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工 作 简 报
2004年第2期
本期目录
头条新闻:
(1)本所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的评估正副所长、学术带头人针对专家组整改意见共商发展大计
(2)童世骏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启动暨学术讨论会召开
(3)应本所邀请《帝国》作者Michael Hardt和Antonio Negri受聘于华东师大并作演讲
本所举办“视觉文化与行为学”高级研讨班
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童世骏教授入选教育部首届社科委委员
杨国荣教授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本所与日本将来世代研究所、美国纽约大学国际高级研究中心达成合作事宜
本所研究人员出席有关学术会议
本所举办“思与文”系列学术报告
葛兆光、崔卫平、杨念群、倪梁康、林毓生、夏铸九、邓晓芒、Roger.T.Ames、胡晓明、
杨国荣、钱永祥、赵鼎新、陈嘉映、龙应台、Thomas Bender、Leonard Swidler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子课题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和“日常情境”召开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第二子课题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举行第二次研讨会
杨国荣教授作为教育部专家参加若干基地的评估工作
杨国荣教授在安徽大学作学术演讲
童世骏教授出访欧洲进行学术交流
郁振华出访挪威并作英文学术演讲
文军在美国进行学术访问
顾红亮副教授顺利完成在以色列的博士后研究,按时回国
许纪霖教授出访台湾
头条新闻(一)
本所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的评估
正副所长、学术带头人针对专家组整改意见共商发展大计
6月18日,教育部专家组来本所进行评估。评估组由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张宜宾任组长,由靳希平教授、贺来教授、郑万耕教授等任组员,评估专家听取了副校长陈群所作的报告以及本所所长所作的本所三年工作总结汇报,并对本所的六大课题进行了随机抽签,选取了其中三个进行考察,听取了杨国荣教授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向度》、李学昌《二十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崔宜明《中国现代伦理建设》等三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汇报,并对本所的基地设施、网络建设、图书资料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所顺利地通过了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经过三年建设,本所已经初步形成了学历水平较高、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基地科学研究成果突出,通过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特别是研究性学术网站,已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同时,能努力将学术研究与为现实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若干重要的调查报告和咨询报告。这些成绩的取得,均与学校较强力度的支持分不开的。
专家组进一步提出了整改意见:基地应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缩短研究战线,整合好不同学科、不同研究层次的学术力量,形成更加突出的研究特点和独有的研究方法范式;基地应该确立自己的中长期研究目标,明确自己在学术界的定位,以形成更大重大的标志成果;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的开放性,充分发掘学术委员会的决策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建设实体性研究机构的各项措施,加强图书资料室的建设。
针对教育部专家的整改意见,社科处处长许红珍教授、本所正副所长以及学术带头人共同商讨进一步发展大计。对于研究所的发展方向等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共识。
头条新闻(二)
童世骏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启动暨学术讨论会召开
4月5日上午,由我校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竞标成功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项目启动暨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该项目的启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校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会议由社科处处长许红珍主持,校党委书记张济顺、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张保生出席会议。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北京大学汪丁丁教授和王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炎教授、上海经济法律研究所所长梁治平教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河海大学等合作单位的有关专家,与项目课题组成员近30名学者一起参加了会议。
???? 张济顺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推动作用。张保生处长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并希望此项目能体现出攻关项目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联合研究的特点,在研究成果和研究形式上都能取得重大突破。张济顺书记和张保生处长在会议上还为新成立的华东师大社会调查中心揭牌。社会调查中心的成立将为该项目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 项目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总体设想。该项目下设六个子项目,分别为精神生活的理论研究、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专业领域、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提升当代中国精神生活的实践建议。在启动会议上,童世骏教授分别与各子项目的负责人杨国荣、文军、陈映芳、许纪霖、吕新雨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向项目的领导小组成员文军、叶斌、刘仲宇、吕新雨、许红珍、许纪霖、杨国荣、陈映芳、陈勤建、罗伟虹、赵修义颁发了聘书。
