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军:“正名”:一种高贵的意蕴
曾海军
内容提要:孔子面对春秋乱世而提出“正名”的政治主张,却被现代学人在平等理念的观照下,以一种对等性的衡量定格了这一思想所具备的现代性意义。在这一意识背景下,“正名”内容被置换为现代性的权责观念,使得这一思想在现代运用过程中发生功能化的误操作。“正名”思… (查看详细内容)
程志华: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哲学
程志华
内容提要: 哲学不应走上僵化之路。中国哲学之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学人面临的一大课题。若干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于欧美的后现代主义目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由“边缘话语”成为“世界性话语”,表征出西方哲学一种新的… (查看详细内容)
陈卫平:论胡适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的诠释
陈卫平
走 出 科 学 主 义 与 人 文 主 义 的 对 峙 ——论胡适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的诠释   中国哲学史在“五四”时期成为哲学门类之一的现代学科,其重要使命是把以往的哲学思维成果作为构建现代中国哲学的出发点。胡适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贯穿着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的… (查看详细内容)
邓曦泽: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
邓曦泽
【作者按:此文定稿正式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6期,此文旧稿曾发表于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并以《生活意义的困境——论“中国哲学”何去何从》为题发表于《文化中国》(加拿大中文季刊)2006年第2期。】 摘要:“中国(现… (查看详细内容)
杨国荣:个体之域与公共领域
杨国荣
个体之域与公共领域——以成己与成物过程为视域 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来源:《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内容提要】 个体之域或私人之域涉及与个人相关的各个方面,后者既非直接呈现或展开于社会之中,也不能完全为社会所控制和支配。与之相对的公… (查看详细内容)
李孝军:突破与重构 ——中国哲学研究的三个方向与未来之发展
李孝军
蒋孝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100872)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关注的升温,出现了 “国学热”和“儒学复兴”的诉求,并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带动中国哲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思想涌动的时期。分析近十年中国哲学研究,可以感触到中国哲学不太平静的湖面下… (查看详细内容)
高瑞泉:儒家社会主义,还是儒家自由主义?
高瑞泉
来源:学术月刊 儒家社会主义,还是儒家自由主义? ———从徐复观看现代新儒家“平等”观念的不同向度 高瑞泉   [摘要]现代新儒家通常都既承认礼教与平等价值之间的断裂,又着意于从儒家传统出发去解释现代平等观念。它涉及复杂的系统,也呈现出不同的向度。作为“激进… (查看详细内容)
蒙培元:也谈《孟子》里一处标点
蒙培元
读了顾农先生发在《中华读书报》(2009年3月18日)上的文章《孟子》里的一处标点,有一些想法,提出来与顾农先生共同探讨。 我认为,该文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读经典时经常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读经典?该文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即《孟子·尽心下》中冯妇条的两种读法或标点… (查看详细内容)
曾云:“实践应当!”——胡塞尔的意志现象学分析
曾云
摘要: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胡塞尔的意志现象学研究展开分析,即:意志的奠基问题;意志现象的特征和形式;以及意志的内容。通过对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的分析,本文主要指出,意志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意向性行为,即:创造性的实践行为。意志指向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不是理想,而是实现;不是现成的对象… (查看详细内容)
张晚林:千年的误会——“三从四德”真的是女性的地狱吗?
张晚林
笔者创办弘毅知行会,和同道一起与诸生讲经论道,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得到了友人的认可与赞同,使我倍感欣慰与惶恐。欣慰者,乃在于毕竟有人能同情地理解传统文化,于斯世实属不易。惶恐者,乃在于吾人所做的实在有限,有愧圣学。欣慰与惶恐之余,亦时有博雅君子谓吾曰:传统文化固有诸多… (查看详细内容)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本所刊物

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