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06年7-12月
—————————
目录
重要学术成果介绍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
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
许纪霖 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
许纪霖 刘擎编:《丽娃河畔论思想Ⅱ——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人文讲座续编》
文军主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杨国荣 论文《道与存在之序: 庄子的视域》
杨国荣 论文《“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
成果统计
成果目录
著作类
论文类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重要学术成果介绍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以汪洋恣肆的文字为形式、以不拘常理的观念为内容,庄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从哲学系统看,庄子的思考涉及性与天道的各个领域;在言说方式上,诗意地说、思辨地说、逻辑地说等在其哲学中彼此相融。以天人关系为指向,庄子既将人性化的存在提到引人瞩目的地位,又以合于“天”(自然)为理想的形态,人性与天道之间呈现了复杂的关系;从“道通为一”、“以道观之”的视域出发,庄子对如何扬弃世界(包括观念世界)的分裂、达到统一的存在图景作了深入的追问;由肯定真知与真人的互动,庄子具体地考察了向道而思的过程;通过“道”与“德”、“我”与人的论辩,庄子从不同方面澄明了个体性原则;以逍遥之境为指向,庄子进一步彰显了人的自由问题。
以道为指向沉思的对象,庄子哲学同时蕴含着某种理论张力。就天人关系而言,一方面,庄子一再通过批评“以物易性”、“以物易己”而追问人的存在意义,并以超越物化、合乎人性的存在为人的应然形态;由追求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庄子既显示了存在的自觉,又表现出对人自身之“在”的注重,这里无疑蕴含着对“人”的深沉关切及内在的人道意识。然而,另一方面,庄子又一再将“天”规定为“人”的真实形态,以礼义文明的演化为本然之性失落的历史根源,由此进而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并在某些方面对自然的人化及文明的产物持责难甚至否定的立场。
以齐物立论、强调“道通为一”,构成了庄子又一哲学趋向。“齐物”或“道通为一”在本体论上意味着超越分化及分裂的世界,在认识论上要求扬弃基于成心的是非之辩,达到“以道观之”,庄子对存在之序的突出、对个体间沟通是否可能的考察、对基于“天”的天人统一性的关注,等等,可以视为“齐”与“通”的展开。但同时,庄子又对个体予以了相当的关切:从本体论上注重“德”,到价值观上以本真之“我”及真人为理想人格、认识论上突出个体直觉和体悟,等等,个体原则展开于多重方面。
从理论上看,以上二个主题无疑都存在各自的内在张力。对人性化存在形态的呼唤蕴含着广义的人文关切,然而,从“无以人灭天”的原则出发,往往又容易导向疏离、拒斥人化过程;同样,齐物在逻辑上导向于统一、必然、一致,从本体论上强调道通为一,到观念领域批评“道术”之裂、要求齐是非,都不难看到对统一性、整体性的注重;相对于此,个体性原则更多地突出了“殊”(殊理、殊性)、差异、偶然、多样。尽管庄子对“道”与“德”的双重肯定蕴含着沟通统一性与个体性的意向,但二者在理论自身的不同展开中,似乎仍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
然而,通过对逍遥之境的理论阐释,庄子哲学系统中的以上张力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一定的化解。从哲学上看,逍遥首先以物我合一为前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便表明了这一点:以“我”与天地万物的合一为内容,外部世界收摄于个体的意义之域,个体存在本身又内在于统一的精神世界,二者相互交融,展示了统一的精神之境。不过,逍遥作为自由的精神之境,同时又总是以自我(个体)为主体或承担者,后者决定了个体的不可消逝性。事实上,庄子确乎将逍遥之游,同时理解为个体的“独往独来”。这样,在逍遥的精神形态和存在方式中,统一性的追求与个体性的承诺得到了双重确认。与之相近,逍遥一方面体现了存在意义的追求:作为人的存在方式,逍遥之游的根本特点在于超越外在限定而合乎人性,正是在逍遥中,人性化的存在达到了完美的形态;但另一方面,庄子又通过自由与自然的合一,赋予逍遥之境以自然的内涵,在此意义上,走向逍遥的过程似乎又表现为通过“尽其所受乎天”而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在这里,“天”与“人”同样也呈现了内在的统一性。在文本之序上,《逍遥游》构成了《庄子》的首篇,但在思想的内在脉络上,逍遥则展开为庄子哲学系统的逻辑终点。从“齐物”到“逍遥”,庄子对天道与人道、存在与人之“在”的考察,展示了深沉的哲学内涵和独特的理论品格。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本书以“公共性与公民观”为主题,收入中国两岸三地的学者以及国外学者的论文(译文)共14篇。这些文章从思想史与政治哲学的路径来探讨“公共”与公民的观念,在整体上构成了比较的视野——既是古今之比较,又是中西之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现代性政治之关键问题的丰富论述。可以从三个部分来概观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
刘擎,专著《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
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
本书通过考察哈贝马斯、阿伦特、施米特、伯林、波普尔、柯拉科夫斯基、斯金纳、波考克等西方思想家与学者的研究著述,探讨了现代性论域中的诸多论题:知识与政治的正当性,自由主义,多元主义、民族主义,共和主义以及启蒙传统与乌托邦思想。作者认为,将现代性视为一个同质性总体的思想是一种幻觉。现代性内部蕴含着复杂的多样性与紧张。
许纪霖 宋宏:《史华慈论中国》
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
