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了上方,原来长了一座鸡窝。
一转眼之间,王小波离开我们就10年了。
每到忌日,总会有一些纪念的声音,今年更是如此,这使人宽慰,说明他还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同样令人宽慰,甚至更加令人宽慰的是,人们对王小波由衷的喜爱似乎还说明,在今日思想文化中,毕竟还有那么一些健康的,使人看到希望的东西。确实,喜欢王小波和喜欢王朔、王蒙是不一样的,虽然喜欢后面二王也有很多理由。
人们为什么喜爱王小波?
有人说他是大师,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喜欢他那幽默而深刻的文字,更有人欣赏和向往他脱离体制的生活方式。
王小波是不是大师?可能很多喜爱他的人要说是,但我认为还不是,他有成为大师的潜质和禀赋,但他的文字活动时间毕竟太短,他去世的时候,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甚至连成熟状态都没有达到,他刚开始引人瞩目,就英年早逝。
王小波是不是天才?我以为是。但我马上要说,他的天才只是显露了一点点锋芒,人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种势头,而不是才华的充沛展现。
那么,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他的喜爱为什么那么深,为什么与喜爱其他知名的人物、有才华的作家不同?而这种不同很容易被感觉到,这种不同恰恰构成了不同的人喜爱他的共同点。
王小波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优点和品质不是一般中国文人所有的优点和品质,当然也不是西方优秀人物或才智之士常有的优点和品质。
王小波难于被一般人理解,难于用简单的语言来刻画其特征,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气质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把一些矛盾的、难于兼容的东西统一在自己身上,天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王小波的语言、风格、主题是纯粹中国的,中国的历史、传奇,中国的市井生态和中国式的狡黠与戏谑,他都能不动声色地信手拈来,但他的精神气质又不是纯然中国式的,他明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经历过文艺复兴、理性和启蒙的洗礼,他的骨架是西方的,血肉是中国的。
王小波从上世纪50和60年代过来,尤其是所谓“文化大革命”刺激了他的思考,他对伪理想、伪道德有入木三分的针砭,他消解装腔作势和一本正经不遗余力,但他并不想当“顽主”,不想在道德的废墟上恣意妄为,恰恰相反,不论是对人生还是对社会,他的价值标准是明确的、坚定的,他的爱憎是分明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不打理想旗号的理想主义者。
王小波身上毫无学院气,写文章从不掉书袋,毫无八股味,但也决不搞野路子,思维缜密,说理充分,在他身上,可以同时看到思想的不拘一格和思想、学术上的训练有素。人们很难看出他是脱离大学教席而来,是从西方大学出来,但也决不会认为他是个自学成才者。
王小波非常强调有趣,他的小说确实写得有趣,他没有任何文章是枯燥的,但他的有趣和流俗的“把肉麻当有趣”或“肉麻加有趣”完全不同,他的有趣特别自然和健康。王小波为人特立独行,小说突兀怪异,但他决不追求轰动效应,决不炒作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简单化、快捷化时代,人们容易流于对王小波作简单化、快捷化的理解,他的东西需要慢慢咀嚼和品味,虽然他的一些妙言隽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很有可能,很多喜欢王小波的人是一厢情愿,王小波最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人们已经有的,而是人们还没有但能依稀感觉到重要的东西。
10年以来,不知不觉之间,王小波有点成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在有些人那里,他的幽默、好玩被强调和夸大,不拘小节、嬉皮笑脸被当成了他的品牌,他不露声色的热情、价值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被淡化和疏离。
王小波会不会到头来成为一个无害的偶像,一个大众乐于操弄的符号,我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