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
工作简报
2005年第4期(总第21期)
——————————————————————————————————
?
本 期 目 录
本所召开“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著名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教授做大夏讲坛报告“比较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召开会议
“思与文”系列讲座: 黄克武、Alan?Scott、鞠实儿、杨国荣、童世骏、高瑞泉、陈嘉映、王家范、顾红亮、何怀宏、Richard.Stichler
学术成果获奖情况:许纪霖、郁振华、陈卫平、文军
本所举办“思与文”系列学术沙龙
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
本所研究员参加学术活动
本所召开“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为纪念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诞辰90周年、深入探讨冯契先生的学术思想、反思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并进一步展望中国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11月1日至3日,我校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以及上海中西哲学于文化比较研究会共同发起举办了“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界上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 11月1日上午,大会在新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主持,我校哲学系主任陈嘉映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教授、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邓伟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谈剑、冯契先生之子、我校哲学系冯棉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教授、我校党委书记张济顺先后在致词。
????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冯契先生基金捐赠仪式。复星集团向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基金捐资200万元,我校副校长罗国振、哲学系主任陈嘉映分别向复星集团和个人捐款的我校哲学系校友李光程颁发了捐赠证书。
???? 冯契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并被称为是“现代中国少有的有自己独创的哲学理论体系的大哲学家之一”。冯契先生在晚年初步完成了《智慧说三篇》,构建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哲学体系。他的“智慧说”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于一体,自成一家之言,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冯契与20世纪中国的哲学演进、冯契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世界哲学视野中的21世纪中国哲学展望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和学术交流。
著名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教授
做大夏讲坛报告“比较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值本所隆重召开“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法国著名哲学家﹑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教授应邀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第十九场的主讲人,于11月1日下午在新逸夫楼报告厅发表了题为“比较视域中的中国哲学”的学术演讲。杨国荣教授主持了讲演。?
??? 弗朗索瓦·于连教授,现为法国第七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当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著名汉学家。他的研究涉及中国古典思想,中国传统文学和美学理论,欧洲和中国跨文化比较,目前翻译成中文的著作主要有:《圣人无意》,《道德奠基》,《远去与归来》和《迂回进入》。
??? 此次演讲,于连教授从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远离自身传统,深入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传统之中,从希腊来到遥远的中国,又从中国回到遥远的希腊,以一种迂回的策略进行哲学研究,力图创造与中国进行真正对话的可能性条件。他从七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他介绍了选择中国作为迂回对象的原因:就思想而言,欧洲与中国之间存在一种轮回。西方要研究其文化传统,应该避免两种危险,一方面是种族中心主义,一方面是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于连教认为中国并没有停留在“前哲学”的阶段,而是发明了自己的抽象概念,开发了另外的知性根源。因此,中国是个好的研究和比较的对象。 迂回的好处在于“回归”。研究中国思想的框架,从这个外在性的观点出发,关键在于回到欧洲理性据以发展的成见上去,目标是从侧面把握欧洲理性。于连教授提醒我们注意,这种通过另一种思想的迂回过程,应该克服和避免容易的普遍主义以及懒散的相对主义。这种通过中国的迂回,其功能是方法论的﹑策略性的,意在渐进的演进一系列差距,他称此为“外在的解构”。于连教授希望通过这种从中国到希腊再到欧洲的迂回,力图创造与中国进行对话的可能性条件,从而为东西方思想的自我理解展开另一种可能性。
??? 讲演结束后,于连教授就中西文化的差异及交流沟通的可行性等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
课题组召开会议
由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于12月16日在我校理科大楼A212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童世骏、杨国荣、许纪霖、陈映芳、文军、赵修义等课题组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子课题组研究人员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社科处处长许红珍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课题组首席专家、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童世骏教授主持。童世骏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调查情况,把此次调查的内容概括为“1+2+3”,即“1”是指被访者的背景资料,“2”是指精神生活的物质生活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3”是指精神生活领域调查的三个向度:心理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方面、心灵生活方面。然后由张文明老师介绍了实地调查的具体情况,韩春雨老师等介绍了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法。之后各子课题组的负责人谈了各自的工作进度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会议通报了调查的结果,明确了调查数据的使用和公布的规范和纪律,还决定于2006年6月提交《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初稿,2006年年底将以六卷丛书的形式出版。
“思与文”系列讲座
黄克武教授:“严复、梁启超和胡适: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脉络”
2005年12月19日下午3时于思想所会议室,“知识分子与思想史创新团队”与思想所邀请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黄克武研究员为师生作了题为“严复,梁启超和胡适: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脉络”的报告。
??? 在演讲中,黄克武研究员首先提及了中国近代思想都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于近代思想的认识都要注意国人对西学的翻译问题,即“翻译的现代性”。然后他对近代自由主义者进行了概观性的阐述,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者往往把中国社会理想化,具有乌托邦的精神,对民众不信任,有精英主义的色彩,大都强调积极自由而忽视消极自由,有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于严复对《天演论》的翻译,黄克武先生强调了吴汝伦对严复翻译的影响。对于梁启超的思想,他认为严复对梁启超的思想有推进,使其摆脱了康有为。对于胡适,黄克武先生重点阐释了胡适以容忍和自由综合了公与私的矛盾。
