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锡同:汉代儒学的经学化概览
宋锡同
在汉代,儒家学说的经学化是一个过程,也是汉代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儒学走向独尊并一步步被强化走向经学化过程中,反映出学术发展在政治大环境下的复杂走向。本文拟考察汉儒学的经学化这一问题,来揭示儒家学说,尤其是今、古文学派在汉代的发展轨迹。 一、引论 秦汉以前的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儒学为… (查看详细内容)
方旭东: 道德与自然:理学中的性情之辩——以元儒吴澄为例的分析
方旭东
提要:本文通过对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有关人性论观点的分析,透视了理学中的性情之辩的实质即道德与自然、体与用的关系。吴澄一方面继承了宋儒性体情用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对性情作了双重理解。在如何处理情的问题上,吴澄像大多数理学家一样主张“性其情”而反对“情其性”,表现出… (查看详细内容)
黄玉顺:真儒家、真工夫:儒学之外、生活之中
黄玉顺
真儒家、真工夫:儒学之外、生活之中 ——阅读《儒家修身九讲》有感   在这个时代的“沦丧”忧虑中,各种各样的“修身”工夫开始受到重视,并且从“养生”层面逐步提升到“养心”层面,这是好事。最近读了方朝晖教授的《儒家修身九讲》… (查看详细内容)
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一个思考
王中江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这一问题是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这一总课题之下来思考的。有关“思维方式”的理解和使用,一般都比较宽泛,我也愿意在广义上使用它。作为以不同方式解释宇宙和世界的世界观、作为认识事物方式的认知方法、作为建立社会政治秩序方式的秩序观和使之正当化的合理观、作为为… (查看详细内容)
张祥龙: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
张祥龙
一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中国人今天面临着一项困难的任务:如何找回已经失去了的文化主体,让她重获生命。应对所有这些困难和实现这些设想之前,必须确立儒家在中… (查看详细内容)
高瑞泉:论《庄子》“物无贵贱”说之双重意蕴
高瑞泉
来源:社会科学 2010年第10期 摘 要:《庄子》一书内在地包含着的政治批评和哲学创造双重意蕴,并非互相分离的两个不同向度。其“物无贵贱”说提供了理解这一内在关系的文本。就思想的秩序而言,庄子对于以“贵贱”对立呈现的等级制度的抗议,优先于认识论的“是非”之辩;而… (查看详细内容)
邓曦泽: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
邓曦泽
走出历史的玩偶化 ——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 邓曦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摘要:近代以来,国人常以目的论历史观看待历史,即以今人的目标来衡量历史,要历史为现实负责,从而导致历史玩偶化。本文以古人和今人对百家争鸣完全相反的评价为例,考察了历史如何被… (查看详细内容)
陈嘉映:事实与价值
陈嘉映
陈嘉映:事实与价值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11年02月28日 并没有两个世界,一个事实世界,一个价值世界,我们也不掌握把价值贴到事实上的魔法   一 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 (查看详细内容)
江向东:《公孙龙子·指物论》新诠
江向东
江向东:《公孙龙子·指物论》新诠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之“知识理论”维度的缺失导致了二千多年来人们在对先秦名家理解上的严重不足。有鉴于此,我将主要循着“知识理论”这样一个问题视角,尝试对《公孙龙子》做出新的诠释,而本文仅限于对其《指物论》的讨论:其一,… (查看详细内容)
郁振华:认识论与心理和逻辑之辩术
郁振华
郁振华:认识论与心理和逻辑之辩术 来源:《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摘 要:波普的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认为,认识论是科学知识的逻辑学,与心理学无关;哈克的具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则认为,心理学和逻辑学同等重要。他们共同分享的前提是:只有对知识的客观内容的分析才具有逻辑的品格,而对认识主体及其… (查看详细内容)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本所刊物

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