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萨特的存在主义
林丹
一般认为,在对待传统哲学的问题上,欧陆哲学不同于英美分析哲学,后者把传统哲学问题一概视作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而把它完全排除出哲学之外。但"反形而上学"是整个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共同口号,存在主义同样有反形而上学的特征。它与分析哲学的不同在于,它并不把传统的哲学问题一概排斥,而是在… (查看详细内容)
郁振华:道德、政治和知识:欧克肖特的盲点与洞见
郁振华
来源:《哲学研究》2009年第四期 欧克肖特(MichaelOakeshott)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自他1990年去世以来,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欧克肖特被认为是一个带有保守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者,他在对自由的辩护中强调了传统、惯例、习俗等因素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思路既有洞见也有盲点,欧克肖特的核心… (查看详细内容)
杨国荣:中西之学与世界哲学
杨国荣
杨国荣:中西之学与世界哲学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内容提要】 将哲学理解为“世界哲学”,首先与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这一更广的背景相联系。就哲学本身而言,走向世界哲学,意味着回归哲学作为智慧之思的本原形态。世界哲学在植根于世界历史这一背景的同时,也表现为从人类… (查看详细内容)
孙周兴: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路线
孙周兴
一、实存哲学是一种形而上学     本文建议把人们通常译为“生存”或“存在”的拉丁文existentia改译为“实存”。( 注:把existentia、Existenz译为“实存”当然不是笔者的首创,不少前辈哲学译家有 此设想和做法。比如,贺麟先生在《小逻辑》&… (查看详细内容)
郭美华:出离与返回: 作为过程的逍遥———《庄子·逍遥游》疏解
郭美华
出离与返回: 作为过程的逍遥——《庄子·逍遥游》疏解[1] 郭美华 来源:中国哲学史 2009年第4期 作为《庄子》全书首篇,《逍遥遊》以逍遥为意,将自由存在的实现奠定为整个《庄子》哲学的基本旨趣。逍遥的基本意蕴,经典的诠释中,郭象注以“各任其性逍遥一也”为解[2],支… (查看详细内容)
汪国群:乾嘉汉学家对理的新诠释
汪国群
有一种说法认为乾嘉汉学家言礼不言理,或者很少论及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汉学家反对言理的只是个别人,不是主流,而言理的却大有人在。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不乏谈理字,但真正对理字进行系统诠释的当属宋明理学。从理的内涵来说,理学家对理的解读是把它形而上学化了,作为抽象概念,理具有本体… (查看详细内容)
陈嘉映/李河/张志伟/彭永捷/干春松: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
陈嘉映/李河/张志伟/彭永捷/干春松
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 陈嘉映/李河/张志伟/彭永捷/干春松 来源:《学术月刊》(沪)2006年6期第26~35页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在西方学术体制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学科,始终受到了“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这样的质疑性挑战。而如何在现有的… (查看详细内容)
杨国荣:意义世界的生成
杨国荣
意义世界的生成 杨国荣 来源:《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一 从人的视域考察世界,首先应当区分存在的本然形态与现实形态。本然的存在固然具有实在性,但对人来说,它却不一定具有现实性的品格。此所谓现实性,与进入知与行的领域、成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相联系;正是以此为前提,存在对人呈现出现实的意义… (查看详细内容)
陈来:王船山《正蒙注》的终极关怀
陈来
根据船山的看法,宇宙的本源是太虚中的絪缊之气,气聚而生成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而归于太虚。聚散、生死是自然变化的必有之几。气聚为人而可见,这是“明”;人物死散而归于太虚,不可见,这是“幽”。所以从生到死,是从“明”转变为“幽”,而不是从“… (查看详细内容)
刘清平:儒家民本思想:工具性之本,还是目的性之本?
刘清平
(复旦大学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摘要:无论周公的民本观念、还是儒家的民本思想,都不包含民主思想的萌芽或精华,因为它们不是把民众视为君主官员理应在治理活动中予以尊重的“目的性之本”,而主要是视为君主官员巩固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性之本”;两者的差异在于:“目的… (查看详细内容)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本所刊物

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