??? 在演讲的最后阶段,黄克武研究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Alan?Scott:“资本主义与民主—关于韦伯的论争”
2005年12月15日下午3时,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所会议室迎来了著名社会学家鲍曼的弟子目前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的Alan?Scott教授,阿兰·斯科特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yofInns-bruck)社会学教授,曾在欧盟的一些研究项目中担任学术顾问。他作了题为“资本主义与民主—关于韦伯的论争”的英文学术演讲,思想所刘擎研究员全程翻译。
??? Alan??Scott教授希望把韦伯放在一战后的语境中去了解韦伯关于现代性的论述。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韦伯思想中的多个面相。面对一战后,德国的衰落,韦伯希望通过民主等手段达到民族富强。所以他对当时保守文人希望回复到从前的状态进行了批判,认为德国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富强。在政治上,韦伯希望建立一种政治主体是个人的现代政治体系。在文化上,批判了保守文人对所谓德国精神的维护。
??? Scott也对韦伯对于官僚体系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韦伯非常警惕制度神话,反对强力型的领袖,认为这样的领袖会妨碍政治制度的发展。这次演讲主要探讨学术界关于韦伯的两个重要论争:一个争论是政治理论界关于韦伯对于民主的态度,有学者认为韦伯是一个反自由的思想家;也有人将他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自由的现实主义者”。另一个争论是社会理论界关于韦伯对于现代性的立场。斯科特重新检讨了这些论证,并梳理了韦伯晚年的政治观点。韦伯极其痛恨1910年代后期,德国的知识分子安心独坐书斋,而缺乏现实感的状态。他曾经批评当时的德国知识分子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太过强烈,不愿意面对现代化的趋势,同时也对当时德国底层民众缺乏必要的关怀。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一套社会制度改革方案。斯科特认为,韦伯在进行社会规划的过程中,过多地倾向于精英主义。这一倾向也为政治的畸形发展提供了可能。最后,Scott教授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与会的学者认为,斯科特对韦伯晚年的政治观点的梳理,有助于知识分子对当下中国的社会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鞠实儿教授:“开放类逻辑”
10月11日(星期二)下午3点,在理科大楼A508室,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鞠实儿教授应我校哲学系邀请,做了一场关于“开放类逻辑”的学术讲座。
??? 鞠实儿教授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在我国逻辑学界是名副其实的权威和专家。他此次讲座的题目是“开放类逻辑”。在逻辑学上,基于认识论和本体论方面的理由,存在其成员数可扩展的类,鞠教授称之为开放类。它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自然界与人类思维当中。给出基本定义之后,鞠教授根据休谟问题不可解原理 ,提出开放世界预设 ,该预设刻画了开放类的第一个特征 :开放类扩展后得到的新成员可能不 (并非必然 )具有它原有成员借以分类的任一性质 。根据开放类的定义 ,开放类的第二个特征为 :开放类在其扩展过程中惟一的不变量是它的成员必须具有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鞠教授给出一种纯内涵语义理论 ,从“性质”概念出发给出开放类及其运算的定义、开放语句的解释和语句的真值条件 ,并根据开放世界预设建立的一种非规范的三值语义理论 ,描述了开放类的逻辑的特征。
报告结束后,鞠教授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并与我校哲学系的师生围绕“开放类逻辑”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杨国荣教授:“何为人与人之‘在’——从儒学的视域看”
终身教授报告会近日拉开帷幕。10月12日下午,哲学系杨国荣教授在理科大楼A504室,为本次活动月献上一场充满智慧的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何为人与人之‘在’——从儒学的视域看”。担任点评的是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周山。杨教授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出发,从儒学的视域对康德的著名问题“人是什么”进行了细密深刻地阐发。儒家虽然未像康德这样提问,却始终关注着人及人自身的存在问题。杨教授认为,自孔子以来,儒学把“何为人”作为追问人本身的出发点,引出一系列关于人的问题,从人如何而在,为何存在,向何存在几个层面进行思考。本次讲座的结构也是从“何为人”开始,在这三方面层层展开。杨教授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从天人之辨和人的自我评价两方面,对人的文明化特征加以肯定和认同。这一点与道家模糊人与自然鸟兽的界限及对文明演化后果的怀疑和责难有显著的不同。另外,儒家对人的社会品格也给与高度肯定,侧重于人的社会认同以及类的相似性。在孔子那里,理性品格是人的应有之意,他强调学和知在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理性品格帮助人由本然盲目的存在提升为自觉理性的存在。孔子认为履行道德责任是人的基本使命,隐士的最大问题在于仅仅追求个人的洁身自好,遗忘了他作为人的社会责任。人的伦理存在的特性显著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人既是作为类存在,也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如何而在呢?孔子对人的个体性给与高度关注,他肯定了人所特有的不同于物的内在价值,人不应该一味的迎合世俗大众,随波逐流,而应追求自我的完善,保持独立判断和个体的担当意识。为何而在比如何而在更具本源性。为何而在以我为主体,但并不无视群体的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修己是自我完善的途径,修己以安人为目的,既成己又成人,在群体关系中体现人的存在意义。另外,修己安人以个体与个体的沟通交往为出发点,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以对道的认同为前提。人这个类把社会价值理想的实现作为存在的最高目标。接下来是对向何存在的讨论了。所谓向何存在,即人走向何方。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疏离彼岸世界,提倡在当下立德、立功、立言,超越当下的存在境遇,超越人的有限性,形成历史影响,延绵在历史长河中。体现了儒家浓厚的历史意识。向何存在一方面认同传统关注历史,另一方面又面向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念。儒家认为历史过程包括连续性,来者和今之间是存在的历史联系,个体本身的存在意义在历史中也得以延续。
最后杨教授讨论了礼在维护人的文化品格中的独特意义。一方面,礼把人引向文明的存在;另一方面,礼还在社会层面上通过规定和建构文明秩序担保社会价值理想的实现。
童世骏教授:“内在超越的观念:
杜威和哈贝马斯与中国语境的相关性”
10月27日下午两点,我校终身教授童世骏在理科大楼作了一场涵盖域广,视野宽阔的学术报告,题为:内在超越的观念:杜威和哈贝马斯与中国语境的相关性。来自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汪堂家教授担任点评。
??? “内在超越”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学术界用得较多的一个概念,说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内在超越”。童教授首先列举了我国现当代的三位哲学泰斗——金岳霖,冯友兰和冯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然后,他将“内在超越”观念的理论背景概括为二:一是康德的道德哲学,二是雅斯贝尔斯德轴心时代说。童教授认为,与追求“外在超越”的西方文化相比,追求“内在超越”的中国文化更容纳此世条件和此世努力基础上的希望和理想。中国儒家思想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接近,都是对未来世界抱有乌托邦大同的理想,愿为之奋斗,并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此。这种追求不同于基督教对彼岸天国的向往,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超越的本体世界,但它也应是一种内在超越。接着,童教授把目光转向了分别在上世纪前期和本世纪初期访问中国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和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杜威把“宗教性”概念区别于“宗教”概念,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并对前者作了自然主义的分析,他认为,一个彻底的自然主义也应该有所畏惧。