在二战以后的国际汉学史上,史华慈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在近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先秦思想史的研究,在三个领域内都留下了影响较大的着作,可以三本着作为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毛泽东的兴起》、《寻求富强∶严复和西方》。另有着作《中国和其他事务》、《中国文化的价值》。除此之外,史华慈的思想也反映在他的论文中,这些论文散见于各处,其中多数已经被引入中文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将在12月召开一个纪念和研讨史华慈的会议,许纪霖先生和宋宏编辑整理了几乎所有的史华慈论中国的重要文章以及研究和追忆史华慈的重要文章,即成此书,以纪念本杰明·史华慈教授诞辰90周年。有史华慈论文38篇,编为“论中国古代思想”、“论中西现代思想”和“论中国政治”三部分。又收入了史华慈的对话和访谈录五则,编为“对话与访谈”。另有附录,收入28篇文章,分部编入“史华慈思想研究”和“生平与追忆”,作者包括林毓生、林同奇、柯文、孔飞力、李欧梵、杜维明等。
许纪霖 刘擎:《丽娃河畔论思想Ⅱ——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人文讲座续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困于康德和杜威之间罗蒂
当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性问题 班德尔
茶馆、茶房与茶客王笛
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 邓正来
平等与现代性何怀宏
廿一世纪的都市社会学 卡斯特
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 李孝悌
社会正义vs.市场正义 陈宜中
解构靖国神社的政治话语 孙江
资讯化社会与认同的运动 夏铸九
现代性之解释观点及其限制 蔡英文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阎云翔
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 陈建华
鲁迅的思想性格 林毓生
文军主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社区青少年是当前各国政府及社会服务组织都非常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团结。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说,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力图将更多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提供给这些青少年群体,以促进他们在逆境中成长及巨大潜能的激发。本书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国家或地区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全方位透视,为我们展示了各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文化与基本历程,并集中分析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制度安排、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与基本模式;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实务特色;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启示等诸多问题。该书已经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本文从社会学理论中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大经典传统出发,详细叙述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在古典时期、现代时期和当代时期等不同时期的理论状况。并就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在当代发生的各种转向着重论述了文化社会学理论、身体社会学理论、空间社会学理论、语言社会学理论、历史社会学理论和全球社会学理论。全书共分为五编,十九章,约56万字。第一编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编 社会学理论的经典传统;第三编 社会学理论传统的现代承传;第四编 社会学理论传统的整合与颠覆;第五编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当代转向。
杨国荣 论文《道与存在之序: 庄子的视域》
该文发表于《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论文认为,《庄子》以齐物立论,“齐”不仅以统一性为指向,而且与“杂”相对而包含着条理性和有序性之意;在“齐”这一层面,道同时展开为统一性原理与秩序原理。存在的秩序本身又有多重的呈现形态,以天地之序为形式,它既展示了形而上的意义,又表现了审美的维度;在社会之治中,它与人的实践方式或“在”世方式相联系,其中伴随着自然与自发的互融与互动;通过“齐是非”、“游心乎徳之和”,以及“守其一”,心或精神世界也被赋予有序的形式。
杨国荣 论文《“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
该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论文认为,对名与言的考察,构成了《庄子》哲学的重要方面。以名实之辩为背景,名与言的考察既涉及语言形式与涵义的关系,也指向概念与对象的关系。与名实之辩相关的是言意之辩,后者所指向的,是言与意的关系。同时,对《庄子》而言,名言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存在的“分”和“别”,“道”作为存在的普遍原理,则以“齐”与“通”为内在品格,后者使道与名言呈现内在的距离和张力。“道”能否以名言来把握?是否存在非一般名言的把握方式?以上述问题为对象,《庄子》进一步展开了道与言之辩。对名与实、言与意、道与言等关系的辨析,既展示了《庄子》的多重理论视域,又表现了其思想的复杂性。
成果统计(2006年7月-12月)
半年以来,本所共出版各类著作7部,发表论文64篇。
成果目录(2006年7月-12月)
著作类:
1,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许纪霖 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