????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听取了各子项目的负责人所介绍的各子项目设想,一致认为该项目时代性强,研究意义重大,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有些学者提出,该项目要注意把人文学科的阐释方法与社会科学的实证方法有机结合,在课题设计中既要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边界界定清楚,同时又要把各学科融合起来,在方法论上起到一个示范意义。有些学者提出,调查研究不等于纯粹的现象描述,要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问题放在21世纪中国社会转变过程的大背景中考察,对精神生活本身进行反思,从而提炼出更高的对价值、终极关怀的关注意义。
???? 作为会议的延续,4月5日下午,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为主题的著名学者同题讲座在科学会堂举行。我校哲学系主任、本所兼职研究员陈嘉映教授主持,汪晖、汪丁丁、王焱、王炜四位知名教授与我校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对话。
头条新闻(三)
应本所邀请《帝国》作者Michael Hardt和Antonio Negri
受聘于华东师大并作演讲
5月25日下午,《帝国》作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和巴黎第八大学教授安东尼·内格利(Antonio Negri)应邀于我校科学会堂作《帝国与大众》的学术演讲。出席会议的有王建磐校长、国际交流处吴良平副处长和思想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以及全校众多师生。演讲前,王建磐校长向两位作者颁发了华东师大客座教授和顾问教授聘书。
《帝国》是哈特教授与内格利教授合作完成的著作,自从2001年在哈佛大学出版以来,已经被译为12种文字,并先后作为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读书目。二者是当今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此次华东师大之行是二人第一次访华的第一站,无疑更具特殊的意义。本次演讲主要涉及全球化政治方面的相关内容,针对其著作《帝国》以及即将出版的《大众》而言,采用对话的形式,由哈特教授阐述著作的主要内容,内格利教授进行具体说明和补充。
???? 整个演讲主要谈及四个问题,是关于当今世界的秩序以及开创另类方案的可能的政治策略。首先解释了“帝国”的概念,认为帝国是当今在全球层面上出现的一种新的主权形式,一种离散的、网状形态的主权,并将其在根本上与主要由欧洲大国、美国、日本在现代推行的帝国主义进行了区分。今天出现的帝国与现代帝国主义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不是建立在国家主权的基础上的,而是使得国内和国外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是全球性的,可以说是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同时,还强调并没有把帝国看作已经实现的事实,而视为一种趋势。
???? 其次,伴随着帝国概念中的全球主权的变化,在今天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非物质性劳动相对其他生产方式占据霸权地位的现象,它取代了以前的工业生产的霸权。所谓非物质性指的是它的产品,“非物质性劳动”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述评。也许更好的该当是将这种新的霸权形式理解为“生物政治的劳动”,也就是不仅创造物质产品,也创造人际关系乃至社会生活本身的劳动。“生物政治”这个述评表明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生产的霸权造成了劳动的更加抽象化,也意味着劳动的更高度的社会化。这种不断地创造共性以及不同的生产方式的趋同过程减少了区分种种劳动者阶层的质的差别,因此为我们称之为“大众”的劳工创造了一个共同政治规划的条件。
???? 第三,从对当代生产的分析这样一个视角,来重新评价社会主义传统中政治和经济策略的一些重要层面:在社会主义传统中仍旧存活的最重要的就是对民主和平等的渴求,正是这种渴求导致了社会主义政治的诞生。
???? 最后,作者探讨了区域政治规划和区域新交易这样较低目标的问题,认为帝国内的区域主义的规划有关截然不同的两面。一方面,合适的区域主义的帝国模式中贵族力量与君主因素忠诚地进行合作,这对帝国的稳定起到坚定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地区贵族也有可能并不站在君主力量的一边,而与大众结成联盟。这种联盟会形成区域性的“新交易”,也就是贵族对大众达成妥协,给予他们政治和经济获益,以达到发展生产力量、促进自身利益的目的,这一点来说,可能背离帝国,转向另外一面。也就是说,这种区域联盟并不能巩固帝国的秩序,而可能成为反帝国的策略组织。需要注意的是,地区贵族和大众的利益不是一致的。
???? 整个演讲过程中,现场气氛很活跃。演讲结束,有学生还就有关帝国的概念、大众和贵族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与两位教授交换意见。东方早报、文汇报等众多媒体于会后进行了相关采访。
本所举办“视觉文化与行为学”高级研讨班
2004年5月,本所举办“视觉文化与行为学”跨文化高级研讨班,由本所紫江讲座教授颜海平主持。有来自中文、历史、哲学的研究生近30人参加。研讨班结束后,向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全国“第五届中国哲学史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7日至10日在杭州、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会议同时进行了学会理事会选举,本所所长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童世骏教授入选教育部首届社科委委员
6月21-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高校的首届社科委委员。童世骏教授入选教育部首届社科委委员,为哲学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是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科研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而成立的指导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它担负着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针,对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科研管理工作和体制改革提出咨询建议: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政策的制定:参与和指导学科建设规划、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优秀人才选拔培养、优秀成果奖励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等项工作的评议等重要任务。