童教授指出,杜威的“宗教性”观就是他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问题的看法,是他的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哈贝马斯近来大谈“知识”与“信仰”的关系,在讨论宗教向世俗知识转译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条件的时候,明确把“内在超越”作为一个重点视角。他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内在超越”包含三方面内容:一,从知识和信仰的关系来说,在世俗知识中包含着对信仰及实现的可能性条件的重要认识;二,世俗知识的语言结构和预设对于理解人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有重要作用;三,对宗教知识的“内在超越”的理解。社会学上的“内在超越”是以哲学意义上的“内在超越”为基础的。童教授通过对“内在超越”几个版本的比较,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人对实用主义和批判理论的兴趣,引导我们走向“现实的理想主义”,既反对空想主义又反对物质主义;同时,对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现代化过程作内在化的批评和超越,更好的理解传统中国文化和整个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之后,汪堂家教授对童教授的讲座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并对“内在超越”这个概念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
陈嘉映教授:“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
10月17日下午三点,陈嘉映教授作了关于“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学术报告,全场座无虚席。同济大学哲学系的孙周兴教授对报告作了点评。
??? ?陈教授的讲座如题所示,主要围绕着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展开。日常概念,也称为自然概念,是以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准,各个概念之间相互交织渗透。科学概念主要分为两部分,有些科学概念是来自日常语汇的,如力,光,运动,生命;有些科学语汇是科学自创的,如离子,夸克。但即使那些来自日常语汇的科学概念也可能和日常意义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不可见光,无意识动机等。既然如此,科学为什么需要日常语汇而不完全自创其词汇?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享有哪些特点?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是什么关系呢?
???? 陈教授把从自然概念转变过来的科学概念作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可否认,从自然概念到科学概念有连续性,但是陈教授认为科学概念与自然概念还是有系统的不同的。科学概念是要建立一套描述世界的新的方式,它的改变不能还原为日常概念的改变,后者是在平面层次上的变化,而科学概念的变化日益深入化,在自然语言的层面之上构建了一个整体性的亚语言系统。
???? 接下来,陈教授对“运动”、“加速度”、“质量”几个概念的演化变更进行考察,以此作为例证,说明区别于日常概念的科学概念,通过可测量化和数学化洗净了自然概念的经验内容,消除了自然概念的偶然性。在此意义上,陈教授认为,科学概念是不可理解的。17世纪以来,物理学及其所带动的科学在数学化,普通人无法理解,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自然语言和理解才密切相关。数学语言所提供的理解是技术性的理解,而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理解。他以“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家和普通人眼中的不同印象为例说明以上观点。
???? 孙周兴教授作了生动诙谐的点评,对陈教授的报告提出了中肯的理解和建议。
高瑞泉教授:“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
12月6日下午3点,我校哲学系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高瑞泉教授在理科大楼A504室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题为: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陈少明教授担任点评。
??? 高教授的讲座分为部分。首先引出论题:平等的观念自古就有;在现代社会,平等是一个基本价值,体现于伦理规范和法律制度中。但是,现代社会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回避的“现代性的悖论”,即:在平等的形式下实质的不平等在迅速扩大。接着,高教授从古今中西比较的视野介绍了平等观念的历史。古代是以不平等社会中的平等思想为基本特点的。在西方有两个类型: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守法与平等;基督教的平等是从原罪的平等到因信称义的平等。在中国古代,儒释道的平等观各有特点。儒家一方面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与农民朴素的平等主义相通,另一方面是心性平等。佛教有丰富的平等理论,如众生平等,佛法平等,人人都可成佛等。道家认为“以道观之”就是平等。古代平等观念的基本特点是在承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的平等理想,它看重的不是如何去实现平等,而是注重论证平等的形上学,虽然潜在的表达了对不平等的现实的抗议,但它的实践性非常有限。现代性的平等观念的现实基础是“交换价值的交换”,本质上是契约的平等,既表现为理想、价值,也表现为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分化为政治、经济、法权和社会等广泛层面。然而,平等作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构成了现代性的困境,平等在扩大,不平等也在扩大。这是一个悖论。接着,高老师介绍了哲学上如何回答平等的合法性与限度。他简要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些思想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包括:以赛亚.柏林、洛克、康德、萨特、艾德勒、罗尔斯等。
??? 最后,高教授认为,平等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性本身以及哲学的形上学这几个层面,是个复杂的话题。他对平等的价值根据、思想史上的平等观以及现实存在的现代性困境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整个讲座信息含量丰富,视域广阔,引人入胜。
王家范教授:“回归中国”与“复兴儒学”
2005年10月20日上午9点,新学术读书会主办的“读书习明纳系列讲座”,如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冯贤亮副教授主持,终身教授王家范先生主讲,其讲题是《如何看待“回归中国”与“复兴儒学”》。
??? 王家范教授的报告,首先从现实入手提出问题,就国内炒作的非常火热的国学班、祭孔以及刚刚兴起的对中国改革开放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与对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的反思、总结、批判现象,予以介绍、引申。王教授借用了甘阳、汪晖、朱苏力等人的话进入正文。甘阳说从2004年开始是中国文化的回归年,而汪晖、朱苏力等人则说应该是中国“走出西方世界”的时候。
??? 报告的第一部分回归中国与西化。针对一些学者认为的晚清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力,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向西方学习的高潮,在西风美雨冲击岸崖的浪潮中,中国逐渐成为西化的对象,中国人也跟着丧失了自信力。王教授提出什么叫中国人丧失了自信力?难道那些在中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敢于正视、反思中国短处的人们就没有自信力,这些人看到本民族之短,敢于借助于他人之长,这正体现了这些怀着民族忧患的人的自信力。他指出,认为中国丧失自信力的人,是一种片面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在作祟。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是有害无益的,妨碍了他们的视野而缺少宽容心,容不得异物的存在。近代中国的落后,毫无疑问儒家文化有其推卸不掉的责任。但是,将中国的一切问题归咎于儒家文化、打烂一切儒家文化,也并非是一种历史的态度。在西化与回归的理论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如何看待“整体、协调、发展”的态度与理性的思考问题。这种现代化理论,明显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或可视为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提醒与暗示。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进程揭示,这三者从来就不是同步进行的,而始终是在一个动态的不平衡与趋向平衡的过程展开的。现在西方学术界亦承认了这一点。如“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摇旗人华勒斯坦,就有这样一种看法:人类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或说是“配方”。在不同民族、文化系统中,现代化发展所需的各种因子的不同组合方式,都有可能是一种随机性的选择,这种随机性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原创性。经济、政治、文化,这三者,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共通性是不一样的。大致说来,经济的共通性最大,政治次之,文化最少。文化虽然共通性最少,但是往往思考的却是同一个主体问题。不同的文化,在对待吸收外来文化时,必须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将外来文化转化为本民族的文化,从而创造性的发展本民族的原有文化。
