至少不适用于罗尔斯的国际政治理论—呢?本文对这两个问题都作了否定,并认为其原因在于罗尔斯政治理论作为一种“虚拟对话的普遍主义”介于自由民族主义的“独白的普遍主义”和哈贝马斯的“对话的普遍主义”之间。
2003年9月26日下午1点半,本所研究员许纪霖、王家范、罗岗、高瑞泉等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联大楼3楼出席“杜亚泉的调适思想”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章清、高力克 李天纲 田建业(杜亚泉的亲属)等人。会议就杜亚泉的调适思想以及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讨论,会议气氛十分热烈,这对于国内杜亚泉研究以及思想史研究无疑是一次很好的促进作用。
2003年9月25日至29日,杨国荣教授于出席在桂林举行的“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學術思想評論》主編賀照田來本所做學術報告
2003年7月29日,《学术思想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贺照田先生来本所做了题为“当代中国思想的历史性格及其内层问题——以当代自由主义的变迁及对其批评为中心的考察”的学术报告。报告以甘阳与汪晖两个人物为中心,阐述了当代中国思想脱历史的性格的形成及其渊源。
九十年代重大思想文化论争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在上海举行
2003年7月30日-8月1日,许纪霖教授主持的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九十年代重大思想文化论争研究”课题组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首次会议。课题
到会人员除高力克未到场之外,其余均到。课题组成员就每人的题目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确定了本课题的写作方法与体例,并且就课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讨论。课题研究分工与研讨内容如下:
一, 论战的由来 罗 岗(华东师大中文系)
二, 文明冲突与民族认同的论争 程亚文(中国军事科学院)
三, 关于学术规范的论争 贺照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四, 关于后现代与后殖民文化的论争 雷启立(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五, 关于人文精神(含道德理想主义)的论争 倪文尖(华东师大中文系)
六, 关于鲁迅与格瓦拉的论争 王晓渔(上海师大历史系)
七, 关于激进与保守的论争 宋 宏(华东师大社科部)
七, 关于市民社会的论争 成 庆(华东师大思想所)
八, 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 高力克(浙江大学国际文化系)
九, 关于制度创新的论争 赵 浔(北京大学中文系)
十, 关于社会公正原则(含市场与道德)的论争 刘 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所)
十一,结论:对论战的总结 许纪霖(华东师大历史系)
会议就各自分工研究的内容作了详尽的交流与对话,打开了研究思路,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所组织申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
2003年8月29日,思想所召开校内全体研究人员会议,讨论申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参加会议者有杨国荣教授、童世骏教授、许纪霖教授、刘仲宇教授、陈映芳教授、叶斌、毛尖、成庆、陈赟、王玲等等。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决定由童世骏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此一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申报表格与材料也已经完成。除首席专家以外,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杨国荣教授、许纪霖教授、刘仲宇教授、陈映芳教授、文军副教授、叶斌副教授等等。课题组除了本所的骨干以外,还包括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的科研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近30人。
本所编辑、出版《思想与文化》第三辑
本所主办的连续性学术丛刊《思想与文化》已经出版两期,第三辑已经编辑完备,现正在出版过程中,估计本年度十一月分可以面世。《思想与文化》第三辑包括“中西之间”、“文化源流”、“史与思”、“现代性之维”、“方法·语言·逻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文化的政治向度”等栏目,主要论文有成中英《对哈贝马斯进路的儒学反思》、胡逢祥《现代学术的建立》、盛邦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三种理论》、杨国强《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王铁仙《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童世骏《多重现代性观念的规范内容》、杨国荣《存在与方法》、陈嘉映《哲学中的语言学》、林琪《20年代梁漱溟思想的转折》、朱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建构》等等。
本所出版电子期刊《思想与文化》季刊
本所编辑出版《思想与文化》电子期刊,《思想与文化》电子版为季刊,园地公开,以推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为主要宗旨,力图为国内外进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的研究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电子平台。《思想与文化》(电子版)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类研究文章为主,兼及古典与当代文化政治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发表论文不受字数限制。浏览本刊可从点击“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而后选择“在线期刊”(下翻第3页)即可以进入。为了使本刊切实地发挥作用,本所专门成立了电子期刊编辑部,编辑部由三人组成:刘擎(原香港《二十一世纪》副编辑、香港《世纪中国·时代周刊》编辑)、陈赟、唐小兵。《思想与文化》(电子版)第一期已经刊出,第二期也将于近日刊出。
本所准备英文版网页
本所创办的网上学术刊物《思与文》在为期不长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大的点击律,其影响稳步上升,现在它已经成为面向海内外的探究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中文学术平台。为进一步扩大本所的影响,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本所,为在更多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者与本所之间建立桥梁,本所现筹备思想所英文版网页,网页地址仍然为www.chinese-thought.org。英文版网页将包括基地情况介绍、本所学人简介、重要学术成果简介以及所内外学者撰写的关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英文论文。英文版网页将在10月下旬登出。
杨国荣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学术论文
杨国荣教授的论文《存在与方法》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发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作为当然之道,方法既以现实之道为根据,又规范现实本身。从形而上的维度看,思维的秩序、行动的秩序、存在的秩序相即而非相离,这种相关性在本体论的层面体现了方法、实践、存在之间的深沉关联。以理解为形式,通过世界的敞开与自我的去蔽,方法在切入存在的过程中,又进一步融入人自身的存在。存在与方法的如上关联在沟通人的存在与世界之在的同时,也具体显示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
许纪霖教授在《历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应《历史研究》杂志社之约,许纪霖教授撰写了《紧张而丰富的心灵:林同济思想研究》,发表在《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上。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林同济作为战国策派的重要成员,是以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出现的。事实上,在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中,林同济体现出三种境界:国的境界、力的境界和宇宙的境界。从竞争的的民族主义到尼采式的战士式人格,最后回归于宇宙的“天人合一”。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丰富而紧张的心灵:世俗与神圣的错位、“天”与“地”的紧张、功利与价值的冲突,这一切都构成了林同济异常复杂的内心世界。这证明了民族主义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价值和关怀所在。
杨国荣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引
杨国荣教授的论文《中国哲学研究的四大问题》被《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转摘,原文发表在《哲学动态》2003年第3期。论文从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方法论问题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哲学研究存在着的一种可能的方向。这一方向的特点是把哲学研究与哲学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海外来访
2003年7月25日与8月6日, 美国行为心理学者黄伟合博士二次来我所访问,本所杨国荣教授、童世骏教授就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等问题,与黄伟合博士作了内容广泛的交谈。
2003年9月5日,法国文学\人文科学高师中文系(Letters & Sciences Humanies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系主任王論躍( Frederic Wang)教授访问本所,与本所所长杨国荣教授进行亲切交谈,谈话的重点在宋明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Frederic Wang对明代王廷相思想素有研究,对于王阳明哲学亦有浓厚兴趣,他与杨国荣教授就王阳明哲学展开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