杨国荣教授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据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公布的通知,经专家评审,在由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七部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本所杨国荣教授光荣入选。
自1995年起,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培养造就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专项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到2000年,入选“工程”的各类人才近万名,形成了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优秀年轻人才的工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了继续做好年轻一代学术带头人培养工作,推出了2002----2010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此次首批“工程”国家级人选共有819人,教育部共有58所直属高校、一家直属单位的146人入选,我校继续保持较高的入选率,包括杨国荣教授在内,共有三位优秀青年教师入选,不仅使他们荣列国家级优秀人才培养行列,也使我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列入各项国家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人数名列前茅,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本所与日本将来世代研究所、美国纽约大学国际高级研究中心
达成合作事宜
2004年4月28日上午,杨国荣、许纪霖等与日本世代研究所所长金太昌在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室商谈合作事宜,双方达成以下事项:一、在2005年由双方联合主办一次主题为“公共哲学与东亚思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二、双方主编公共哲学丛书,采用中日文两语种分别在中国大陆与日本出版。日本将来世代研究所是由财团资助,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等著名高等学校等吸收学术力量组成的一个著名研究机构。
2004年6月,为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对话,本所与纽约大学国际高级研究中心探讨合作事宜,并就双方的合作拟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双方将在都市研究、现代性研究、全球化与东亚经验、知识分子研究、当代思想研究等方面加大合作的力度。以合作项目为中心,双方每年1位学者到对方大学作短期访问交流、一位学者到对方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双方每年派1博士生或博士后到对方大学访问1年。每两年在上海共同举办高级暑期班以及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2005年6月在上海举办由原纽约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校关于上海研究的研讨会。
本所研究人员出席有关学术会议
(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2004年4月2-4日,杨国荣教授、童世骏教授、许纪霖教授、陈嘉映教授在绍兴参加燕京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发展中国家的治理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他们从中国语境出发,分别就发展中国家治理问题发表了评论。
※ 2004年4月4-6日,杨国荣教授在杭州参加国际儒学研讨会与国际儒联等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儒学的形上之思”的大会发言。论文详尽探讨了儒家形而上学的基本性格与精神特质。
※ 2004年4月7-10日,杨国荣教授在杭州参加由2004年度中国哲学年会,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单位主办,做了题为“中国哲学中的名言问题”的大会发言。发言就中国哲学的名言与非名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 2004年4月8-10日,许纪霖教授在上海参加史学理论与新世纪的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提交论文题目为:“都市空间网络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该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杂志上。
※ 2004年4月至5月:童世骏教授、许纪霖教授、杨扬教授、雷启立副教授等参加上海市政府委托的《上海市2004-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咨询报告》的起草。
※ 2004年4月13-16日,许纪霖教授在西安参加中国史学界第7次代表大会。
※ 2004年5月6日,盛帮和教授在复旦大学参加21世纪中国史学与比较史学国际研讨会。
※ 2004年5月12日,文军副教授在上海出席“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学术研讨会,该会议由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培训中心主办,来自本市10多所高校及实际部门,从事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的近40名学者出席了该研讨会。
※ 2004年5月15日,文军副教授在天津出席“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城市化建设与居民生活结构的未预期后果”入选大会论文集,并在会议上作了专题评议。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
※ 2004年5月18日,易惠莉教授参加上海孙中山纪念馆、中山学社、上海市社联联合主办的“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发表论文《浙江士绅与浙江铁路——兼论光复会成立的社会背景》。
※ 2004年5月21-22日:许纪霖教授在台北参加“中国现代性的新视野”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台湾大学东亚文明中心主办,提交论文题目: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
