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瑞泉:作为时代的自我理解的哲学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的一个向度
-
最近30年来,作为现代学术形态之一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总体上说收获甚丰,不过由于需要覆盖的历史之宏阔与思想之复杂,自然其进展就不易平衡。比较而言,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受到比较多的关注,曾经出现过一批力作,但是随着现代新儒家成为显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丰富多样的内容对学术界的吸引力有所…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10-01 (551248 个字节 | 阅读)
- 奚刘琴 刘志华:论儒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命运——以冯友兰对孔子的评价为例
-
摘要:本文以冯友兰不同时期的孔子观为例,探讨儒学在近现代中国的曲折命运。在儒学逐渐滑落的近代,冯先生对孔子进行了理性公允的评价。在孔子儒家的地位每况愈下的五六十年代,冯先生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孔子儒学作一些辩护。文革时期,孔子儒学被批得体无完肤,冯先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之论。文…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27 (17642 个字节 | 阅读)
- 陈立胜:身体之为“窍”:宋明儒学中的身体本体论建构
-
内容摘要:在先秦儒学与医学之中,身体之“窍”(七窍/九窍)被视为“精神”的“孔窍”、“门户”与“通道”,它们内根于“五脏”,外联于天地之气。保持“孔窍”的通畅,无论对“卫生”,抑或对“修身”均…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25 (30148 个字节 | 阅读)
- 陈赟:音乐、时间与人的存在
-
——对儒家“成于乐”的现代理解 [摘要]孔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成为一个真正成熟了的人。但是,究竟为什么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论文的观点是,音乐使人摆脱了以视觉为中心的空间视野,把人的完…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23 (21588 个字节 | 阅读)
- 张祥龙: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道”
-
在有重大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中,海德格尔几乎是唯一一位与中国的“道”发生了真实交流的思想家。而且,在各种东方思想中,“道”是唯一一个被他公开地、认真地讨论过的“主导词”。更重要的是,他对于道的解释与他自己最基本的思想方式(“开道”和“缘构发…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21 (24558 个字节 | 阅读)
- 杨国荣:意义之域: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向度——从生活世界说起
-
意义世界以本然之在与人化之在的分别为前提,它基于成己与成物(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过程,以人对存在本身(包括人自身之“在”)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历史地看,在关…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19 (16502 个字节 | 阅读)
- 高瑞泉:柏格森与中国现代哲学
-
柏格森与中国现代哲学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062) 摘要:从文化的层面说,作为“对西方现代性的内部批评”,柏格森哲学之所以引起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广泛注意,可以说是由于“现代性的追求和批评”二者及其之间的复杂纠缠。从哲学的层面说,则主要是…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思与文作者 于 2008-09-16 (305638 个字节 | 阅读)
- 顾红亮:技术人与道德人——论贺麟的儒者型个人观
-
现代个人观的建构是现代中国哲学家的主要话题之一。随着中国现代性的不断推进,现代个人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趋向,如陈独秀的新青年说、胡适的健全个人主义理论。现代新儒家贺麟则提出儒者型的个人观。这是一种颇有新意、很有价值的个人观。可惜的是,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论述并不多。笔者试图对贺麟的儒…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13 (19858 个字节 | 阅读)
- 赵汀阳:冲突、合作与和谐的博弈哲学
-
版权申明:这个文档的版权归 《世界经济与政治》所有) 赵汀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6)2007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10 (1184 个字节 | 阅读)
- 庞朴:中庸与三分
-
二十年前,一九七八年,思想界学术界也拨乱反正。我曾写过一篇《中庸平议》,提出中庸的四种形态──A而B,A而不A’,亦A亦B,不A不B,以抗争于非 A即B的僵化的二分法。二分法或一分为二,在当时是个很敏感的理论问题。我本意是主张用一分为三来修正一分为二,从思维模式高度碰… (查看详细内容)发布者为 milan 于 2008-09-08 (21178 个字节 | 阅读)