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07年1-6月
—————————
目录
重要学术成果介绍
陈嘉映出版《哲学 科学 常识》
胡晓明出版《诗与文化心灵》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
陈赟:《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
成果统计
成果目录
著作类
论文类
重大课题进展情况
重要学术成果介绍
陈嘉映教授出版重要著作《哲学 科学 常识》
《哲学 科学 常识》陈嘉映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本著作的主旨是研究理论认识形态的基本转变,主要是从哲学理论到科学理论的形态转变,尝试回答如下问题:科学怎样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它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哪些方面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其深层关切是,在实证科学以它的方式提供了世界的整体图景之后,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
西方古代哲学及中古哲学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巫史传统以及神话宗教,它意在为世界提供客观普适的理论解释,为了突出这一点,可以用“哲学-科学”称谓之。
哲学-科学理论是道理的系统化。理论加以系统化的那些道理来自常识。在一个理论中,那些包含在正常情况中的道理,通过某种疏通和变形,获得组织,其中有某些道理上升为原理,把包含在多种常识中的多种道理连成一个系统。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减少原理的数目,把定理和原理联系起来。理论用这个整体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而整体解释把我们带到对世界的更深层面或更高层面的识见。
哲学-科学理论用自然可理解的概念加以表达。这使得哲学-科学理论与常识始终保持联系。然而同时,这不仅使得哲学-科学理论在面对由仪器和实验产生的奇异现象之际无能为力,而且,由于任何自然语言都保留着特殊性,因此,哲学-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无法真正成为客观普适的理论。
为了提供客观普适的理论,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客观普适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数学。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科学革命时期理论概念的转变,并指出这一转变是以数学化为指导的。由此,本书初步回答了自然科学为什么具有数学化导向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重大疑问。
通过对概念方式转变的一些重要案例的研究,本书揭示了实证科学理论与哲学-科学理论的基本不同之点。
在这一进程中,本书重新阐释了一系列重要概念,例如感应与理性、经验与实验、概念与语词、自然与必然、规律与机制、假说与理论等等。通过这些重新阐释,本书回答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科学理论具有预测能力而哲学理论不具有预测能力?物理学是不是关于实在的研究?等等。
本书的最后一章总结性地探讨了哲学、科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这些探讨表明,实证科学必然逐渐远离常识,无法得到自然理解。因为它们所依赖的数学,其普适性基于量的外在性,这种外在性虽然可以保证长程推理的有效性,但却是以丧失直观和感性为代价的。尽管物理学类型的科学能够把握事物的客观结构,能够做出大量精确的预测,但它必然将心灵留在其研究眼界之外,因此,物理学即使达到“终极理论”,这一理论仍是残缺的。另一方面,哲学探索应始终在自然理解的层面上展开,但因此,哲学并不能提供普适理论。
本书重新审视了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相互呼应的见解。
胡晓明教授出版《诗与文化心灵》
《诗与文化心灵》胡晓明著 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
作者认为,中国诗无论有多少复杂的变化,无论有多少历史的形态,其背后总有一种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可称之为“中国文化心灵”。
在第一章里,考察了先秦时代的诗学,其实也是探索了中国诗的文化心灵早期酝育过程。尤其是如何经由宗教心灵而人文心灵的创造,又如何回应礼乐崩坏的危机。
在第二章里,涉及六朝与唐宋一些诗学问题,看似片断零碎,其实也是着眼于唐宋诗型的文化意味,着眼于一个较大的文化诗学逻辑:唐宋诗学之转,是如何由一种浪漫高华的诗学,中间经过中晚唐文化危机的激荡,终归于人文心灵的重建。
在第三章里,主要研究了同光体及其嗣响。时代社会发展的耀眼光芒,会将人文历史的其他努力遮蔽起来。避俗、避熟,其宗旨是求古雅、求清新、求沉厚,背后是一个悠久古老的文明与文化的尊严。而“以文字为诗”其实才是中国诗的大关键,“以文字为诗”的传统并没有复活,导致中国现代诗文学中没有中国文字,整个躺在纸上。