※2004年5月31日至6月2日,文军副教授在上海出席“上海国际慈善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其提交的论文“Charities and the Rising of China’s Civil Society”入选大会论文集。该会议由上海慈善基金会主办,上海市社会学学会、新民文汇集团等机构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近200名代表出席了该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4年6月5-6日,许纪霖教授在上海参加当代中国的思想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提交论文题目:启蒙阵营的解体。
※ 2004年6月11-13日,陈嘉映教授参加同济大学哲学系举办的“德国哲学与现代中国会议”,提交发言稿“浅谈维特根斯坦哲学观”。
※ 2004年6月12-20日,许纪霖教授在上海参加都市研究与上海经验国际高级暑期班,研讨班由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纽约大学国际高级研究中心主办。在研讨班上演讲:上海都市的多元文化传统。
※ 2004年6月25日童世骏教授参加中欧文苑主办的国际会议“中欧关系与亚欧大陆”,并作题为”Cooperation: A Moral Duty”的发言。
※ 2004年6月许纪霖教授、罗岗副教授参与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纽约大学联合举办的“都市研究与上海经验”高级研讨班的组织工作,二人都是研讨班组织委员会委员。
※ 2004年3月4日,盛帮和教授在浙江大学参加日本现代儒学国际研讨会,在大会上就日本现代儒学与中国儒学的关系进行了发言。
本所举办“思与文”系列学术报告
(一) 葛兆光:思想史中的加法与减法
2004年4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思想史》作者葛兆光作了一个关于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的学术报告。葛教授认为思想史研究往往以一种后设的立场,对古代社会进行文化想象。这种想象试图对历史进行脉络化,建构出一种历史逻辑。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实质上做了两次减法,首先是历史情景中政治当局对当时历史的控制和消减,然后是历史书写者在写作的时候又进行了再度消减。那么,思想史研究就必须克服沦为“文化导游”(意即只引导游客看名胜古迹而有意忽视平常景色)的窠臼,而必须在研究中做加法,把被省略的历史再挑拣出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葛教授建议在座的学生在做研究时,要学会反向怀疑与思考,而不能人云亦云。整个报告都是以历史故事为轴心展开,穿插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葛教授谈吐诙谐,妙语连珠,博得在座学生阵阵会心欢笑。报告结束后,葛教授与在座学生进行了对话,回答了一系列的提问。比如思想史研究如何做加法,其可操作性在哪里;以及思想史与哲学史的区别等问题。
(二)崔卫平“阿伦特与当代世界”
2004年4月14日,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崔卫平教授在本所做题为“阿伦特与当代世界”的学术报告,报告精彩地分析了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尤其是,报告善于从中国语境出发,探讨问题。
(三)杨念群:社会史研究中的中层理论
6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副所长杨念群教授在理科大楼212室思想所会议室向在座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报告主题是社会史研究中的中层理论。杨教授认为中层理论作为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提出有其特殊背景,即克服旧史学研究方法的两极化取向,即不是流于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宏大叙事,就变成一种非常琐碎的考据研究。那么,中层理论可以有效地切入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领域。杨教授通过对他关于儒学地域化的研究介绍了如何应用中层理论研究的方法,另外如对庙宇、宗族等的象征人类学的研究都是一种中层理论的运用。关于,中层理论的应用前景,杨教授持一种乐观而谨慎的态度,他建议从日常生活拯救历史,比如其对晚清到民国的传教士与西医医疗史的历史性考察,同时他告戒必须保持一种跨地域的研究视野,才能从特殊主义走向相对的普遍主义,从而使研究的结论具有一定的解释有效性。在座师生对这种理论有浓厚的兴趣,向杨教授提出了很多问题,同时也表达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杨教授是国内最早介绍和运用中层理论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他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戴逸的学生。
(四)倪梁康:政治哲学中的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中国当代现象学领头人、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倪梁康教授于 6 月 11 日下午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之邀在理科大楼 A212 作了题为“《十二怒汉》 VS 《罗生门》——政治哲学中的政治与哲学的关系”的精彩演讲。
???? 倪梁康教授此次以具体生动的电影素材导入了他那抽象的哲学演讲,既深刻又不失感性美。倪教授认为,《罗生门》以电影的形式表明了这样一种观点:自然科学是有真理可谈的,而社会生活中则没有这样的真理存在,所谓的正义、善等等都只不过是伪装成真理的意见,而民主政治的最终目的是对大多数人利益的满足罢了,真理与大众,与多数无关。相对来说,《十二怒汉》则显示另一种可能性。倪教授认为,《十二怒汉》长期以来遭受了过多的误解,远非“伦理价值观的表露”、“法律教育篇”所能包容得下的,而更是一部政治哲学篇的大作,它勾画了政治哲学内部的紧张,即政治与哲学、真理与多数、民主与科学之间的紧张,也提示了如何处理这种种紧张关系的一种可能性,即通过辩论、说理( discourse )的形式,使得主体间的有效性与客观的真理有效性、多数意见与真理之间具有了统一的可能性,不过这种说理有别于自然科学的论证 (argumentation) 。