3,许纪霖 刘擎编:《丽娃河畔论思想Ⅱ——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人文讲座续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文军主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6,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
7,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念》,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论文类成果分类目录:
认识论-形而上学的地基
1,杨国荣,《他者的理解》,《学术月刊》,2006/8
2,杨国荣,《作为哲学问题的生与死》,《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杨国荣,《道通为一》,《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6/8,总第22卷
4,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中国社会科学》,2006/4
5,杨国荣,《道与存在之序》,《哲学研究》,2006/9
6,杨国荣,《学术研究的独特进路》,《文汇报》,2006/09/14
7,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时间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6/5
8,杨国荣,《体道与成人》,《文史哲》2006/5
9,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个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解放日报》,2006/09/03
10,高瑞泉,《在“道问学”中“尊德性”》,《文汇报》,2006/09/17
11,高瑞泉,《英雄的历史作用——读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历史教学问题》,2006/9。胡克《历史中的英雄代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12,陈嘉映,《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现代哲学》,2006/5
13,陈嘉映,《自然与必然管窥》,《复旦哲学评论》第3辑。
14,陈嘉映,《轴心时代的中国理性与理论》,《社会科学报》,2006/11/30,第五版
15,郁振华,《默会认识论视野中的“在世”观念》,《学术月刊》,2006/7
16,郁振华,“Tradition, Authority and Originality in a Post-critical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 and Discovery, Vol.32, No.3, 2005-2006.
17,贡华南,《从感看中国哲学的特质》,《学术月刊》2006/11
18,陈赟,《从在世到创世:自我确证方式的现代转换》,《社会科学研究》,2006/4
19,陈赟,《为什么真正极高明者总是道中庸?》,《南通大学学报》2006/4
20,陈赟,《上下通达:中庸或中国思想的内在视域》,《中国儒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6
21,陈赟,《为什么中庸之道向着知仁勇三达德开放》,《现代哲学》,2006/6
22,陈赟,《文的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季卷
23,陈赟,《极文明而道质朴:中庸思想的一个向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5
24,陈赟,《世界的始终与主体的时间性》,《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
25,顾红亮,《智慧化的人格关怀》,《社会科学》,2006/8
26,顾红亮,《孔子儒学的他者哲学维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7,顾红亮,《为他责任:走出自我责任与集体责任的困境》,《南京社会科学》2006/10
28,顾红亮,《从制度的视角看人格》,《重庆社会科学》2006/11
29,顾红亮:《“理性”与现代性的价值依托》,《人文杂志》2006/6
30,顾红亮:《杜威和孙中山的知行观》,《杜威实用主义与现代哲学》(现代外国哲学论丛第一辑),人民出版社2006/12
现代性的维度
31,高瑞泉,《现代性批评在中国的兴起与走向》,《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2,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华东师大学报》,2006/4
33,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11
34,刘擎,《反思共和主义的复兴:一个批判性的考察》,《学术界》,2006/4
35,刘擎,《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的思想史》,《读书》,2006/9
36,刘擎,《大革命与现代政治的正当性(施米特与阿伦特的竞争性阐释)》,《学术月刊》,2006/9
37,刘擎,《共和主义复兴的挑战与自由主义的回应》,《社会科学报》,2006/10/12
38,刘擎,《2006年社科界10大热点》(国外篇),《社会科学报》,2006/12/29
39,陈赟,《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政治哲学》,《贵州大学学报》,2006/5
40,陈赟,《主义话语与现代政治传统(下)》,《文化中国》第五十期。2006/3
41,姜进,《追寻现代性:民国上海言情文化的历史解读》,《史林》,2006/4
42,姜进,《女性与中国政治》(原载《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10期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入选《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科学文化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2006年11月。
43,姜进,“Gender, History, and Medicine in Feminist Scholarship: An Interview with Charlotte Furth.”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vol. 13, no. 2 (Fall 2006).