晚清以来,中国从来不缺乏议论思想与文化的人们,但是我们的致命弱点是真正懂得经济与议论经济的人少而有少。因此他们在讨论思想与文化的同时,忽视了发展经济对改善国计民生的重要性。鉴往知来,现在中国在关注本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必须关注经济、民生问题。
??? 报告的第二部分复兴儒学。对于如何看待中国的儒学复兴问题,王教授指出,我们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与拷贝,而更应该着眼于看好未来。换言之,也就是如何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现状,创造性地发展儒家文化,其中就必须要处理好资源与开发、发展与协调、自然与人等几对关系。
??? 发展的第一步,应该是如何系统地清理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在如何清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抛弃过去那种简单的、片面的单线思维,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细致分析中国古代儒家学者思想文本与行为践履文本之间关系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王教授非常赞同汪晖提倡的“将观念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观点。一种思想的出现,是离不开思想家个人的经历、所处的情境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我们在研究这种思想时,必须关照到这种思想是当时社会现状的正面反映,还是反面映射。某种思想的出现与提倡,很可能恰恰是当时的社会中缺少的或正在丧失的。以王阳明心学为例,心学的出现,无疑与程朱理学在社会传播与实践过程中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当时的情境下,知识界对程朱理学存在的问题反应是不同的。王阳明找出了“心”来抗衡程朱的“理”,汤显祖找到了“情”字来抗衡程朱的“理”,李卓吾则找到了“赤子”来对抗程朱的“理”。这些都是对儒家思想的矫正与发展。
??? 王教授深刻地指出,儒家文化的精神在于提倡一种理想与人格的净化。儒学宣传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在现实中遵循实践则是非常困难的。儒学的败坏不是别人,往往正是高举儒学的“儒家”们搞坏的。因此,我们今天对于提倡复兴的儒学或儒家文化应该怀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这是很重要的,切不可把儒学的复兴作为怀有某种意图的工具来使用。
??? 在今天我们提倡儒学或儒家文化,还必须清理我们的社会环境。在提倡儒学复兴的实现途径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把儒学或儒家文化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儒学是一门注重人本身不断内省的学问,它的本色在于讲究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自身的反省,每个个体只有通过内心的拷问才能达到自我心灵的净化。新时代的儒学或儒家文化复兴,是不可能将基础植根于旧的、已经贫瘠的社会土壤中的,我们必需培植复兴儒学的新社会土壤。如何培植新的社会土壤是一个必须要解决处理好的大问题。只有如此,我们的儒学或儒家文化才有复兴发展的可能与希望。王教授坚信:当这一切都已做到,中国的儒学有一天是会复兴、发展的。
??? 王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听众的强烈反响,来自复旦大学史地所的青年教师杨伟兵、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的宋宏副教授、研究生院的李文锋老师、历史系青年教师李世众、董建波,以及本校政治学、经济学、中文、教育等专业的师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全场气氛十分活跃。报告结束后,王教授还专门与新学术读书会的主要成员们,作了深入交流。
顾红亮副教授:梁漱溟个人观及其伦理话语
10月19日下午,在文科大楼1407室,我校哲学系顾红亮副教授围绕梁漱溟对个人问题的看法,作了一场关于“梁漱溟个人观及其伦理话语”的讲座。
??? 顾老师的讲座分为四部分。首先,他介绍了梁漱溟对个人观的两种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对个性的强调成为文化主流,但梁漱溟对个性化个人的强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他并未像胡适那样滑向个人主义。他不把个人看所孤立的实体,而是认为个人总是处于关系之中,必须把个人放在关系的场景之中进行考察。这是梁漱溟理解个人问题的总原则。在此前提下,梁漱溟提出了他对个人观的看法,顾老师将之进行概括总结为三方面。第一,有两种处理个人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方式,第一种是互以对方为重,时时顾及对方,形成互惠的平等关系。顾老师套用马丁.布伯的术语,将建立在此种关系上的个人观称为“我—你关系层面上的个人观”。第二种是以对方为重,始终考虑对方的要求,梁漱溟称之为“只许责己,不许责人”。这种观点使他者始终优先于自我,与列维纳斯的观点较为接近,顾老师称之为“我—他关系层面上的个人观”。第二,根据这两种个人观引出了两种道德观念,顾老师引用李泽厚关于社会性道德和宗教性道德的区分来谈这个问题,认为以我—你关系层面上的个人观为基构建起来的是社会性的道德,以我—他关系层面上的个人观构建起来的是宗教性的道德。第三,由两种个人观还引出了两种个性观。第一种要求的是一种主动性的,积极进取的个性,第二种则主张被动的个性,要求个体时时保持谦卑的心态。
??? 在顾老师看来,梁漱溟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个人观,即我—你关系层面上的个人观。但他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诚如梁漱溟所言,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道德代宗教,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宗教性道德的层面上才有意义,而不能单单寄希望于社会性道德。并且,只有立足于我—他关系层面上的个人观,以道德代宗教才是可能的。我们现在大张旗鼓的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恰恰是一种社会性道德,仅仅专注于此道德的宗教功效不会很大,顾老师的建议是必须同时重视宗教性道德这一层面。
何怀宏:“问题意识”
10月24日上午,著名学者何怀宏以“问题意识”为题,在我校理科大楼A504室,与与会师生就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些社会、伦理和文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何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伦理学及人文历史、人生哲学等领域,著有《良心论》、《底线伦理》等,并有罗尔斯的《正义论》、奥赫留的《沉思录》等译作。在今天的讨论中,他提出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复兴,研究者们应该具有问题意识,他认为应从时代,历史,永恒三方面汇集问题意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传承已久的道德观念急剧变化,由成士成贤道德转为以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即何教授所谓的“底线伦理”为前提,社会规范与个人道德完善分离,以行为者为中心转为以行为为中心,以价值为中心转为以规范为中心。何教授围绕这三方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之后,他和与会师生就底线伦理的价值支持及必要性,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理查德·斯迪克勒:“麦金太尔论儒家与亚理士多德的德性”
12月12日下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奥尔弗尼亚学院(Alvernia?College)的理查德·斯迪克勒(Richard.Stichler)教授受我校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邀请,到我校访问,并在理科大楼A212室做了一场题为“麦金太尔论儒家与亚理士多德的德性”的学术讲座。?