???? 倪教授认为哲学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弘扬的就是单向度地追求真理和理性,即这种真理和理性甚至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来达到的;而与其相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后来的伊壁鸠鲁学派,所要弘扬的恰恰是牺牲真理和理性来达到尽可能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这两种观点不免各有所偏,而倪教授在此则是要借《十二怒汉》来申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也就是除了非此即彼的主张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即通过相互说理的沟通来达到一种他称之为介于真理、知识 (episteme) 与意见之间的“明智”(实践智慧)。这样的相互说理也是建基在人的本性-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包含有两种基本要素在内:第一,双方对于需要得到论证的理的前提的认可,也就是说承认真相的存在,否则争论与差异也是不存在的。第二,在相互说理中包含着论证活动的合理性,而这个合理性是得到共同认可的。倪教授认为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仅是指知识的论理,而且还意味着明智的说理。同时,他也强调理的存在与合理性的存在只是必要条件,并非是必要而充分的条件,这乃是现实中的一大遗憾。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的前提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这个“善”非通常伦理学上的“善”,而是具有理性的论理能力(知识能力)和说理能力(明智能力)的。
???? 演讲结束,哲学系教授杨国荣、童世骏、陈嘉映和一些研究生还就“用逻辑形式论证形上存在的根据”、“善恶与真假的关系”、“说理与论证的区别”以及“真理与多数意见沟通的可能性”等问题与倪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五)林毓生:民主的条件
??6 月 17 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迎来一位令人尊敬的客人—美国康斯威辛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毓生教授。林先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清晰而独到地表达了他对建构宪政民主所需条件的理解。林先生认为民主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极权民主、民粹民主和宪政民主三种类别。就如何建成人类致力追求的宪政民主这一命题,林先生进行了详细的阐发。他指出,达成宪政民主必须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坚持法治原则,建成法治社会而非法制社会,二是必须培育市民社会,形成公共领域,三是必须养成良好的公民文化与公民德行。最后,林先生着重指出民主作为一种技能和习惯是需要锻炼和养成的,但是同时又必须对之加以必要的节制。报告结束后,林先生与在座师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理上的分析与对话。林先生早年就学于台湾大学,是殷海光的学生,后负笈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师从政治哲学家哈耶克和著名汉学家史华慈。
(六)夏铸九 :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
6 月 18 日下午,著名学者夏铸九教授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是: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夏先生结合台湾当前公共空间品质不良的现实问题,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的公共艺术图片的展示,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公共空间中的“公共性的”的内涵,既有对于“公共”的历史的回溯性阐释,又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格,尤其是对于在殖民的现代性的历史建构中形成的虚假的公共性痛下针砭。夏先生特别强调公共艺术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体现文化自主性的原则,同时要克服因为殖民历史造成的认同错乱下的主体分裂,简言之,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的表达必须通过重构主体性的方式展开。夏先生的讲座风趣幽默,在充满激情的叙述中闪现着理性和智慧的洞见,给与会师生极富意义的启示。
(七)邓晓芒:中西怀疑论的基本特点
6月14日,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作题为“中西怀疑论的基本特点”的学术报告,该报告详细阐明了中西方怀疑论的各自特点与发展演化。
(八)安乐哲(Roger T. Ames):传统经典的创新意义
6月7日上午,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先生应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之邀来我校作题为“传统经典的创新意义”的学术报告。
???? 安乐哲教授在当代西方汉学界和哲学界影响很大,主要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英美比较哲学等。安乐哲教授学术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限于对历史的梳理,而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哲学本身的理论进行新的阐释。目前,国内已有其翻译著作4部,编译著作2部,如《论语》、《淮南子》等。安乐哲教授此次讲座主要以西文哲学传统演变中,进化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对西文哲学的反叛为理论背景,对过程哲学(philosophy of process)的发展演变做了简要的梳理,强调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个体性是相互关联的,并通过中西比较,寻出了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相通之处,认为中国的过程哲学早已有之,而且是在西方之前。从过程哲学的角度分析,安乐哲教授特别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过程性。他认为,智慧(哲学philosophy)就是创造世界,所谓创造,就是创造意义,而意义从哪里来?意义来自关系。而关系既有本质化的一面,又有过程性的一面,而且关系的过程性是极其重要的。
???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作比较时,安乐哲特别对杜威实用主义的“个体”(individual)、“民主”(democracy)和“平等”(equality)的概念加以澄清,认为那种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就是强调个体在不参加社会之前是个体,否定个体与他人,与整体的关系的看法是对杜威的误读。相反,安乐哲教授认为杜威其实是强调个体(individual)一开始并不能成其为个体,而是依靠家庭、社会才创造了个体,也就是说,个体性只有通过与他者的关系才具有意义,而恰恰正是在这点上,与孔子的“仁”的概念是相通的。另外,“平等”(equality)意味着每一个独特性的人把自己贡献到社会去,而决不仅仅是一味追求脱离社会的势均的等同地位(parity);“民主”的概念,也远不是一种政治层面的意义(political democracy),而更是一种观念的民主(idea democracy)。