44,盛邦和,《‘民本论’的现代性诠释——试论徐复观的文化反省》,《福建论坛》2006/8
城乡文化
45,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4
46,文军,《拆除城市的“藩篱”》,《方圆法治》,2006/4
47,文军,《制度、资本与网络:上海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分析》,载《中国研究》2005年秋季卷总第2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48,文军,《制度、资本与网络: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及其系统生成》,载《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5·合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49,文军,《从城乡分隔到统筹发展:上海新郊区建设中的结构重组》,《城市管理》,2006/4。
50,文军,《上海城市化建设的现状与战略转变》,载《东方讲坛精选》(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1月。
51,文军,《城市化的未预期后果:访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社会观察》,2006/11。
52,李学昌,《1940年代后期常熟农村收入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史林》2006/5
53,李学昌,《中国农业经济史研究的争论与悖论》,《探索与争鸣》2006/12
传媒文化
54,雷启立,《从革命到消费革命》,载《中国21》2006年第2期(日文),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日本名古屋,风媒社出版2006年出版。
55,雷启立,《看“好看”——当代中国的传媒空间与文化矛盾研究札记》,载《天涯》2006年第1期,第28~32页。
56,雷启立,《外来的新文学――以晚年周作人与香港文学的关系为例观察》,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9~123页。
57,雷启立,《在新的媒介革命面前》,载《编辑学刊》2006年第3期,第10~13页。
58,雷启立,《异化的城市规划与小世界范式——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7期,第23~28页。
59,雷启立,《重建另类生活如何可能》,载《天涯》,2006年第5期,第28~30页。
60,雷启立,《立场、方法与我的问题意识——当代中国的传媒文化研究札记》,载《传播学集刊》第四期,2006年,第13~19页。
教化之维
61,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三联书店,2006年8月出版。
62,王铁仙,《语文课改,让人文成为素养》,《解放日报》2006/08/29
63,姜进“研究生课程讲坛:女性主义语境下的性别与阶级”。《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11/6。
64,顾红亮:《论哲学教育与哲学类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庄辉明主编:《探索·创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重大课题或项目进展情况
《中国哲学与本体论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对本体论问题各个维度的深入考察,《存在之维》即是此项考察的成果。在对本体问题在理论层面的总体把握的同时,又对中国哲学中两大主干先秦道家哲学与先秦儒家哲学进行个案考察,分别完成了《庄子的思想世界》、《中庸思想研究》,这两部分研究可看作是前一体之两翼。先秦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方向与基调,王夫之的哲学则是这一方向的系统展开与伟大推进。已完成的《王船山语言哲学的形上之维》从语言哲学角度对王夫之哲学的阐释具体揭示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特征。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到来一方面丰富着中国哲学,并逐渐形成现代中国哲学特色与传统;另一方面,西方哲学及其本体论也为中国哲学的自我认识与反省提供了一面镜子,从而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发现中国哲学的深层自我。本于这一识见,本课题对照西方哲学展开了对中国哲学之经验方式、思想方式、范畴结构、抽象方式,以及此视野中之存在的研究。此项努力在初步完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方式研究--以“味”、“感”、“象”为中心的考察》得以体现。
教育部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
2006年月11月3-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该研讨会具体由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承办,全体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该研讨会。该课题是教育部于2003年12月立项的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它是对中国人精神生活所做的一个国情调查与研究,已进行的相关的抽样调查遍及全国众多省市、自治区,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
这次研讨会分A、B两组同时进行了学术讨论,其议题有: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概况与精神生活的理论研究;传媒中的精神生活;文本中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哲学、信仰、宗教、传统与精神生活;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个体状况。这些议题涵括了各组子课题在内的72个问题。各课题组成员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与各组专家学者研究今后如何来进一步展开研究工作。
课题组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就大家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总结如下几点:这次会议总的来说是相当成功的;各个子课题要进一步紧扣主课题;要格外重视用调查研究这个典型的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精神生活这个典型的人文学科问题;报告中尚未提及到的重要问题也要做调查研究。
《20世纪浙沪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研究报告》
已经完成课题最终成果《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研究报告。
《女性,表演,与上海都市文化》
自3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已经把有关二手资料进行了梳理,产生了参考书目的初稿。接着开始着手通过原始资料调查民国上海大众娱乐领域的概况,并于7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内部的学术研讨会,检讨成果,讨论下一步的工作。参加项目的研究生:硕士生万笑男,张金芹,来平,骆曦,翟辉,博士生徐大慰,博士后黄芸珠,UBC曹星原教授。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
已经完成,并已经向教育部提交了结题报告
《中国现代经济伦理建设研究》
进展顺利,即将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