还有一个问题是情感、思想与诗的关系。宋诗派无疑更重思与诗。陈寅恪先生有一句话已经讲得很好:“苟无灵活自由之思想,------即有真实情感,亦堕世俗之见矣。------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论再生缘》)。陈寅恪在另一处亦讲:“士之读书治学,盖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只有情而无思想,必成俗情,必有桎梏。
以上三章的内容,涉及三个大的时代,秦汉之交、唐宋之交、清民(国)之交。都有一个相似的背景,即国族文化最感性的心灵,如何回应时代的危机。诗与思想的关联,由此而成一个学理的系统。
作者学思历程与时代的痛痒相关,也由此而显露。二十世纪一件大事,正是中国诗(中国文化的象征)由摧残而毁灭、而渐渐复苏的时代,有多少云天苍凉、多少惊心动魄。第三章所以多论及陈寅恪的诗学,其背景正是此一重要的象征意义。诗学研读,这里获得了真切的存在感受;而时代的人间情怀,又得到了历史人文的骨力与诗性心灵的浸润。这样来自历史深处,又回返自身存在的意识,就是在本书中多次强调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即中国诗性在危机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主体意识。文化心灵的崇高与优美、挣扎与再生,都是题中之义。
在最后一章里,还涉及到文化诗学的通论。文化诗学主要回应的时代课题是:第一,文论的阐释力,如何与史论和哲学一样大,而又不失其文论的特性。第二,文论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文化?如何重建文论的中国性?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正是透过中国诗与中国文化的精神的阐释,来张扬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文论。力图通过诗与文化意识的互动式观照,得到一种新的美学图景。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
回归真实的存在是哲学探究的根源性问题,系统地整理王船山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王船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批判者和自我总结者,他的哲学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从他的哲学出发,可以深入地考察中国哲学在存在探究上所凝聚的独特智慧。本书围绕着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以及如何回归真实的存在这两大问题,对于船山哲学作出了理论性的哲学诠释。
本书对于船山哲学的诠释基于如下的看法:对于真实存在的探究只有在隐显(或者幽明)的范式而不是有无的范式中才能获得批判的识度,而只有以批判的识度为基础,才能摆脱由于虚假的存在观念的奴役所导致的“观念的灾害”,才能保证所谈存在的真实性。有无的话语总是把存在之思导向寻求世界最终根据的形而上学态度,而隐显的视域则把我们引向世界本身,导向人的知行活动过程。而从有无到隐显的范式转换,构成了船山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对于船山而言,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的问题就是隐显之间的沟通如何可能的问题,如何回归真实存在,也就是如何“通幽明之故”。而形而上与形而下作为主体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它们正是沟通隐显的不同方式:形而上是以思的方式从显到隐,形而下是以感性实践的方式由隐到显。
什么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在天道观上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理气之辨、体用之辨以及理一与分殊的关系。气的概念在王船山那里具有中心的意义,它意味着主体知能的界限,它证成了真实存在的自在自为性质。王船山改变了传统哲学中贵体贱用的形而上学体用论,而代之以相与为体的交互体用论模式,并把体用放置在隐显的视野中加以理解,提出了由用以得体的存在言路。船山区分了理一分殊与万法归一,万法归一意味着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框架,它所关注的不是万法的自主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沟通,而是万法对于“一”的绝对依赖性;理一分殊要求的则是个体的自主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承认与沟通。
从天人关系的层面看,真实的存在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通常所说的“天人之际”的“际”是一个“辩证的字眼”,它包含着两个相反相成的含义:分化与交会。主体化天之天为人之天的实践,导致了天道与人道的分化,正是从天道中独立出来,才使人道获得了自由。对于自由的主体而言,它的存在的依据不再是天道,而是人道,因此,主体回应天道的方式是对之的承继,而不是与之同一。换言之,是继道、继天,而不是同天、法道,才构成了自为着的主体的存在根据。另一方面,主体正是在对于天道的承继与推进中,在对于天人之间“存有的连续性”的维护中,才将自神提升到人性的水平,而这种连续性构成了古代思想对于善的最原初的理解。