???? 安乐哲教授对于中国传统经典的解读无疑是具创新意义的,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对中西双方哲学的交流也是一大促进。他精彩的演讲引起了在座的极大兴趣,哲学系老师和几个研究生还就中庸的“诚”的翻译问题、海德格尔与过程哲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
(九)胡晓明:陈散原父子海棠诗疏解
6月18日下午,本所胡晓明教授在文科大楼1307室作了一场题为《陈散原父子海棠诗疏解》的精彩报告。胡先生首先向大家解释了讲解此题的缘由。陈散原先生是晚清、近代思想家、诗人,是第一代思想家、诗人;其子陈寅恪是第二代思想家、诗人;而季羡林是第三代思想家、诗人。陈氏父子都写过海棠花的诗歌,而胡先生无意中看到季羡林的散文《纪念西府海棠》,感慨颇深,清华园中的海棠花是陈寅恪先生亲自种的,在1970年被罪恶的四人帮砍掉了,“苍柏是眼前的现实,海棠是过去的现实。”但是,海棠花恍恍惚惚向季先生显灵,文末注释此文写于1987年4月26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专家楼,胡先生认为有很多意味,但不是很清楚,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1、季先生在华东师大专家楼有种冲动写海棠花,而胡先生在华东师大讲海棠花,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2、季先生的散文写实而非虚构,海棠花的死而复生是可能的,这是一种不期然而然的联系;3、海棠花的寓意:中国文化在今天的时代花果飘零,越来越看不到,让人慨叹;4、海棠花不仅是个人的叙事,而是一种宏大的叙事,胡先生有宏大叙事的冲动。其次,胡先生向大家分析了陈散原、陈寅恪父子所分别作的五、六首海棠诗,通过解析诗歌,告诉大家怎样找到破译诗人“暗码系统”的路标,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陈寅恪先生深厚“诗学”的敬仰,以及对海棠花象征的中国文化缺失的遗憾和惋惜。最后胡先生有感于西方的身体写作、话语操作、权力写作盛行而中国文学传统几于失掉的现实,向大家总结了中国文学的真正传统:1、比兴的传统源远流长,这是中国有特点的“诗学”内涵,而非西方的。比兴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是有深度的知识分子关怀。2、感时忧国的传统。现在学生喜欢后现代,倡导“搞纯文学不要感时忧国”,深重的忧患意识渐渐失掉了,胡先生认为“去士大夫化”太可惜。3、重思想的传统。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它是有丰富思想内涵的。诗歌是思想的表达,现在唐诗宋词成了妈妈的胎教,低龄化、儿童化比较悲哀。4、中国文学非常有个性。陈散原、陈寅恪父子的诗有个性,因为他们坚持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崇尚独立精神。形式化的个性是空洞的没有内容的个性,传统文学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文学只有30年,而当代文学只有20年,因此胡先生非常能理解陈寅恪先生的孤独感。
(十)杨国荣: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
2004年4月28日下午,杨国荣在地理馆作华夏学子讲坛报告。演讲题目为“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报告从本体论-伦理学-价值论相统一的视野,论述了日常生活的多重本体论意义。
(十一)钱永祥:民粹政治与民主政治
6月3日下午,台湾著名政治哲学家、台湾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副研究员钱永祥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在理科大楼508室作了一个关于民粹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学术报告。钱先生以分析哲学的理路指出,人类存在三种政治观:敌我对立型的政治观、竞争性的政治观、合作型的政治观。若要建立一种民主制度,应该具备以下三个预设:存在差异性的分歧、达成共同决定、决定能够贯彻执行,以此作为推导的前提,那么民主必须满足三个标准:正当性、合理性和公共性。随后钱先生仔细地介绍民粹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差异。与会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形成了一种良好而理性的沟通空间。
(十二)赵鼎新:解释传统与解读传统
5月10日下午3时,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赵鼎新副教授作了一场关于当前社会科学的危机与出路的报告。赵教授以认知方式中的两条主线—解释传统与解读传统—为轴心,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学科中的相关问题,详细地阐发了他对这两种认识方式的批评性思考。他的报告的侧重点在于对当前主导美国的解读传统的认识方式进行批评,同时也指出了解释传统这种认识方式的内在缺陷。他认为当前社会科学危机的出路在于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而避免它们的缺陷。
(十三)陈嘉映: 生物社会学与道德
5月31日下午,本所陈嘉映教授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二楼报告厅作了有关生物社会学与道德的学术演讲,由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负责主持并对演讲作点评。生物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是一个封闭的学科,渗透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层面。陈教授首先由回顾传统的道德学说从而引出“生物社会学”的概念,认为生物社会学提出的道德观与整体论的利己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与个体论利己主义(即自利论)相像,从而用生物社会学研究人类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与我们的道德传统道德观念相抵牾的,比如“自私的基因”的提出,就与我们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利他主义”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存的张力。陈教授认为历史上对这个问题做出种种的解释都是不尽如人意 的。另外,陈教授还认为生物社会学并不只是提供一些数据,而是一种理论,是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社会行为的理论。实际上,生物社会学已经提供了一种整体的道德理论,和其他的道德理论处在非此即彼的地位上。或者不如说,在生物社会学理论中没有通常道德的存身之地。如果它是真的,道德就是虚幻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利他行为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变形的利己行为,没有必要“上升到神圣的高度”。