?? 理查德·斯迪克勒教授著有《伦理,信息与科技》等书,发表了诸多有关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与比较哲学的论文,在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等领域有较高造诣。此次讲座围绕儒家伦理与亚理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是否可比较可沟通的话题展开,主要介绍和评价了麦金太尔在他的一篇题为“不可比性、真理和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关于美德的会话”的长文中的相关观点,并对清华哲学系万俊人教授的“儒家美德伦理及其与麦金太尔之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差”一文对该问题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 当代社会,由于所谓的“现代价值观的危机”推动,一股向传统美德伦理回归的潮流在全球范围内涌动,西方通过复兴古希腊和亚理士多德美德伦理学来应对价值观的危机,东方也试图从自身传统中寻求资源,在中国,人们为了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动荡而转向了传统儒家道德。这为东西方进行儒家伦理和亚氏美德伦理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但是,这种对话能否达到相互理解,以及能达到什么程度的理解呢?儒家与亚氏德性之间是否可比(Incommensurable)和一致(Incompatible)呢?对此,东西方的学者看法不一。麦金太尔认为,一致性是以可比性为前提的,一方面说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又说两者不一致,这在逻辑上是不自洽的。另外,麦金太尔并不相信在某种或某些特殊传统之外的任何“中立的”的立场,如果要成为合理有效的阐释,任何哲学的或伦理学的阐释都必定是也只能是基于某种特殊传统语境中的连续性阐释。而就不同哲学或道德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来说,对话的合理有效也只能建立在对话双方对各自传统的连贯性叙事基础上的相互比较和相互批评,进而达到相互补充。万俊人认为,孔于更多地强调了人伦关系的相互性美德,脱离了人伦关系和宗法礼仪秩序,美德便是不可言说的。这一点与亚里土多德的幸福主义目的论之美德理论形成了鲜明对照。在传统儒家看来,虽然成就美德的动机发乎自我,但成就美德的实践或美德的实现本身却关乎他人,因而美德道义论维度(deontological?dimension)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仅成就美德的动机是个人自我的,而且其实践也是个人自为的,因而它有着明确的个人生活目的性(追求幸福或善),因之美德的目的论维度(teleological?dimension)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二者之间是不可比的。理查德·斯迪克勒教授不同意万俊人用道义论和目的论对两种德性伦理进行简单绝对的区分,而更倾向于麦金太尔的观点,但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万俊人与麦金太尔二者之间的争论,与其说点出了儒家与亚理士多德德性伦理之间的表层上的区别,不如说反映了它们的冲突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上的。现在是放弃这种对立的假说理论,探询两种文化资源之间实质上和结构上一致性的时候了。
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获首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本所研究员许纪霖教授的《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获首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是该出版社出版的“名家专题精讲”系列中一种。作者在该书中,有对新世纪知识分子命运前途的冷峻讨论,也有对上世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激情回眸。以学理论证思想,以思想提升学理,成为该书的一大特色。
由权威的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文津图书奖本次是首届,评选范围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读物;尤其侧重于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的图书。这次获奖的9种图书是在376种各方推荐的图书中,经过读者网上投票选出前50本作为候选书目,最后由著名学者、专家、作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出9种。
郁振华论文获第四届金岳霖学术奖三等奖
今年是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诞辰110周年。8月25-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金岳霖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 会上,金岳霖学术基金会颁发了第四届金岳霖学术奖。金岳霖学术基金会成立于1987年,金岳霖学术奖主要奖励逻辑学和现代哲学方面的优秀成果。第四届金岳霖学术奖的评奖范围是1949年-2004年出版的研究金岳霖思想的著作或论文。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郁振华的《金岳霖关系理论研究》(原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获三等奖,是7项获奖成果中唯一的一篇论文。
陈卫平、文军成果获奖
2005年12月,陈卫平教授《儒家礼乐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5年10月,文军教授撰写的“制度、资本与网络: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的系统生成及其行为选择”获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2月该论文同时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5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本所举办“思与文”系列学术沙龙
(一)“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2005年12月29日(周四)下午三时,许纪霖教授、刘擎副教授、陈赟副教授等在理科大楼A204,举办主题是“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学术沙龙。?