从人道的层面来看,真实的存在首先具有时间性的特征。世界的始与终对应着人性的生与成,世界的开端与终结都发生在现在,因为它只有通过主体的时间性才能得到恰当的说明。而人是具有时间意识的存在者,他能够把不可见的过去与未来经验为现在意识的构成部分。时间就是存在的展开,存在展开为时间。对于人来说,时间意味着关系的承担,也即在当前对于与不可见之间的关系的承担。从时间的视角来看,生包括生理学意义上的新陈代谢、个体的在世过程以及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世代生成。以时间的方式对待生死,就是在当前承担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推陈致新。真实存在还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理性并不与欲求相对,它的原初的功能在于燮理、利导,使欲求各得其所,各遂其欲。但是理性的功能不是对于欲求的“治疗”,欲求不是人的疾病。去欲的观念不能理解理欲的这种原初的关系形态,它导致了一种衰弱、没有生命力的时代意识,也削弱了真实存在的能动性。天理的规定首先是以主体间相互的承认与沟通为基础的公共性,其次是个体意义上的真诚无伪性,后者以自慊的感受为特征。感性存在并非仅仅是人的生物学特征或人类学规定,与理性存在一样,它还是人之为人的本体论规定。理性的开显只有在感性的自我相关性中才能实现,而去欲的实践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性。
回归真实的存在这一主题不仅要回答什么是真实的存在,还要回答如何回归真实的存在。在王船山那里,如何回归真实的存在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从个体性的角度来说,如何把握和展现真实的存在;从类主体的角度,如何在政治—历史实践中回归真实的存在。在广义的知行过程中回归真实的存在,主要围绕着以下三个层面来讨论:(1)知行之辨,它承担主体与自身存在的关系。(2)能所之辨,它承担的是主体与对象的关系。(3)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政治—历史实践中把握和展现存在的思路,不同于宋明时代盛行的内在心性之学,政治—历史的存在形式在王船山那里被表述为“天”,它既意味着一种自发性的秩序,又意味着一种“大视域”。对于“天”的不同规定,对应着走向历史性生存的不同方式。“天”以主体间的同然性为其具体含义,因此,参与历史性的生存,就是要成为民族共同体的一员,参与共同体的发展,自觉地承担与共同体的关系。“天”的含义是“合往古来今而成纯”,这一点意味着,自觉地参与共同体的历史性精神的生成,这就是走向历史性生存的方式。“天”意味着“理性的机巧”,主体对于历史过程不可能拥有一种清晰、透明的意识。因此,走向真实存在,需要一种在不透明处境下的“技艺”,这就是“知几”、“知时”的实践性智慧。
陈赟:《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
该书是作者自1997年至今所撰写的部分论文的一个结集,这个选集意在标画中国人历史地开启的特有生存境域。
《孟子·万章上》云:“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对于通过我们自身的限制性意识而敞开的“天”而言,它首先并不是作为创造(造物主)的源泉,不是作为有所驱动的主宰(“或使者”)而进入我们的世界的,也即它并不是作为宇宙或本体,而是作为我们自身的限制性界域(“在外者”)的角色出现的。并没有因为限制的存在而导致一种对“天”的皈依的、信仰的意愿,而被引向的恰恰是如何面对它,如何“对越在天”的问题,也就是领悟到天命之人拿什么来与天相配、相宾的问题。正是这种相配、相宾的意识,开启了“天地之间”或“天下”的生存境域。这一境域不仅仅将自己保持在思想及其诸种形态中,而且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进入到普通人的生命中去。无论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白蛇与许仙的故事,还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都一再地把我们的视角从天空、天堂引向“天地之间”,仙女们并不留恋天堂的生活,而是深深地眷恋着人间世,由天堂-天空的仙女与人间-大地的凡夫俗子之间的联结而产生的爱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它从天与地之间的联结而获得自己的深刻意义。这种联结标识了中国思想对人的位置的理解:“人生天地间”。“天地之间”这个独特的思想视域,在先秦及后世的文献中,一二再、再二三地被提及。它必须被作为中国思想的内在的或特有的视域来看待。在这一意义上,上述的“民间故事”,就必须被理解为传达了中国思想之特异性的“寓言”或“隐喻”,这种“寓言”与“隐喻”的存在,也深刻地标明了中国思想的那种特有视域在民间意识中表述自身的方式,也即进入到普通生命中去的方式。
作者不相信从天下到民族国家的现代转化这样表述出来的历史规律之神话,在这一表述中,天下或天地之间将成为历史的陈迹。相反,作者认为,天下没有消失,天下依然是天下人的天下,仍然以它的方式向我们开放着,真正的问题毋宁是,我们当作出何种准备,方能接纳它?