然而如此看来,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在生物学上是等值的,那么人类为什么出现了一种倾向,要把利他行为“上升到神圣的高度”?难道只是一种高贵的谎言?陈教授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生物学家从生存策略上来解释我们的行为所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面对同样的处境,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他们采用不同的策略,是由于他们有不同的经验,由于他们对世界人生有不同的理解,由于他们培育了不同的信念。而这些经验、理解、信念只有在人的层面上,在人对世界的意识层面上,才能予以描述和解释。人之为人在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经验和理解构成了他的生存。最后,陈教授还强调只有我们人类懂得善与恶,而这种“懂得”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解释人类行为的时候,就必须把这种“懂得”包括进来。对于陈教授的演讲,俞吾金教授做了精深、独到的点评,并对生物社会学的提法本身提出了探讨性的质疑,可以说是一个互动的、交流的过程。演讲结束,二位教授还就学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十四)龙应台:城市毋应“移栽盆景”
6月18日,龙应台应本所邀请做学术报告,她质疑现在主导的“城市现代化”道路。在演讲中,龙应台指出,不论是北京还是上海,都以“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为其发展决策的中心。她的问题是:谁是国际?谁又是现代化?或者说我们在模仿谁?现在的问题是人的城市变成了地标的城市,城市中心的生活变成了郊区的生活。她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历史传统,否则城市就是盆景的移栽。在演讲最后,龙应台指出:“城市是自然与人的交汇,城市形成与城市造型同时涵盖了生物繁衍、有机演化与美学创造。城市不仅是自然的客体,也是文化的主体。在我们的理想中,城市应该是由个人与群体以及生活与梦想交织而成,是人类最伟大的结晶。”
(十五)托马斯·班德尔(Thomas Bender):
如何阅读美国:美国民主与社会文化的内在矛盾
6月11日,托马斯·班德尔(Thomas Bender)应邀来本所做学术报告。班德尔为美国纽约大学校级教授、国际高级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主任。他是美国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在城市史与知识分子史方面建树颇多,对纽约知识分子的研究最有代表性,近年来致力于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
在演讲中,班德尔教授试图阐发美国是怎样在世界情境下理解自己的。他认为,美国最早对帝国的理解,就被自由贸易的概念替换消解了,这是美国自我理解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由此,美国很难理解别人怎么样看待美国,以至于世界舆论很难影响美国的决策。由此导致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在整个二十世纪,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了世界事务和多边主义,二战后罗斯福总统提议成立联合国是美国卷入世界事务和多边主义达到其有史以来高峰的标志。但是,美国社会的真正矛盾并非孤立主义和干涉主义的冲突,而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紧张关系。”
(十六)Leonard Swidler:对话与认识论
列奥纳德.斯威德勒(Leonard Swidler)应邀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作题为《对话与认识论》的学术报告。
6月21日下午,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教授、《普世研究杂志》主编,宗教之间与意识形态之间对话的著名倡导者列奥纳德.斯威德勒(Leonard Swidler)先生应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之邀在理科大楼A212思想所会议室作题为《对话与认识论》的学术报告。斯威德勒先生长期致力于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的研究,至今已有50余本专著,在西方学界非常具有影响力。此次报告主要围绕宗教之间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来展开,简要梳理分析了梵蒂冈、加尔文革命所具有的哥白尼式的转变意义,主要使得人们打破僵化,开始以一种历史思维的方式;使得人们开始有权利选择信仰,包括选择不信仰;使得人们具有了一种改革的观念,从而使得对话具有了新的意义。他特别强调对话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双向的,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受益,而非单向度输入、强加教导。报告结束,思想所、哲学系老师还就“对话与论辩的区别”等等问题与之进行了探讨与意见交换。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子课题组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和“日常情境”
召开学术研讨会
2004年4月24日,“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日常情境”举行方法论研讨会。童世骏、陈映芳、文军等本校课题组成员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周晓虹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卢汉龙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范伟达教授、张乐天教授等学者和社会学系的二十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段。上午的会议先由项目首席专家童世骏介绍课题设计的时候的一些想法,然后是各位专家发言。
下午,“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项目讨论会继续进行。参加下午讨论会的有课题组项目首席专家童世骏、子课题项目负责人杨国荣、许纪霖、陈映芳、文军、吕新雨,课题组成员赵修义、刘仲宇、叶斌,社会学专家张乐天、范伟达、周晓虹也应邀参加会议。下午会议重点讨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个项目研究的方法论;二是各子项目,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子项目和社会学的子项目之间如何进行沟通协调。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第二子课题组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举行研讨会