??? 思想所许纪霖老师认为施米特的思想应对了中国思想界的核心问题,即现代性的问题,他的问题意识与韦伯一脉相承,即除魅后的价值多元如何进行选择,建立秩序的客观性何在?谁来决断议会中的公意?在施密特那里显然是要求一位决断的领袖进行决断,许老师认为应该警惕施米特理论中的国家主义成分。刘擎老师把施米特与阿伦特的两个思想范式进行了对比,认为前者与后者是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两种版本的竞争,也是政治决断论与政治行动论的竞争。刘老师认为我们要认真对待施米特的思想,1789年以来所有人民主权式的国家都崩溃了,而施米特反对的自由民主国家却更加繁荣。陈赟老师认为从施米特的思想来看,辨识敌我更加重要。成庆介绍了施米特在中国被接受的历史。
(二)“ ‘上下通达’与《中庸》的思想”
10月30日下午两点,主题为“?上下通达与《中庸》的思想”学术沙龙在我校理科大楼A204举行。来自复旦、同济、上海师大和我校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沙龙由我校哲学系副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陈赟主持。
??? 发言的师生以不同的方式和迥异的视角切入了经典读本《中庸》,并对其作了颇有新意和创见的解读。同济的柯小刚副教授对中庸首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中庸之道与日常的行道经验的某种似乎的相关性,《中庸》文本想要表达的乃是一种诫命,是对似乎的照看的似乎的照看。中庸之道就在对日用常行的“睨视”之中。而上师大的郭美华副教授则聚焦于?“戒慎恐惧”和“慎独”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朱熹的解释忽略了“其”的在场和对“不睹不闻”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细致深微处的体察。陈赟副教授详尽地分析了中庸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的内容,认为中庸之道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中庸”这里已被转换为君子之道如何可能的问题,而君子之道就在日常生活世界,就在任一当下之善言善行中打开,它表现在伦常与礼乐生活中对世界和他人的当下接纳。
??? 在三个小时的沙龙活动中,发言往往被问题打断,进入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的碰撞中,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 “诚与中国思想”
2005年12月11日下午,思想所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创新团队举办学术沙龙“诚与中国思想”。沙龙由哲学系副教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研究创新团队队员陈赟主持。
??? 陈赟就“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作了主题报告。他的报告通过对《中庸》、《通书》、《知言》等经典文献的梳理,对“诚”与“诚之”、“诚之”与“思诚”、“诚”与“明”等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就天道先于万物的形而上学优先性与天道显现过程中万物先行展现自身的优先性进行了分别,认为,形而上学的优先性要求着自身的退隐以及后一种优先性的展露;天道之诚对诚之者保持开放,并且将自身开放在存在物的各正性命中。因而,诚之者不仅接纳“不言之天”,而且同时也接收“四时行”与“百物生”。这一接收世界的方式意味着中国思想开启了一种在形而上学、神学、科学之外为思想建基的可能性。
??? 上海师范大学郭美华副教授、上海大学贡华南副教授以及同济大学柯小刚副教授就陈赟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诚与诚之、诚与明表明了各自的观点,从而将本次沙龙推向了高潮。
??? 接着柯小刚作了“伤痕、废墟与伦理家园的重建”的发言,将诚的问题引向了现代思想的背景。由此,沙龙就中国古典思想中的诚的问题在现代语境中的可能内涵进行了探讨。陈赟进一步指出,人的“诚之”在今日的时代语境中已经脱离了天道(天性)之诚的指引,甚至被引向了这样一种业已发生的历史文化现象中,那就是真诚地掩饰真诚、真诚地去虚伪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成为一个时代的基本文化氛围,那么,所谓教养就是真实地掩饰天性的真诚,戴上面具而生活。一旦如此,这种文化与宇宙的脱离、与每一个普通生命的脱离就是不可避免的。
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
12月16日至17日,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举行2005年度学术报告会和换届选举。来自我校、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上海社联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 学术报告会由会长邓伟志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俞宣孟、复旦大学张汝伦和我校哲学系杨国荣三位教授围绕着“文明对话中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论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在学术报告会后,该研究会秘书长施炎平教授作了工作报告。之后举行了新一届研究会领导成员的选举。大会选举杨国荣为新一届研究会会长,童世骏为常务副会长,俞宣孟、张庆熊、张汝伦等为副会长,郁振华为秘书长。
???? 该研究会由我校已故哲学系冯契教授发起创办,以促进中外哲学与文化的交流与研究为主旨,首任会长为冯契教授。
本所研究员参加学术活动
2005年5月24日-25日,童世骏教授参加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题为“世俗化时代的理想主义何以可能—论杜威的宗教哲学”的论文。
2005年6月26日,王家范教授参加复旦大学《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研讨会。
2005年7月25~27日,雷启立出席韩国光州亚洲文化论坛·NGO在亚洲,论坛由韩国光州文化事业局主办。
2005年7月21~24日,雷启立在韩国国立艺术大学(首尔)出席2005年跨亚洲文化研究国际会议,提交“文化研究在中国”。会议由跨文化研究学会、韩国国立艺术大学主办。
2005年7月24日至26日,童世骏教授参加在长春召开的“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并宣读“世俗化社会的精神生活”的论文。
2005年8月11日,童世骏教授参加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
2005年8月29日,王家范教授出席上海社科院上海市社科系统“三项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
2005年9月份,郁振华教授赴挪威卑尔根大学科学论中心作访问研究。
2005年9月9-12日,王家范教授出席华东师大“中国前近代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0月9日,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东方讲坛的邀请,文军教授在教育会堂为上海教育系统的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作了题为“上海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对城市建设中的人文反思”专题报告。
2005年10月10-13日,文军教授在合肥出席“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了“制度、资本与网络:城市劳动力移民的系统生成及其行为选择”的主题发言。该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安徽省社会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60名社会学界代表出席了会议。
2005年10月14日,文军教授在安徽大学出席“2005年度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系主任联席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小结发言。来自全国100多个社会学系和社会工作系的领导出席了该会议。
2005年10月13-15日,许纪霖教授出席思想史上的认同:民族、国家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地点:香港,主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论文:?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的两种民族国家认同。
2005年10月13-15日,刘擎出席“思想史上的认同问题:国家、民族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香港),提交论文《自由民族主义:伯林思想的启示》。
2005年10月13-15日,陈赟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思想史上的民族、国家与文化认同问题”,提交论文“天下观与地方感:中国古典思想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的问题”。
2005年10月14日,顾卫民教授在北京参加“天主教与社会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与德国莱索尔基金会主办,提交论文“天主教共进会运动介绍”。
2005年10月15日,杨国荣教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东亚思想研讨会”,并作评论。
2005年10月16-19日,杨国荣教授出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会议。
2005年10月18日,杨国荣教授在中央党校作演讲。
2005年10月18日,顾卫民教授在成都出席基督教区域性历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提交论文“恩特曼教授与17世纪四川天主教的研究。”
2005年10月21-22日:许纪霖教授出席上海、汉城都市文化比较国际研讨会,地点:上海,主办:上海师大都市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提交论文:上海都市的多元文化传统。
2005年10月21-23日,陈卫平教授出席“第二届南北哲学论坛”,会议主题:“哲学的当代意义”;会议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会议地点:上海复旦大学;提交论文:《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理论的建构》。
2005年10月22日-23日,许纪霖教授出席东亚的市民社会国际研讨会,地点:上海,主办:华东师大与日本佐贺大学,论文:从个人到市民社会:当代中国市民社会话语的出现。
2005年10月22日-23日,姜进教授出席东亚:市民社会的视角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海派言情文化与西方超情感剧”.会议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法政学院/现代城市社会研究中心,日本佐贺大学:文化教育学部/经济学部。
2005年10月22日,文军教授在上海出席“东亚与市民社会中日学术研讨会”,并作了“从民间组织的兴起看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专题发言。
2005年10月23日,文军教授在上海大学出席“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该会议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10多所著名高校的学者出席了该研讨会。
2005年10月28-30日,杨国荣教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儒学高峰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2005年8月20-22日,童世骏教授参加世界亚洲研究学者大会,并主持若干专场讨论。
2005年10月22日,童世骏教授参加复旦大学哲学系主办的杜威哲学国际研讨会并发言。