该书没有将天下或天地之间收缩在政治权力斗争的特殊场域,而将其打开为一种历史地、文化地开采出来的生活境域,当然,这个境域中有政-治的位置。这样做,是由于作者对“政-治”一词的中国内涵的坚持,这种内涵的实质是将天下从治理者的使用占有中解放出来,交还给每一个普通生命。在第一卷,作者试图表明,天下的开启方式并不能由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过程(专门的权力机构)所垄断,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不过是将天下还给天下的方式,而将天下隐藏于天下,正是还天下于天下的可能方式。在第二卷中,该书思考的问题可以理解为,语言及其固化形态使得天下之由藏而显,但也因此而遮蔽了天下的真正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接纳天下就成为问题。而在第三卷,一个隐含着的线索是,天下或天地之间境域的开启,其实是在“与于斯文”的过程中获得可能的,一旦深入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中心古今的问题,所以,在当下状况下“与于斯文”的可能性,构成了第三卷的内在主题。
以齐物立论、强调“道通为一”,构成了庄子又一哲学趋向。“齐物”或“道通为一”在本体论上意味着超越分化及分裂的世界,在认识论上要求扬弃基于成心的是非之辩,达到“以道观之”,庄子对存在之序的突出、对个体间沟通是否可能的考察、对基于“天”的天人统一性的关注,等等,可以视为“齐”与“通”的展开。但同时,庄子又对个体予以了相当的关切:从本体论上注重“德”,到价值观上以本真之“我”及真人为理想人格、认识论上突出个体直觉和体悟,等等,个体原则展开于多重方面。
成果统计(2007年1月-6月)
半年以来,本所共出版各类著作10部,发表论文45篇。
成果目录(2007年1月-6月)
著作类:
1,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中华书局,2006年12月(补报)。
2,杨国荣:《以道观之》,水牛出版社,2007年1月。
3,陈嘉映:《哲学 科学 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2月。
4,胡晓明:《文化江南札记》,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2月。
5, 杨国荣:Zhuangzi, with Introduction (with H.Hochsmann), (Pearson/The Longman,New York, 2007年2月。
6,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
7,陈赟:《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8,许记霖主编:《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9,童世骏、郁振华译,居纳尔·希尔贝克著:《时代之思》,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5月。
10,姜进:Reminiscences of Hongkew: Legends of the Revolution. 汉译英,译自《虹口记忆:红色印痕》。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
论文类成果分类目录:
认识论-形而上学的地基
1,陈嘉映:《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上,载于《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期。
2,陈赟:《中庸之道与世界的当下接纳》,《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陈赟:《世界的始终与主体的时间性》,《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贡华南:《从“相”到“象”---熊十力哲学的易学归向》,《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
5,陈赟:《中庸与文的思想》《哲学与宗教》创刊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期。
6,陈嘉映:《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下,载于《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二期。
7,陈嘉映:《哲学关心的是事物的意义》,《科学时报》2007-04-24B4版。
8,郁振华:《扩展认识论的两种进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9,陈赟:《政-治、教-学与文-化》,《学海》,2007年第2期。
10,贡华南:《物的到来如何可能——中国传统思想世界中“物”及其通达》,《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
11,赵修义:《沟通哲学史与思想史的从成功尝试》,《社会科学报》:2007-05-10。
12,童世骏:《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13,贡华南:《立象与抽象—普遍性追寻的两种道路》,《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14,刘梁剑:《际:王船山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精神生活的家园
15,许记霖:世俗时代的中国人精神生活,《天涯》,2007年1期。
16,陈赟:《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僭政:现代精神生活的困境》,《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17,顾红亮:《“民族国家”语境中的个人图像》,《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18,顾红亮:《启蒙与责任——康德和“五四”思想家的启蒙观》,《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9,顾红亮:《作为他者的上帝》,《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
20,童世骏:“与时代精神同步”,《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6年》(总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21,童世骏:“和谐文化: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22,童世骏:“世俗化时代的理想主义何以可能?--杜威论宗教”,收入《杜威.实用主义与现代哲学》(俞吾金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23,许记霖:阳光一般的人生:一个中国年轻人的生死观,《文汇报》,2007-03-26。
24,陈赟:《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台湾《思想》2007年4月,总第五期。
25,赵修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文汇报》:2007-04-09 。
26,许记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文汇报》2007-04-15。
27,许记霖:《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解放日报》2007-04-29。
28,赵修义:《进一步提炼共同价值目标》,《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5期。
29,童世骏:《机遇、挑战与责任》,《文汇报》2007-06-07,“文汇时评”栏目。
30,童世骏:《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文汇报》2007-06-08,“论苑”版。
31,童世骏:“为了共同的理想—为‘犹太-以色列研究论从’出版而写”,《犹太人在亚洲:比较研究》(主编:潘光),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
审美文化
32,胡晓明:《新春,谈谈中国文化意象》,《文汇报》,2007-02-14。
33,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第1期。
34,罗岗:《生命权力、另一种压迫与“文学”的反抗》,《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1期。
35,罗岗:《预言与危机——重返“人文精神讨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期。
36,姜进:“Modernity East and West: Melodrama and Yanqing in Shanghai’s Popular Culture.”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 2, number 2 (April 2007)
37,罗岗:《山河易如梦 山河难入梦》,《文汇报》2007-04-01。
38,姜进:“《蝴蝶梦》与中国戏剧中有关性与道德话语的女性重构”《戏剧》2007年第2期(6月)。
39,姜进:“比较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运动:裴宜理教授2006年6月2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的演讲”。英译汉,译自Elizabeth Perry, “Social Movement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知识分子论丛》第6辑,2007上半年。
40,罗岗:《大学精神的重建:中国大学的自我主张》,《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6-18。
社会之维
41,文军:《为何理论与理论何为——兼论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2、文军:《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43、文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新资本》,2007年第1期。
44、徐连明、文军:《论社会学视域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南京:《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45、文军:《城市文明:内涵和谐价值理念》,《红旗文稿》,2007年第6期。
重大课题或项目进展情况
《中国哲学与本体论问题》:
本课题即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