2004年6月12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第二子课题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就该子课题中的一些具体研究事宜举行了专题研讨会。课题组总负责人童世骏老师、第二子课题组负责人文军老师、第二课题组成员叶斌、单怀海、刘仲宇、胡健、陈蓉霞等老师,以及社会学系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分两个议程:一是子课题组成员明确自己的研究分工和研究内容,并就各自负责的研究内容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和进行探讨;二是讨论关于该子课题和整个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主要就如何协调各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研讨会首先由该子课题的负责人文军老师发言,文老师简要介绍了上次研讨会的相关情况。随后较详细地介绍了该子课题“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的基本思路、研究内容和具体分工。文老师指出:“我们这个子课题共分为八个部分:即理论综述——精神生活的个体基础,由我负责;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与行为特征,由叶斌老师负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与变动趋势,由单怀海老师负责;当代中国人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由陈蓉霞老师负责;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自我实现,由张晓林老师负责;当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精神追求,由刘仲宇老师负责;当代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由胡键老师负责;和结论部分——从个体状况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由我和胡键老师负责。”并希望大家就自己负责的内容提出初步的看法和意见,供大家讨论;并就内容上相互交叉部分的研究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研讨会就该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杨国荣教授作为教育部专家参加若干基地的评估工作
本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于5月9-12日,赴湖南师范大学参加“伦理学研究基地”评审,5月21-23,赴武汉大学参加“传统文化研究基地”评估,6月2-4日,赴山东大学参加“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中心”评估。
杨国荣教授在安徽大学作学术演讲
5月27-31,杨国荣教授赴安徽大学哲学系及安徽师范大学政经学院讲学,题目分别为“语言与存在”、“日常生活分析”。
童世骏教授出访欧洲进行学术交流
5月16日至5月31日,童世骏教授先后访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法国巴黎高师、德国萨尔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郁振华出访挪威并作学术演讲
4-6月,在挪威卑尔根大学科学论中心作访问学者。4月19日,在挪威卑尔根大学科学论中心作题为 “The a-critical aspect of tacit knowledge"的讲演。 5月11日,在挪威科技大学(Trondheim)作题为 “Kant's conception of judgement?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tacit knowledge”的讲演。
文军在美国进行学术访问
2004年2月-4月,文军副教授到美国密西根大河谷大学从事访问研究。4月5日,文军副教授访问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并与该校社会学系主任白威廉(William L. Parish)进行了友好的学术交流。2004年4月12-13日,访问美国西密西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并社会工作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专门交流。
顾红亮副教授顺利完成在以色列的博士后研究,按时回国
2003年7月初,顾红亮接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派遣,赴以色列的巴伊兰大学哲学系从事哲学博士后研究,主要进行犹太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他在对方教授的指导下,于2004年的6月底顺利完成该项目,按时回国。留学时间为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在犹太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在以色列期间,参加了两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一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大屠杀反思的,另一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犹太存在主义哲学的。他还选修了几门有关犹太教的历史与文化的课程,如“现代犹太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意识形态 ”、“作为艺术与文学的圣经”、“犹太科学、犹太人和社会”、“犹太历史中的认同问题”等课程。他定期和对方的指导教授进行学术讨论,不定期参加哲学系研究生班的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涉及M·布伯(Martin Buber)、R·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E·勒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等现当代的犹太哲学家的哲学。他还完成了“Confucius’s Concept of Dialogue Between Friends in Jewish Philosophy of Dialogue”等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和一份研究总结报告。通过一年的访问研究,顾红亮接触了不少以色列的犹太哲学研究专家,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在学术交往过程中,他也向以色列的专家们介绍了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些新情况,沟通信息。
许纪霖教授在台湾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2004年5月21日-2004年6月2日,许纪霖教授为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