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康德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兼与何兆武先生商榷
邓晓芒
二十多年前就读过何兆武先生翻译的罗素《西方哲学史》,对何先生的译笔文采有如沐春风之感。后来又读了何先生所译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同样的感受再次涌上心头。不过,我在1986年就提出的对“历史理性批判”或“第四批判”的说法的异议(邓晓芒,1986年,第44页),在读了此… (查看详细内容)
张志伟:康德关于现象与本体的区分[1]兼论康德对形而上学的贡献
张志伟
本文的主题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现象与本体的区分,意在讨论这一区分对于形而上学的贡献。所谓“贡献”并非一定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批判性的。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澄清了许多问题,当然是对形而上学的贡献,更何况康德对于形而上学也有建设性的贡献。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查看详细内容)
孙向晨:莱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及其对本体论的批判
孙向晨
艾玛纽埃尔•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在本世纪的哲学地位十分特殊。他与萨特和梅洛•庞蒂同辈,是法国重要的现象学家,萨特因莱维纳斯的著作而走向现象学。[1—p17]但莱维纳斯本人一直到60年代才出版其代表性著作《总体性和无限性》,并由于德里达的鼓噪(注:参见 Jacques Derrida,… (查看详细内容)
高予远:“吾日三省吾身”的境域
高予远
“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省自身、纠己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心理机制,此基本心理机制是个体与种群趋于文明、趋于精微的重要思想方法,各个成熟的文明皆以反省自身为己之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方法,如苏格拉底云:吾最大的智慧是知道自己无知。一个成熟民族知识群体的中坚力量… (查看详细内容)
陈志远:康德分析和综合区分的现象学解释
陈志远
主持人:刘莘老师 主讲人:陈志远博士 记录整理:赵精兵、任春强  主持人:今天有幸请陈志远博士给大家作一个讲座。陈博士很年轻,但很有学识,他的讲座应该会对我们启发很大。现在我介绍一下陈博士背景,南京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硕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叶秀山先生。陈博士已经… (查看详细内容)
郁振华等:哈贝马斯——哲学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
郁振华等
哈贝马斯——哲学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  作者: 郁振华 刘静芳    尤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1949年起,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波恩上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心理学、文学等,1954年博士学位。1956年,来到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任阿多诺的… (查看详细内容)
德里克: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挑战
德里克
王瑾译   我在下文所讨论的一些问题,是关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对作为理论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问题。最近30年来,这三个术语在全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精神发展模式及其暗含的物质环境。正如我在下文中要讨论的一样,全球化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新范式具有非常重要的… (查看详细内容)
叶秀山:“哲学”如何“解构”“宗教”——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叶秀山
      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尚未真正梳理清楚,他的三个《批判》的内在关系,也还需要进一步地阐发。我们常说,康德的“实践理性”是引向“宗教”的桥梁,这话不错,但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其中关键的核心问题又是哪些,所知并不十分确切。应该说,康德《… (查看详细内容)
单继刚: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
单继刚
     [摘 要]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标题中的“真理”是精神科学中的真理,是文本意义的自身显现,“方法”是精神科学中的方法,是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对话是语言的典型存在方式,是语言的本质。通过语言揭示真理,与通过对话揭示真理,对于伽达默尔来说是一… (查看详细内容)
哈贝马斯:道德认知内涵的谱系学考察(二)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道德认知内涵的谱系学考察(二),曹卫东(译)   对于潜在意识的揭示,与对客体或事实的客观认识不是一回事【32】。"认识"(Erkenntnis)是反直觉的,而通过反思获得的"认识"(Einsicht)表现的是一种前理论知识,它处于一定的语境当中,考察的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批判色彩【33】。伦… (查看详细内容)

本所刊物

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