2005年10月27日,童世骏教授作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年度学术报告“内在超越的观念以及杜威和哈贝马斯思想与中国语境的相关性”。
?2005年10月27日,姜进教授出主持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李孝悌研究院报告,“新文化史的方法论”。思想所和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
2005年10月27-11月8日,许纪霖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讲学。
?2005年10月28日,姜进教授主持定宜庄报告,“满族妇女与满族历史。”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和历史系。
2005年10月29日,童世骏教授在绍兴参加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华东师大哲学系、思想所联合举办的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研讨会,并作题为“内在超越的观念”的发言。
2005年10月29日,杨国荣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作演讲。
2005年10月30日,杨国荣教授出席在绍兴举行的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2005年10月31日,姜进教授出席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和历史系举办的International?conference?titled?“Chinese?Historiography?in?World?Views,”?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做评论员和组织者。
2005年10月31日,童世骏教授主持上海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并作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守内核,放宽外围”的发言。
2005年11月1日,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等教授参加华东师大哲学系、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等单位主办的“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作题为“论冯契的广义认识论”、 “像冯契那样追求理想、履行责任、创造价值”、“扩展认识论的两条进路”的发言。
2005年11月1-3日,顾红亮、陈赟副教授参加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等举办的“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地点在华东师范大学,宣读论文《从终极关怀到人格关怀》、《不可能的可能性:中庸之道的内在困厄》。
2005年11月1-3日,陈卫平教授出席“冯契与21世纪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等;会议地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提交论文:《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
2005年11月1日至4日,童世骏教授赴墨尔本Monash大学参加题为“文化边界与桥梁:欧洲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题为The Idea of ‘Immanent Transcendence’and the Chinese Interest in Dewey and Habermas的主题发言,并受聘为该校语言、文化和语言学学院荣誉研究员。
2005年11月3日,许纪霖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院的中国的法律与社会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当代中国公共舆论与法规范之间的冲突与调适。
2005年11月5—7日,陈卫平教授出席“中国宗教学会年会”;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宗教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会议地点:上海师范大学;提交论文:《台湾对大陆近20年宗教学研究的评述》。
2005年11月11日,童世骏教授出席“犹太人在上海”国际研讨会并主持其中一个专场。
2005年11月18日,许纪霖教授应厦门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在厦门市民论坛上作报告:城市精神与城市建设发展,《厦门日报》作了整版专题报道。
2005年11月20日,文军教授出席上海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了“19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的劳动力新移民研究”主题发言。会议由上海社会学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和社会工作系承办。
2005年11月23日,文军教授在上海出席“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5会议”,并大大会上作了题为“从季节性流动到劳动力移民: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及其演变趋势”的专题发言,其发言引起多家媒体关注,11月24-26日,先后有《劳动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摘要进行了报道。会议由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主办,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学者参加了该会议。
2005年11月,文军教授应上海市社联“东方讲坛”办公室邀请,受聘担任“上海市贯彻和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讲师团”成员。
2005年11月22日,文军教授应“东方讲坛”邀请,在中国石化上海分公司为处级以上干部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念与建设途径”专题报告。
2005年11月24日、25日,童世骏教授出席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从内在超越的观念看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关系”的报告。
2005年11月26日上午,文军教授出席由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社联策论”,与部分专家研讨上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是如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特别就上海如何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发展社会事业问题进行了内部讨论。
2005年11月26日下午,文军教授在上海图书馆出席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持召开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并提交了学术论文。来自各区县宣传部领导和各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200多人出席了该理论研讨会。
2005年12月1日上午,文军教授应“东方讲坛”邀请,在虹口区为广大干部、群体做了“上海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专题报告。
2005年12月1日晚上7-8点,应共青团上海市委的邀请,文军教授在“上海维权热线”上参加“青年:远离毒品和艾滋病”的网络视频直播活动,与其他两位专家和主持人一起共同研讨青年如何应对毒品和艾滋病的问题。并现场回答了许多网友的提问。
2005年12月2日,文军教授出席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5年)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专场——中国的空间:全球化与国家成长,并主持了第一单元的会议“中国发展的路径选择”。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
2005年12月7日,童世骏教授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人文学科专场。
2005年12月8日,童世骏教授主持上海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举办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并作题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智慧的发展观”的发言。
2005年12月8日,顾卫民教授在北京出席基督教与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与维真学院主办。
2005年12月11日,文军教授出席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5年)学术年会——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和谐,其提交的学术论文“制度、资本与网络:城市劳动力移民的动因系统及其行为选择”入选论文集,并获得年会优秀论文奖,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2005年12月16日,童世骏教授参加教育部重大科学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大会。
2005年12月18日,童世骏教授参加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年会。
2005年12月18日,文军教授在复旦大学出席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上海片会,并就“上海社会工作界需要重点研究的专业领域”作了发言。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和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主办。
2005年12月19日,文军教授应邀在上海出席“慈善与社会保障理论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做了题为“合作与互动:论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专题发言,会议由上海慈善基金会和上海慈善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2005年11月1-3日,杨国荣教授主持“冯契与21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1月8日,雷启立出席“韩流在中国”国际文化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大学、韩国光复60周年和平促进会主办。
2005年11月1~3日,雷启立参加会议“上海印刷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会议地点:上海理工大学。
2005年11月8-9日王家范教授出席纪念徐光启逝世372周年学术研讨会。
2005年11月?10日,姜进教授在复旦大学作“性别与政治”的演讲。
2005年11月17-19日,姜进教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性别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及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合办的“近二十年华人社会之性别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越剧蝴蝶梦:一个有关性与道德的女性叙述”?。?
2005年11月17日,陈嘉映在中国人民大学出席越界写作学术研讨会,举办单位:人民大学哲学系与哲学研究杂志社,发言“越界写作的得与失”,要点是,学术界反对越界写作〔学者在其专门研究领域之外撰写论文〕有正当理由,即保障学术论文的专业品质,但也会因此听不到非本专业学者可能提供的有益思路。一个解决之方是设立明确的越界写作的栏目或刊物。此外,越界写作者本身应自律,在写作中表明自己的非专家身份。
?2005年11月19日,胡晓明教授在中国美院讲演:“中国诗的文化心灵”。
?2005年11月18日,?胡晓明教授演讲:“ 读经与自由与转型时代”,地点是中国美院\绍兴文理学院。
2005年11月21-25日,陈家映在福建武夷山出席“思想艺术交流的可能性”学术研讨会,举办单位:武夷山市政府、浙江三尚艺术公司,发言是“西方的善意与偏见”,要点是在文化交流中西方人有无法避免的话语霸权,克服这种霸权却不是西方人一方的事情,更主要的在于我们〔即文化弱势民族〕自己不要以西方标准为唯一标准。
2005年11月25日,姜进教授出席上海社科院妇女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妇女研究与社会和谐论坛,作学术报告,“女性与民国时期戏曲的发展”。
2005年11月26-27日,王家范教授在浙江衢州出席“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学术研讨会。
2005年11月28日、12月4日,许纪霖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的公共领域系统讲座演讲: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
2005年11月28日,胡晓明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讲演:“中国诗的文化心灵”。
2005年12月2日, 杨国荣教授应邀在浙江大学作学术演讲。
2005年12月2日,顾红亮副教授参加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5年度)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专场,该专场的主题是“中国的空间:全球化与国家成长”,举办地点在华东师范大学,作大会报告,题目是“乡村建设与生活世界——以梁漱溟的乡村概念为例”。
?2005年12月13日与12月4日,胡晓明教授分别在在浙江嘉兴学院与上海社联古典文学年会讲演:“江南文化的新意义”。
2005年12月5日,许纪霖教授在台湾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演讲:保守主义的崛起。
2005年12月5日,许纪霖教授在台湾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现代性与政治思想研习营演讲:两个美国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困境。
2005年12月6-8日,许纪霖教授出席现代性之政治反思会议,地点:台北,主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论文: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的两种民族国家认同。
2005年12月6-8日,刘擎出席“现在性之当代政治反思与批判”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台北),提交论文《现代民主政治的正当性论证:施米特与阿伦特的竞争性阐释》。
2005年12月8日,许纪霖教授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上海书店演讲: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
2005年12月8日,顾红亮副教授参加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编辑部、哲学系联合举办的“中国哲学与现代性”学术讨论会,举办地点在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12月9-11日,陈嘉映教授出席历史学的工具箱研讨会(杭州,举办单位:中国美院),发言是“西方的史学和历史哲学”,要点是讨论自然科学事实与历史事实的区别。
2005年12月10-12日,陈卫平教授出席“国际儒学论坛·2005”;会议主题:“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会议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会议地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提交论文:《儒家礼乐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
2005年12月17日,顾红亮、陈赟副教授参加2005年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年会,举办地点在江苏吴江。
2005年12月16-17日,杨国荣教授出席“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换届及学术研讨会。
?2005年12月15日,姜进教授主持安克强?Christian?Henriot?报告:Virtual?Shanghai?project.?
2005年12月16日,姜进教授主持大夏讲坛报告(21)主讲:叶文心(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著名中国历史专家)题目:都市的辉煌:1843-1945年的上海文化史。
2005年12月16-19日,姜进教授作学术报告,“涌动与重构:从越剧观众看都市文化中的性别和阶层”。?并参与组织“中国现代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华东师大历史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
2005年12月17日,王家范教授出席“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2月17-18日,许纪霖教授出席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主办:华东师大历史系,论文:《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2005年12月18-23日,陈嘉映教授出席“意向性,从分析哲学视角和从现象学视角看”学术研讨会(海南海口,举办单位:中国现象学中心,海南大学),发言将是“安斯康姆论意向”,就是介绍安斯康姆的“Intention”一书。
2005年12月20日,杨国荣教授应邀在华南师范大学作“新世纪讲坛”演讲。
2005年1月15-16日,王家范教授在湖北荆州出席张居正生平暨执政思想学术研讨会。
2005年12月11日,崔宜明教授参加上海市社联第三届(2005年度)学术年会大会,参会论文『什么是正义――一种思想史的考察』,并作大会主题发言,参会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2005年11月崔宜明教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冯契与21世纪哲学”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从圣人到平民化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